遼寧瀋陽:候鳥歸來舞動渾河 妥善防控護野鳥

中國網3月19日訊 18日,瀋陽鳥島動管部副部長英麗在外島巡視時發現,海鷗、蒼鷺等候鳥已在渾河之上飛舞,這是今年途經瀋陽的候鳥“先遣部隊”。3月下旬以後,將有大批候鳥陸續抵達瀋陽周邊地區,形成一道絕美的風景線。

“先遣部隊”已抵沈

“3月中下旬開始,遷徙的候鳥會陸續經過瀋陽,每到這個時期,鳥島工作人員會格外留意候鳥的情況。在鳥島可觀測到鳥類有海鷗、蒼鷺、白鷺、鸕鷀和鴨類等,它們有的在外島繁殖安家,有的補充體力停留幾天後繼續遷徙。”瀋陽鳥島綜合辦副主任劉曉傑表示,尤其是3月下旬,大批候鳥在鳥島和渾河上盤旋、飛舞、覓食,場面非常壯觀。

瀋陽位於東北亞重要的鳥類遷徙路線上,是候鳥停歇地和中轉站。每年3月中旬和9月下旬開始,大批候鳥在遷徙中途經瀋陽周邊地區,觀測期接近2個月,高峰期有10余天。

據介紹,每年最先遷回鳥島的是鷗類,今年的“先遣部隊”已經抵達,大約有20餘隻海鷗,20餘隻蒼鷺。

渾河水美引鳥來

瀋陽有野生鳥類300餘種,其中候鳥140餘種,康平臥龍湖和法庫獾子洞是候鳥在瀋陽的主要停歇地。近年來,隨著渾河水質越來越好,鳥島自然環境優渥,很多遷徙的候鳥會到棋盤山、鳥島附近的渾河停歇或安家。

鳥島四面環水,水中有豐富的小魚、小蝦和藻類植物,可以給鳥類提供豐富的食物,島上植被茂盛,為鳥類提供棲息隱蔽的場所,加之外島上沒有遊客進入,適宜鳥類營巢繁殖,所以很多候鳥春天時會選擇在這裡築巢,孵化小鳥,秋天“拖家帶口”南遷,第二年再遷回鳥島。“有食物、有繁殖環境,越來越多鳥類願意在鳥島停留,甚至安家,遊人夏季在外島就會看到很多當年孵化的小白鷺。”劉曉傑說。

妥善防控護野鳥

目前疫情尚未解除,鳥島還沒有對外營業,大批候鳥到來,工作人員要做什麼準備迎接它們?據介紹,沒有極特殊情況,工作人員不會對外島野生鳥類進行驅趕,並會嚴格按照鳥類疫情防控措施對島內自養鳥類進行防護。

劉曉傑表示,候鳥遷徙期間,鳥島工作人員會在不打擾野鳥的情況下,每天去外島巡查,一經發現有死亡的野鳥,獸醫會立刻進行解剖檢驗。如果鳥兒因為飢餓死亡,工作人員會給餘下鳥類投放食物;如果因為疾病死亡,工作人員會到相關專業部門進行進一步檢驗和無害化處理,並在野鳥棲息地周圍撒生石灰等進行殺菌消毒,避免野鳥與島內自養鳥類交叉感染。

特別提示:“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盼母歸。”候鳥是人類的朋友,是大自然的精靈,是城市的客人,人們可以觀賞它,但一定不要打擾它、傷害它。候鳥大多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全國人大常委會日前通過的《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規定,凡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的,必須嚴格禁止。對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規定,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的,在現行法律規定基礎上加重處罰。(劉海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