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來看,洋務運動後擁有北洋水師的清政府在當時算列強嗎?

且聽風吟154201046


雖說北洋水師是當時亞洲最強的艦隊,這可能會給人一些錯覺,認為擁有如此強大海軍的清王朝也能夠步入列強之列了,



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就沒見過哪個國家扣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帽子還能稱之為列強的。有哪個列強是雖遠必賠的。。。?

這樣說吧,沙特的武器在中東算可以的吧,但能說它是發達國家是世界強國嗎?很明顯不是啊。為什麼捏,因為它的武器都是買的,它並沒有一流的軍備武器研發能力啊。清王朝的武器和日本一樣,都是嚴重依賴英國和德國,日本直到日俄海戰時都是依靠的英國艦船,其實日俄戰爭的勝利很大程度上也是運氣的結果,日本的列強之路也是曲折的。

好了,在軍工科技上,軍事戰略上大清王朝就沒有了可以稱為列強的資本。

可能有人會說經濟,然而我們得明白,幾億人的總量那也是相當可怕的。然而卻在低效率的勞動中大量消耗掉了,沒能形成資本積累和進一步的發展。

所以說,清王朝並不能算是列強。即便是意大利和日本也只是在一戰前夕剛剛邁入列強的門坎,何況賠款割地的清王朝呢。就算意大利和日本,那也是在不斷地侵略,在不斷擴充領土和市場啊……


普魯士之魂


當然不算列強,但洋務運動期間的清朝一度歐美列強誤認為清朝達到了“列強 ”水平,實際上是外強中乾,危機重重,根本上還是弱國。

歐美一度誤認為清朝變強了也是有原因的,自從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朝自上而下的開展了一場學習引進西方先進的文化科學技術的運動,從開辦近代化軍事工業民用企業,到開創報刊新建學堂架設電報修建鐵路,甚至多次選派留學生赴歐美學習,較1860年前,清朝轉變從抗拒西方到接納西方的態度,整個社會呈現了一片相對穩定的情景。

尤其是在清廷在國內外多次戰鬥中取得勝利,比如剿滅了佔據大半江南的太平天國,左宗棠擊敗阿古柏分裂新疆勢力,劉銘傳在臺灣擊退法國遠東艦隊,馮子材在鎮南關擊退法國陸軍,曾紀澤在莫斯科讓沙俄吐出了伊犁,件件都讓歐美列強覺得不可思議。

後來清廷還大力發展海軍,新建的一支擁有兩艘世界第三鐵甲艦、綜合實力世界第六的北洋艦隊,在之後訪問日本過過程中發生了長崎事件中,也以壓倒性的實力逼迫在明治維新改革中欣欣向榮的日本道歉賠款。

這樣的清廷,如何不給歐美列強誤一種清朝已經強大的錯覺。整個洋務運動同治中興期間,歐美各國大部分都改變了用武力交涉的方式,多采取談判合作的方式獲取利益,然而我們都知道清廷的洋務運動並沒有根本上解決清朝實際存在的問題,專制的統治,腐敗的官場,識見的不足,導致這樣洋務運動中的清朝無論有多少資本和軍力,終究還是紙老虎,然而紙老虎最怕的就是不要命的,而清朝的鄰居日本就是這樣一個不要命,要和你死磕的國家,一場甲午戰爭把清朝打過原型,讓歐美列強也看清了清朝不過是個菜而已,直接導致了世界各國肆無忌憚的開始瓜分中國。

試問哪個列強會被世界群毆?19世紀的西班牙都不敢成為列強,清朝有什麼資格稱為列強?


