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阻擊戰——來自火神山戰“疫”前線的報告之二

武漢西郊,相當於七個足球場大的火神山醫院,全副武裝的白衣戰士正與看不見的敵人搏殺。

呼嘯而來的救護車晝夜不停,把一批批確診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轉運到這裡,並分類到相應科室接受治療。“魚骨狀”佈局的病房內,身著防護裝備的醫護人員堅守崗位,緊張工作,處理情況,搶救病人……他們在爭分奪秒,全力以赴,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

這裡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從這裡發出的每一條“戰報”都格外牽動人心——“收治第一批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收治患者突破900人”“收治患者總數超過1000人”“首批七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又一批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已進入滿負荷運行狀態的火神山醫院,是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守護人民生命健康的前沿陣地,醫護人員說,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夜以繼日地戰鬥。

深沉柔和的夜,人們早已進入夢鄉。

趙玉英帶領醫療隊員把首批40名患者安置妥當時,已是凌晨四時許了。這位感染八科病區主任和他的團隊“全副武裝”,連續幹了11個小時,不吃、不喝、不排洩、不能擦汗的工作模式,雖然已事先演繹過了無數回,但第一次實地開戰卻多少有點心理恐懼。畢竟是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零距離接觸。第二天夜裡,他們又接診了第二批患者,接著是第三批、第四批……面對那麼多虛弱、痛苦、期盼、流淚,甚至悲觀失望的眼神,他們的心理恐懼已蕩然無存,有的只是醫護人員的天職和責任。

與此同時,各病區也一片繁忙:熟悉環境,調試設備,聯通系統,開設床位,規範流程,上崗操作,業務考核……之後,接收轉診患者,親切詢問病情,制定治療方案,協同專家會診,處理應急問題……等到一切都歸於平靜時,與時間賽跑的醫護人員已疲憊不堪,他們累得只想睡覺。

感染六科一病區醫療隊員王曉靖,這位被稱為大姐的主管真是拼了,工作30多個小時沒閤眼,眼圈黑得像“熊貓”,但她看到同事們也一樣勞累,兩眼佈滿血絲,目光裡突然有了一種溼溼的東西在滑動。

組織有力,程序規範,有條不紊,動作迅速,防護嚴密,作風過硬。通過醫院現代化信息系統傳輸的數據和圖像,院長張思兵、政委原華都看到了:“沒想到參戰人員訓練有素,一開始就做得這麼好,把病人交給他們,我們放心了!”

“放心”的代價是一種艱辛的付出。在火神山醫院,特殊的戰場有著特殊的要求:提高治癒力,減少死亡率,保證醫護人員零感染。為了這個目標,辦公區、生活區、隔離區,涇渭分明。“請你帶好口罩”“清潔走廊,勿摘口罩”“切記親人的牽掛”“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請保護好自己”等,一條條警示標語赫然醒目。充滿人文關懷的提示,還有一系列強制性防護措施,似一道道軍規嚴厲的“不近人情”。

這個原本為武漢人休閒療養勝地的好去處,從火神山命名那天起,就成了世界矚目的最大隔離區,似乎每個角落都瀰漫著“消殺滅”的味道,病房空氣中病毒的濃度隨之升高。在這裡,所有醫護人員進出病房,都要經過三道防線,簡稱“三防”措施:上班前嚴格按照防護程序層層穿戴;上班時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治療防護;下班時嚴格按照消毒程序層層脫卸。在這裡,所有的醫護人員都改變了髮型:男軍人“板寸”,女軍人“短髮”,一切按戰時標準執行。

護師賈瓊每次“梳妝打扮”完畢,還沒進入工作狀態已大汗淋漓了。從離開居住區到醫療清潔區,再到潛在汙染區、汙染區,最後走進隔離區病房,她在完成這個複雜過程中,要穿戴3層防護服、3層帽子、2層口罩、2層鞋套、3層手套、一隻“豬嘴”口罩、一隻防護眼鏡、一副防護面屏……

“感覺自己裝在套子裡,整個兒被包裹捆綁著,像是月球探險似的,走路有點飄然失重。”賈瓊如是說。

來自聯勤保障部隊某醫院的護士郭晨晨,身披“鎧甲”的最初日子,是火神山24小時救治首批病人之時。那天,郭晨晨凌晨3點起床,乘車抵達醫院,穿戴防護用具,準備診療設備,快速轉運患者,收入病房安置等,沒有吃早餐的她,正忙得一刻不停,高強度的體力透支,竟讓她在冬天出現了中暑的狀態,暈倒在戰位上。雖然倒下,卻不能脫掉厚厚的防護服,更不能摘下口罩,只能暫時躺在輪椅裡。這段視頻一經播出,立刻引起網友們的點贊和心疼,大家喊話郭晨晨:“你一定要注意休息。”

