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案例】事業部績效管理難以統一?!“人效”瞭解一下

◎ 作 者 / 何俊萍

◎ 來 源 / “誠合益管理諮詢”微信公眾號

近年來,“人效”這個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管理者的視野中,成為企業衡量人員效率的一種工具。那麼人效究竟如何計算,又如何在實際管理中進行應用呢?接下來,我們將通過一個實戰案例進行詳細解說。


案例背景

S企業成立於2011年年底,是一家專業從事電商代運營的公司。隨著電商行業618、雙11等各類購物節的逐漸繁榮,S企業也迎來了蓬勃發展。S企業主要聚焦於知名家電行業。根據家電產品品類的天然劃分,分別形成了以小家電、洗衣機、冰箱為主營產品的項目部。

為了充分給予三個項目部快速發展的空間,管理層決定採用“分公司”的方式發展,於是三家分公司就這樣成立了。在這麼多年的經營中,分公司一直都是相互獨立的狀態,只要管好自己那塊業務就好。近兩年,為了進行資源整合,形成整體發展,管理層決定取消“分公司”形式,改為事業部的形式,由S企業統一進行管理。但事與願違,事業部與事業部之間依舊是相對獨立的個體,無法統一管理。

方案設計思路

很顯然,此次項目的主要目的就是進行統一,對不同事業部採用相同標準與要求進行管理。一般來說,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職級體系、任職資格、薪酬體系和績效管理體系。在項目的前期,項目組主要是對S企業的職級、任職資格以及薪酬體系進行了梳理,形成了統一的職位等級體系以及相匹配的任職資格,並設計了適用於三個事業部的薪酬體系。

上面這些模塊地完成都相對順利,但是在績效管理體系的統一上,我們遇到了一些阻礙。一開始,我們嘗試著從以下兩個角度去設計方案:

將公司整體關注的指標分解指標到各事業部

從BSC的角度出發,常規做法就是先確定公司整體的目標,然後通過層層分解,最終確定事業部的指標。但是由於各事業部經營的家電品類不同,在經營過程中所關注的重點也不同,因此無法將企業整體關注的重點直接進行分解。否則,事業部的負責人也會產生不滿:這個指標對我們來說並不重要,為什麼要給我們設置這樣的指標?

【實戰案例】事業部績效管理難以統一?!“人效”瞭解一下

統一各事業部之間同類別崗位的考核指標

事業部之間雖然經營的產品不同,但是同屬於電商行業,大部分崗位都是相同的,對同類的崗位進行績效指標的梳理,形成統一的考核,也能達到我們的目的。但是,由於不同的品牌方對於運營過程的要求和管控深度並不相同,因此在設置指標的過程中,即使是相同的崗位,關注的重點不相同,就無法設置相同的指標,即使關注的重點相同,對目標值的要求可能也不同,因此也無法設置相同的目標值。最終,我們只能退一步,設計了一個按照崗位進行分類的指標庫,這樣在具體應用的時候,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在指標庫中選取指標,但這樣的設計還是無法貫穿對三個事業部的績效管理。

既然在個體指標上無法做到統一,是否可以考慮從整體上對各事業部進行考核呢?

對於S企業這類電商代運營公司來說,公司的主要成本就是人力資源成本,這也是三個事業部的共同之處,因此我們在方案中引入了“人效”的概念。所謂人效,就是指企業人力資源的效率,同時也是衡量企業人力資源價值、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方案具體是怎麼做的呢?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人效的計算規則以及數據的口徑。

整體人效=整體營業收入/人力資源成本

  • 整體營業收入口徑:
  • 指客戶(品牌方)對上佰集團提供的勞務所支付的所有收入(第三方銷售平臺產品銷售所得暫不計入)。
  • 人力資源成本口徑:
  • 指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中產生的成本費用,主要包括:人員工資、獎金、提成、津貼、福利、企業承擔的社保、公積金部分、離職補償金、培訓費用、團建活動經費、招聘費用以及從事以上活動產生的一切費用等。

考慮到電商行業的特殊性,經營業績會受到“618”,“雙11”這樣特殊時期的影響,人效指標採用年化指標計算,即累計年度,每月遞推,例:2019年10月A事業部整體人效=(2019年11月-2019年10月A事業部營業收入)/(2018年11月-2019年10月A事業部人力總成本)。

“人效”的落地

在具體應用的時候,各事業部人效指標不僅橫向進行對比,還需要與公司整體進行縱向對比。為了確保人效指標的考核起到作用,我們將人效目標的增長與各事業部的利益緊密相連。

【實戰案例】事業部績效管理難以統一?!“人效”瞭解一下

1、人效與管理層晉升之間的關聯

當事業部的人效出現負增長的時候,項目/部門負責人就會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失去晉升的資格,負增長越多,不得晉升的時間就會越長,這就會讓中層管理者去更多關注下屬的人效。

【實戰案例】事業部績效管理難以統一?!“人效”瞭解一下

2、人效與薪酬調整人數的關聯

S企業每年都會有調薪機會,人力資源部會根據統一的規則核算出各事業部的調薪人數。當人效保持增長時,薪酬的調整人數保持不變或者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增加,當人效出現負增長時,調薪人數會按照一定的比例有一個折扣。

【實戰案例】事業部績效管理難以統一?!“人效”瞭解一下

3、人效與員工績效等級分佈比例關聯

員工績效考核的等級分為A、B、C、D四檔,根據人效的增長情況,我們設置一定的強制分佈比例,人效增長越多,則可以得A的人越多,人效負增長越多,則可以得到A的人越少,甚至是沒有,並且項目/部門負責人績效等級都不得評為A。

【實戰案例】事業部績效管理難以統一?!“人效”瞭解一下

4、人效與員工淘汰的關聯

以事業部為單位,若該事業部全年人效未增長,則必須主動淘汰10%績效評價處於末尾的員工。這樣的設置可以幫助事業部進行適當的人員流動,為事業部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動力和活力。

【實戰案例】事業部績效管理難以統一?!“人效”瞭解一下

將人效與管理層晉升、員工調薪人數、績效等級分佈以及末尾淘汰相關聯,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各事業部從上到下都開始關注人員的效益。S企業當下面臨的統一管理的問題,短時間之內無法完全改變,但是S企業從未放棄這種改變的想法,採用人效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貫穿對三個事業部的管理。

“人效”帶來的間接影響

另外,採用人效考核之後,對事業部負責人的管理方式也會產生一些影響。因為“人”在這個考核中的影響實在是很大,所以他們會希望人力資源部提供一些例如人才盤點、晉升標準把控、人員定薪調薪標準方面的幫助。以往可能會認為做這些都是無用功,有了這樣的考核之後,他們的管理意識會得到提升,一定程度上會加強與人力資源之間的配合。

【實戰案例】事業部績效管理難以統一?!“人效”瞭解一下

最後,對於其他人力成本佔大頭的公司,也可以考慮通過這樣的方式去考核事業部/部門,希望此次案例中“人效”的這種用法能夠帶給大家一定的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