曹老師xixi


雖然擁有亞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北洋水師 但1888年時的大清只能算地區強國 不能算列強

1、列強的概念,是近代時期的感念,在今天來說是大國。在大清時,一般認為是列強的國家是英、法、德、奧、意、俄、美。日本在甲午戰爭後取代了大清的地區大國地位,在日俄戰爭後成為了列強。

2、在1815年時期及之前,大清和英國、法國、奧地利、普魯士、俄羅斯等屬於列強。

英國經濟學家安格斯 麥迪森的研究表明,按照1990年的美元價格計算,1820年清朝的GDP為2286億美元,佔世界GDP總量的32.9%,人均GDP600美元,當時英國的人均GDP為1706美元。

3、1888年北洋水師成軍時,大清最大的近現代化軍事就是北洋水師,但陸軍改革並沒有出現,還是以八旗、湘軍和淮軍為主——淮軍已經是當時最具有近代化制度的軍隊。

即北洋水師成軍後,大清並沒有一直跟上當時世界潮流的陸軍,大清也沒有人提出近代化陸軍的建議。

北洋水師失敗後,近代化陸軍才提上了大清的日常。

只有近代化海軍而無近代化陸軍,決定了即便擁有世界第八海軍的大清無法在軍事上成為強國。

4、在經濟角度來看,1888年當時雖然已經有英法德俄等在大清開設銀行,但目的更多是借款放貸,存貸款業務還沒有建立或成為主流;在經濟形式上,主要是以官督商辦企業為主,民營企業在1900年辛丑條約後才開始成為主流。重商主義始終沒有大清經濟的主流和重心。

北洋水師提督旗

總的來說

1888年時期的大清,正處於大清從2000年農業社會中艱難轉身時刻,北洋水師和洋務運動就是大清轉身的成績。但1894年的甲午戰爭打斷了大清這一轉身進程,主動介入了自己應該丟車保帥的朝鮮——中法已經說明大清難以保障藩屬國的安全。李鴻章建議讓英國介入朝鮮事務和俄羅斯鬥法的策略是對的,沒有必要讓朝鮮、越南等藩屬國問題打斷大清的轉身。

只有近代化的海軍而無近代化陸軍,這是1888年時大清無法成為列強的最重要軍事原因——否則甲午戰爭日本陸軍沒有那麼輕鬆擊敗清軍。


歷史哨聲


米曹說事為您傾心傾力解答每一條問題。

當時擁有北洋水師的清政府,能稱得上是強國嗎?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當時北洋水師的實力。

根據《美國海軍年鑑》的分析,當時的北洋水師是亞洲第一,世界第八(也有第九的說法)的海軍力量,當時前八名分別為:英國、法國、俄國、德國、西班牙、奧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國。

北洋水師於1888年(光緒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撥出400萬兩白銀給予海軍建設。主要軍艦大小共有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官兵4000餘人。北洋水師艦隊主力艦艇為定遠裝甲炮塔艦(北洋水師旗艦)、鎮遠裝甲炮塔艦、來遠裝甲巡洋艦、濟遠裝甲巡洋艦、靖遠巡洋艦、平遠裝甲炮艦、經遠裝甲炮塔艦、致遠裝甲巡洋艦、揚威號巡洋艦、超勇號撞擊巡洋艦、威遠炮艦、康濟炮艦、操江炮艦、廣丙炮艦、鎮北炮艦、鎮東炮艦、鎮西炮艦、鎮中炮艦、鎮邊炮艦以及福龍魚雷艇。以上艦艇除了平遠艦、操江艦、廣丙艦、威遠艦、康濟艦為清朝福州馬尾船政局和江南製造總局製造外,其他均為德國以及英國製造。

由此可見,當時的北洋水師實力還是很不錯的,北洋水師當年的實力在亞洲實屬第一。在那樣一個備受列強欺凌的年代,我們的海軍能和英、法、美、西班牙等老牌帝國主義和海洋強國並駕齊驅,確實實現了當時的強國夢想。但是這樣清政府就算是強國了嗎?僅僅6年後,甲午一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洋務運動30年來的努力毀於一旦,身邊彈丸小國再次將我們打回原形,夢醒後,我們傾全國之力打造的近代海軍已化為烏有。歷史上任何一個強國都是經歷了戰爭的考驗,才能稱之為強國,但是清政府僅僅經歷了甲午戰爭這一次戰爭,就被日本打回了原形,的確是無法稱之為強國。甲午海戰中有人說北洋水師是敗在了火炮炮彈上,不僅炮彈質量不過關,而且炮彈數量太少,那麼真的炮彈充足就能贏嗎?北洋水師的慘敗,歸根結底是因為這樣一直先進的艦隊與當時落後的清政府不相匹配,簡而言之就是生不逢時。