其實,征戰在火神山的白衣戰士,面對兇險的疫魔,衝鋒陷陣中,都經歷了心理與生理極限的考驗。

“穿戴厚厚的防護裝備,使工作難度大大增強。首先是身體顯得笨拙,動作不靈活;其次是戴著防護鏡,呼出的氣體都聚在鏡面上,眼前經常模糊一片;更讓人難受的是,因為擔心上廁所不方便,大家都不敢喝水,有的還穿著尿不溼。一個當班護士,在崗時間最長的八九個小時,最短的也要五六個小時,工作量增大,常常讓人覺得虛脫,甚至有窒息的感覺。有一個病區曾出現3名護士一起暈倒的情況。”

寫這篇日記的是護士郭瑋,來自空軍軍醫大學醫療隊。在火神山醫院重症感染病房裡,這位看上去十分瘦弱的姑娘,有好幾次發生心慌、胸悶、噁心、頭暈,只好蹲著歇一會兒再幹。她知道自己一旦倒下,就會有別的同事頂上來,承擔這份風險,正是以這種捨身忘我的凜然英氣,頑強支撐著她拼殺在槍林彈雨中,決不退縮。

與郭瑋有著同樣感受的護士李麗麗在日記中寫道:“第一次上夜班,空氣似乎也稀薄的可憐,我被隔離衣、口罩憋得喘不過氣來,一會臉上也被勒得發麻。緊張的搶救,嚴重的缺氧,頭像裂開一樣的疼。事後,當我摘下三層防護手套時,一股針扎般的疼痛讓人難以忍受,雙手變成黑紫色,指甲蓋都黑了。下班後撕脫口罩邊緣膠帶,也非常疼痛。捂了這麼長時間,臉上都起了溼疹,出現過敏反應,密密麻麻的一片紅斑。我的同事臉上有被壓出血印的,不得不貼上了創口貼。唉,冬天裡穿著這密不透風的行頭,還是熱得不行,汗水一個勁地流淌,渾身難受,自己竟有了一種瀕死的感覺。堅持,堅持,再堅持,我不斷告誡自己,病人需要我,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李麗麗原本是個身材豐滿的年輕護士長,來自東部戰區總醫院。作為業務骨幹,她進入火神山轉了兩個科室,哪裡需要就衝向哪裡,高強度的工作,讓她瘦了一圈。她戲謔自己天天蒸“桑拿”,正好可以減肥 。

火神山方陣裡,巾幗不讓鬚眉,她們的故事沒有兒女情長,有的只是抗擊疫情那頑強戰鬥的身影。

感染六科一病區護士長王曉靖,這位性格開朗的主管護師談起一線奮戰的艱苦時,不禁眼含熱淚。

“每次查房不到十分鐘,我已汗溼全身,腦部悶得慌,嗓子開始發乾,防護鏡也蒙上了一層白花花的霧氣。厚實的口罩,把我額頭上臉上滑下的汗水悄悄地吸收了。雖然天天都有這樣的體驗,我還是覺得難受極了。”

“查完房,我緊接著安排幾位當班護士的工作。佈置工作下達任務也非易事,即使你扯著嗓門喊,在她人聽來,聲音也是悶悶的,不太清楚。那天,看著和我一樣全副武裝的幾位同事,有的來‘例假’了,還堅持上長班,我真不忍心交給她們那麼多繁重的任務。”

“幾圈轉下來,我口乾得快要冒煙了,看到病人放在床頭的水杯,我真想端來大喝一氣。更讓我感到不妙的是‘內急’的感覺越來越明顯,這樣下去會得膀胱炎的。該死的口罩,也把我的耳朵和鼻子勒得疼痛難忍。當年參加抗擊非典戰鬥時,我們就有醫生因為口罩戴得太緊,結果鼻毛全都脫光了。”

“已是交班時間到了,總還有一些患者急等著打點滴。平時一個小時的活,現在得花上三四個小時才能完成。說起來好笑,我們有些技術很好的護士,現在打針都有點難了。這也難怪,暈頭暈腦的,還帶著模糊的防護鏡和三層手套呢。”

“完成了交接手續,我和前來接班的同事揮手告別,脫去沉沉的防護服,我發現,外衣也可以擰出水來。我貪婪地透了口氣,慢慢地從缺氧中恢復過來,以最快速度換衣消毒,然後衝向洗手間……”

王曉靖談到這些細節,就像剛參加一場戰鬥的經歷。艱難的忍耐,是對個人意志的較量,她帶領團隊以頑強的戰鬥精神,完成了身處隔離區的角色轉換,堅守住了患者託付的特殊陣地。

同樣也是護士長的陳怡,被一幫小護士親切地叫為“陳姨”,姑娘們每穿一次防護服,她挑剔的目光總能把你的細小毛病找出來,直到她滿意為止。那天,有兩個姑娘護目鏡裡盡是汗水,給患者抽血時模糊了雙眼,看不清血管位置,兩人急了就不由自主地把手放到了眼鏡上,這個危險的動作恰好被陳怡發現了,她狠狠地把她們批了一通。可一轉身,自己的眼淚卻流了下來。她知道這些“95後”的姑娘們,不是不懂得保護自己,實在是顧不上自己啊!

