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俄罗斯导弹,短短4秒就垂直加速到18马赫?

有挡CVT变速箱发明人


我来说说我的个人观点!

这种发射速度都这么快的拦截导弹应该是末端拦截类啦。

如果是中段拦截的话,这么快的速度我觉得一个字:牛!有点难实现目前!因为这对导弹的燃料,发动机,还有导弹稳定性要求很高,然而还是难不住俄罗斯啊!

个人觉得拦截导弹已经成为大国研究的纵深领域啦,“三位一体”核威慑优势不在明显,而是如何提前发现,如何拦截,如何摧毁,成为重中之重!

就如俄罗斯发射拦截导弹4秒加速到8马赫是个很值得研究的方向!舰艇上的近防系统一分钟打出那么多炮弹就是为了破坏弹体!像美国就有“密集阵系统”。

比如我国的1130

1130近防炮,是中国研制的一款11管30MM转管式速射炮近程防御武器系统 ,装设在自动型炮塔基座上,同时配有雷达、光学、红外线追踪系统,有11个30毫米炮管,2个弹舱。一次能够锁定40多个目标,最大火力为每分钟10000发,即每秒约166发。打出来就是火力网啊!

总结一下,

不管是普通的导弹还是弹道导弹,预警是很重要的!跟踪计算导弹轨迹是很重要的!等打到门口了,怎么去摧毁它真是要了命的事情!在当今你我他奈何不了的情况下,能领先一点是一点,有时候哪怕一点点都是扭转乾坤的点!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保持警惕,要有忧患意识!才能让你的敌人感到不安!

谢谢阅读!

关注我



呐喊前沿


近日俄罗斯成功试射了一枚新型反导拦截导弹。从测算的数据看,该导弹在4秒内加速到每秒5.5公里,相当于以210G加速到18马赫,就连捕捉镜头的摄影机都来不及追踪它的画面。


尽管俄罗斯官方尚未公布该导弹的型号,但是极有可能是用于测试A-235系统的53T6改进型拦截弹,俄罗斯在近几年来,每年都对拦截弹进行试验,意图加快A-235导弹防御系统列装部队的时间,以构建一个以-A235,S-400,S-500的防空反导防御体系。

(53T6发射井)

53T6拦截弹有效射程为80公里,主要用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核弹防空防御。冷战时期,美苏核战争的阴云笼罩在双方的头顶。当时苏联为了防止美国对莫斯科的核打击,专门研制了这种以核制核的武器装备。其原理是利用核弹头在高空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电磁脉冲,瘫痪并摧毁来袭的敌方导弹。

但是经过测算后,53T6即使拦截成功,核爆炸也会对地面带来巨大的附带辐射伤害,所以俄罗斯在21世纪后,把其战斗部当量为1万吨的热核弹头,改为了常规弹头,停止了伤人先伤己的打法。

53T6在拦截速度更快的洲际弹道导弹时,也未必有把握。美国的民兵3末端突防速度达到27马赫,俄罗斯的洲际导弹白杨-M末端速度达到20马赫,中国的东风-41末端速度为22马赫。而且随着洲际弹道导弹在末端变轨和滑翔技术上的应用,以及洲际弹道导弹在进入大气层后,可以分解出多枚小弹头,增加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难度。限于53T6的有效射程,只能在末端进行拦截,无疑会加大难度。因此,53T6在末端拦截时,只有在面对巡航导弹才有速度上的优势。

由此看来53T6改进型也只是新瓶装旧酒,还是从发射井发射,战时存活力和灵活性低,尺寸也没有大的改变,技术上没有大的突破。而真正具有情报价值的53T6-M却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有些失望。


梓蕤


4秒钟加速到18马赫?这个事说起来感觉有点异想天开,但是这个好像是真的,而且是苏联时代就实现了,就是这款导弹:

俗称“煤气罐导弹”,这是俄罗斯的53T6导弹,这么大的体积但是却仅仅只是短程反导拦截弹,射程却仅仅只有60公里远,这也是这款导弹能快速的4s中加速到18马赫原因所在,下面看看这款导弹二级发动机点火的加速度到底有多快:

从画面上我们不难看出二级发动机点火加速能力,当然不得不说恐怕一级火箭发动机已经赋予了他不错的速度了,然后二级火箭点火后,恐怖的在4秒内将速度提升到最大速度18马赫,也就是每小时2万公里(这个过程并非导弹从速度0直接加速到18马赫),整个过程被赋予高达210G的过载能力。

而一旦这款导弹出手,核大战已经爆发了,而且已经是不得已的办法了,因为这款导弹携带的可是核弹头,以核反核,基本能够确保将砸向莫斯科的核弹给打下来,但是核爆的冲击波同样会对地面造成不范围杀伤,以及核污染,而且会损坏周围大片的电子系统。

更为可怕是俄罗斯的核反击已经开始,人类走向灭亡的战争已经开始!