一、經濟落後的清政府有能力創建北洋水師,沒有能力維護北洋水師。海軍的創建,購買先進的軍艦是邁出了第一步,艦船購買來之後,要有實戰訓練,日常維護等等,這又需要大量的花銷在燃料,彈藥和人才培養上,再加上技術升級,改造等等,但當時的清政府承擔著多項不平等條約的賠款,實在支付不起,水師的這一系列後續事宜只能擱置,最後導致北洋水師也成了“擱置”。關於修建頤和園經費挪用的問題,其實也不是核心原因,如果財政豐盈,又何來“挪用”這一說法?當時北洋水師的紙面實力可以和列強比肩,但是財政收入卻比不上,以吃緊的財政來維持龐大的軍備,到最後不是軍備垮了,就是政府垮了,要不就都垮了。

二、當初,北洋水師是李鴻章一手籌建,原因是李鴻章在早先建設淮軍的和籌辦洋務的時候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清廷上下只有李鴻章懂洋務,只有淮軍能戰。當時的翰林們只知道忠孝仁義,而八旗只知道抽大煙,只有李鴻章和淮軍接觸過近代化,為了儘快組建海防力量,只能讓李鴻章來管事。這就造成了北洋水師,成了李鴻章一人的軍隊,而清廷上下無法保證自己能有效控制李鴻章從而控制這隻最精銳的力量,所以就在各個方面採取制衡的措施,在經費上做文章,致使當時最精銳的北洋水師,行動卻最窩囊,幹什麼都得瞻前顧後,幹什麼也放不開手腳,處處受限,最後也窩囊到被實力弱於自己的日本海軍殲滅。

三、再有就是當時清政府落後的思想文化,鑄就不了這一隻艦隊的靈魂。朝廷上下以為近代海軍和舊軍隊一樣,練成就可一戰,甚至將北洋海軍比作器皿,有就能用,卻不知道維護升級和更新換代,到了甲午戰前,日本海軍在技術和經驗上已經完全超過了北洋水師。北洋水師自建成之日起,就是走著照搬程序,機械執行的路子,從訓練到戰鬥皆如此。雖然北洋水師的將領都是留學歸來,但也無法更改清政府軍隊體系裡舊軍人的意識,從作戰,到指揮,只是參照近代軍事的教程,落後的思想文化不能讓他們真正的理解和運用近代海軍的作戰方式,以至於到最後還出現了撞船的一幕,可歌可泣更可悲。

北洋海軍的失敗打破了讓清政府的強國夢徹底破碎,從這時我們民族中的有志之士開始了思考制度本身的問題,不著這代價卻過為沉重。








米曹說事


當然不算列強!列強是個貶義詞,強國欺負弱國。通俗易懂的說法列強主要是指那些具有侵略性質的強國,一般指那些資本主義強國,很顯然當時的清政府達不到這個條件。再者洋務運動後清政府變強了嗎?北洋水師的實力在世界很強嗎?我就從這兩個方面來說。

一、洋務運動後清政府變強了嗎?

