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不添堵;晴天,向陽而生!

雨天和晴天的不同,

在於天地間“陽氣能量”不同。


雨天,不添堵;晴天,向陽而生!

特別是春季的陰雨天,不僅僅陽氣能量不足,且外界的溼氣會加重,此時孩子的身體得到天地間的陽氣支持也變少了,且要消耗能量去處理溼氣,孩子的消化能力就會變弱。

如果是脾胃比較弱的孩子,在春天的陰雨天裡,最好少吃生冷、油膩厚味的食物、從冰箱裡剛拿出的低溫食物、奶油製品等不好消化的食物,避免消化不良加重溼氣。

此時孩子應該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小米、鍋巴、白蘿蔔、蓮藕、地瓜、山藥、南瓜、白扁豆、蓮子以及當地時令蔬菜。

總之,在春季的陰雨天裡,我們要低調,生活簡單一點,飲食簡單一點;多鼓勵孩子,少批評孩子,這樣肝氣舒暢、脾胃暢通,不給身體添堵,才不會生病。

春季的晴天,是身體的美好時光,此時身體特別需要去補充陽光的能量,多曬曬太陽,這樣做可以鼓舞和振奮人體內的陽氣的運行,把體內陰寒的邪氣驅除出去,如果曬太陽會打噴嚏、甚至流鼻涕,是身體自我排寒的方式。

雨天,不添堵;晴天,向陽而生!

此時我們要讓孩子在土地或草地上奔跑,接接地氣,脾胃屬土,與土地具有同頻共振的能量場,運動可以讓孩子氣血旺起來,絕對是健脾胃最好方式,不愛吃飯的孩子,也很容易胃口大開;積食初期的孩子,很容易自己把積食解決了。

晴天運動,孩子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流汗過多,我們要注意不要汗後對著風吹,容易著涼;另外就是流汗過多容易導致津液不足,所以要及時喝水,如果經常大便乾燥的孩子,需要喝點米湯來潤燥。

這個問題為什麼這麼重要呢?因為突然津液不足,也很容易引發孩子發燒。

晴天的飲食方式,倒是沒有特別講究,按照孩子的體質,進行反饋式餵養就可以。

晴天時, 向陽而生,

雨天時,迴歸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