狼烟火燎


外人看热闹,内人看门道。

210G加速度,核弹头要重新设计。就拿钚弹起爆要10KG钚,里面的钚支撑力达20580牛,相当2.1吨重力,电池和线路板、电容、电机都要重新设计生产、陀螺仪直接作废。芯片一般可以受100G加速度,要承受210G加速度还要单独设计生产,导弹速度太快,导航系统很难起到作用,210G加速度不知道那一款原子钟或电子可以受得了。俄罗斯现有工业体系很难玩转这款导弹,速度是够快,但是误差太大。

另一方面能做到18马赫的速度实在太太牛,氢气燃烧速度大约1100米每秒,不到4马赫,TNT爆炸速度为6920米每秒约20马赫,黑索金爆炸速度9000米每秒,约26.5马赫,老毛子很疯狂,用黑索金炸药作为推进剂。


油腻大叔8069


从技术角度看,一个字“高”。

从实战角度看,一个字“牛”。因为仅仅4面达到这个速度,可以有效减少助推段发动机工作时间,减少暴露症候。避免被长时间跟踪探测,然后被反向计算出弹道和弹着点,可以降低被拦截的风险。此外,这么高的速度,就是普通的物体都会具有极高的能量,从飞鸟撞击飞机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从战略角度看,一个字“精”。因为在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的大背景下,俄罗斯近年来在国家经济情况一般、军费大约五六百亿美元(美国超过7000亿)的水平下,持续推进“非对称”技术水平以制衡美国。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俄罗斯的高超音速武器已经使美国苦心经营多年的导弹防御系统失去作用。


孟想启航的小学生想要


这事纯属扯淡呢!

按照加速度计算公式,末速度等于加速度乘以时间。

18马赫每秒5500米,加速度要140个g!

就是说100公斤的导弹,发动机推力要14吨!

即使加速到8马赫,也要60个g。就是说100公斤的导弹,发动机推力要6吨!1吨的导弹发动机推力60吨!

这不是扯淡是什么?


一叶枫流


提问者问题提错了,

4秒加速8马赫,不是18马赫

6月5日,俄罗斯在位于哈萨克斯坦的萨雷沙甘靶场发射了一枚新型反导拦截弹。说实在话,近些年,俄罗斯已经进行过很多次类似的试射了,毫无新鲜感,所以大家都没怎么在意。然而当小编看到这次导弹发射的视频时,却深深被震撼了,只见导弹刚刚点火,嗖地一下,就像一道闪电一样消失了,连摄影机都没有跟上,这射得也忒快了。

视频是不是加速了?可是当看到第5个画面旁边的旗帜时,可以确认视频是以正常的速度播放的。话说俄罗斯的摄影师和日本的御用摄影师一样,也是业界的扛把子、老司机,构图用光经验都是一流,连他们都没有跟上导弹发射的画面,可以想象导弹发射速度到底有多快,估计当时俄罗斯摄影师也是惊得合不拢嘴。

虽然到目前为止,俄罗斯都没有公布这次试射的拦截弹的具体型号,但是外界普遍猜测推进系统当时仅用了4秒,就将拦截弹加速到8马赫,才有这样的效果。不过,小编找到当年冷战时期美国核反导导弹Sprint的发射视频,发现并没有这样简单。Sprint拦截弹号称能够5秒加速到10马赫,还没出井就达到超音速,加速度100G,可是对比俄罗斯在6月5日发射的拦截弹,简直慢如蜗牛,也就是说俄罗斯的这种新型拦截弹的发射速度,远远超过外界4秒加速到8马赫的估计。

那么俄罗斯为什么要将一枚反导拦截弹的发射速度,加速到如此变态的程度呢?这实际上是和它要执行的任务分不开的。大家都知道,拦截弹的发射速度越快,拦截半径就越大,拦截成功率就越高。而这枚拦截弹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中段拦截弹不一样,据说它是一枚末段拦截弹,也就是在敌方导弹以十几马赫甚至几十马赫的速度俯冲下来最后一击的时候,扑上去救命的,所以要做到速度能有多快就多快。

而要实现这么快的发射速度,对导弹的燃料、弹体坚固程度、电子零部件、控制技术都提出了极大的考验,难度几十倍几百倍的增加,然而俄罗斯依然做到了,并成功进行试射,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还是有很多看家的本领值得我们学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不过说到更快的,还是激光拦截器。中美在进行导弹末段拦截的时候,更多的还是依靠大功率的激光拦截器,相比激光的速度,俄罗斯末段拦截弹4秒加速到8马赫又有点微不足道了,当今军事科技就是这样,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大家互相追赶学习,永无止境。




秦川SukhoiSu35


不可能的,18马赫差不多6000米每秒,4秒加速到这个速度,意味着某一时刻的最大加速度至少150G,推力相当于150倍重量


龙城PP


假的呗

真有这能耐还发射什么火箭,用导弹发射岂不更好?

弹道导弹主动段好几百公里,得飞一百多秒,你4秒就18倍音速剩下的那一百多秒还推进个屁啊。

18倍音速那也是末段的事,按正常音速算18倍音速每秒超过6公里,再快点凑个7.9公里你就可以登月了


皇家骑士16


四秒达到18马赫,340X18=6120米/秒!

如果数据没错,只能说牛!真牛!

这种导弹短粗胖,瞬时功率惊人,可以快速燃烧掉大量燃料,轻装前进,因而总体有可能更节能更省燃料,推重比更优越。

据说这是前苏联时代末端反导导弹改进的版本,用于进攻?

这几级火箭的搭配原则理念是全新的!

一下破了美国几十亿上千亿打造的系统。

牛!真牛!敢想敢干。牛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