“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帶著身邊幾十個孩子平安回家。”陳怡說這句話時,眼眶又溼潤了。

陳紅,57歲,感染二科一病區主任護師。2月8日正是元宵節,清晨6點,她就趕往火神山醫院,這天,將有一批患者轉運到這裡。因為有太多的事要做,一路小跑是她和戰友的常態。

時間就是生命。陳紅以衝鋒的姿態,每天十幾個小時連軸轉,這對年輕人都是個考驗,何況57歲的陳紅,既是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她的早餐基本是在車上吃的,啃一塊麵包了事。中、晚餐,因忙於工作也常常錯過了就餐時間。

其實,在火神山抗疫戰鬥中,開展為患者一日三餐的營養療法時,醫療人員們卻幾乎沒有按點吃過飯。

元宵節仍然忙碌的陳紅,接收患者安置妥當後,對新入院的病人還特別關心,她的語氣一直很溫和,一再讓患者放鬆情緒,傳遞溫暖,有問必答,從而緩解他們到新環境的恐懼、焦慮、不安等情緒。她還結合多年從醫的經驗,規範治療的同時,總結提出了換位溝通、心理疏導、個性護理、康復訓練等方法,也對患者的治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陳紅所在的病區患者多,醫護人員都在與死神拉鋸,滿負荷運轉,大家便進入了超然忘我的境界。然而,有時陳紅也會變得脾氣暴躁,當她看到有些年輕醫生護士因過度疲倦揉眼睛時,會跳起來講:“還要不要命了!不要以為這些小動作無關緊要,病毒是不會給你留絲毫情面的!”

做事果斷幹練的陳紅,內心也很感激身邊的醫護人員,哪個不是默默無聞但真正又是可歌可泣。他們身為醫生護士,比普通人更瞭解病毒對生命健康的侵害,更知曉在如此與病毒短兵相接中將意味著什麼,即便是疲勞都有可能降低自身免疫力,導致增大感染的幾率。

保護好自己,才能堅持戰鬥。抗擊新冠病毒疫情,這場戰爭沒有硝煙,卻異常險惡,她們和同行在最前線,承受著不為人知的壓力,每一天都在負重前行,每一道關口都在死守。

一名60歲的女患者忽然狂躁,扯掉自己吸氧的面罩,硬生生地拔斷輸液管,整個人從床上滾落下來,眼見患者缺氧反應、臉色變紫、呼吸困難,立即有醫生衝上去把她抱到床上,有護士不顧被扯破防護服的危險給她戴上面罩。那一刻,驚心動魄,又似平常。

感染四科二病區患者老李突陷危情,呼吸窘迫、心律失常、脈搏微弱、臉色蒼白,三組組長盧武生迅速採取應急措施,分析判斷,對症救治,冷靜處置,並一邊鼓勵患者要挺住,一邊與護理人員共同幫助他活動四肢,加速血液循環……經過9個小時的全力搶救,終於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那一刻,生死營救,令人動容。

重症監護室內,一位老人出現呼吸困難、消化道出血,一度十分危險。主管醫生劉冬梅密切守護關注老人身體狀況,她在對症用藥、靜脈點滴的同時,不斷對患者說:“奶奶,不要怕,有我呢!”那一刻,暖心話語,威力無比。

經過精心治療,病情大為減輕的吳先生,不忍心看到醫護人員辛苦、認真、負責、危險的樣子,主動提出要做志願者。在他的帶動下,患者之間力所能及的互幫互助已形成一種氛圍。那一刻,患者變身,好有愛心。

一位心理有所恐懼的老年患者,非常依賴醫護人員,不讓護士離開身邊。隊員金萍主動過來陪伴在老人床前,陪他說說話,聊聊家常。後來,老人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逢人便說,他遇到了一位美麗的天使。那一刻,傳遞暖流,十分溫馨。

………

“解放軍在,可真好!”“致敬,感謝!人民子弟兵!”“你們辛苦了,照顧好自己!”這一系列表達患者感謝和問候的心聲,每個白衣戰士記不清聽過多少次了。

此刻,2月10日下午,習主席通過視頻連線,查看了火神山醫院疫情防控情況,讓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全體隊員備受鼓舞,戰鬥精神持續高漲。

如今火神山戰“疫”,撕殺激烈,鏖戰正酣,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始終在戰鬥。未來的日子裡,他們將繼續戰鬥,直到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