在我看來洋務運動只不過是清政府的迴光返照,部分當權者展開的自救行為而已。兩次鴉片戰爭打醒了清政府,讓清政府深刻意識到自己軍隊的弱小,因此就想學習西方洋人的先進火器,來武裝自己,趕走洋人的目的。



在運動初期,清政府花大價錢購買西方的先進軍備技術,創建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比如江南製造總局、天津機器局等,這使得清政府在幾年的時間內就能夠生產洋式軍火,火炮、火槍以及彈藥等等;另外還成立了很多的軍事學校,來培養現代軍事人才,比如江南陸軍學堂、北洋水師學堂等等。看起來似乎軍隊的實力上來了,並且還打造了紙面數據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而實際上這些軍工企業生產效率低下,所生產的武器裝備也都是很落後的。就拿江南製造總局來說,最開始的時候只能生產西方被淘汰的老式前膛槍,幾年之後才開始生產林明敦式中針後膛槍,可是它也早已過時,還經常走火,自己的軍隊都不願意使用,槍支落後而且沒有安全性。就拿甲午海戰的時候,北洋水師用的開花彈都生產不出來,只能生產那種灌滿沙子的實心彈,最後只能用黑火藥勉強緊急趕工了一批質量劣質的開花彈給即將開戰的水師使用,這也是甲午海戰失敗的一個原因。



你看看那些被稱為列強的國家,軍工技術有這麼爛嗎?洋務運動並沒有使清政府變強。

二、北洋水師的實力

看紙面數據的排行,水師的規模,北洋水師確實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九海軍。但是實際上,當北洋水師成規模後,它的軍費就幾乎被斷了,再沒能添一炮一彈。歸根結底就是清政府的腐朽,他們總以為擁有了這樣一支強大的艦隊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但是在那個年代正值海軍技術突飛猛進之時,今年擁有的先進技術到了明年就遠遠落後了。最明顯的就是艦炮的技術,比如甲午海戰的時候日軍所用的速射炮,日軍速射炮每分鐘五六發,而北洋水師二三分鐘一發,這就差了很多倍;另外就是上面說的,彈藥不能自給自足,先進的開花彈只能外購,但是國外又抬高價格,使得清政府望而卻步。所以北洋水師只是紙面上強大,還達不到成為列強的條件。



所以經過洋務運動並且擁有了北洋水師的清政府遠遠達不到成為列強的標準。

我是鐵血軍史1927,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鐵血戰史1927


大家應該都知道,北洋水師的命運是充滿波折的。當時清政府意識到自我保守無法抵制外來勢力的肆意妄為,再加上第二次鴉片戰爭帶來的巨大壓力,給清政府產生了不少的困惑。不久後,面對水師接二連三的兵敗,左宗棠上書建立國人自己的海軍後來從1966年到1988年,歷時大約22年的時間,頂著外部勢力的阻撓和破壞,經過不懈的爭取,通過各方自制以及從國外定製艦船,一系列“遠子輩”、“鎮字輩”蚊炮艦船和各種鐵甲級巡洋艦陸陸續續的駛入國家的海岸,北洋水師艦隊正式建立。北洋水師在制度上完全襲承西方,採用西式訓練方式和作戰條例,有兩艘亞洲最強大的裝甲艦——定遠艦和鎮遠艦。當時大大小小的艦船數目加起來達到了50多艘,總計5萬多噸,加上學堂培養出的一代優秀人才,成為了海軍的中堅力量,這也算是早年具有一定技術支撐,一定規模,有現代化氣息的國家級海軍艦隊了。其實這支軍隊在1888年之前被稱為北洋水師,但是在1888年之後更名為北洋海軍,這個名號對外北洋艦隊的英文稱呼則始終沒變,在當時響遍了整個東亞海域。北洋水師建立之後,各艦船隨即上任的艦長以及大部分的高級士官都是來自之前的學堂畢業生,他們基本上都是去國外留學回來的,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和領導指揮能力。因為從小在國外,所以他們大多會說英語,為了不會洩密,艦船上的一些指令都是使用英語發出的。當然,它自身明顯的缺陷是眾所周知的。經費的大幅縮減,加上組織之間黨派紛爭不斷,水師組成結構僵化,缺乏更高層次的海軍教育。當然,這些已經不是這支軍隊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


東營大帝國掌上生活


那個時代認定強大與否很直接,就是堅船利炮

大清自鴉片戰爭,太平天國之亂以後,上下一致有自強之志,但是積習難改,成效緩慢

相比日本,大清步子還是太慢了,因高層官員各自有藉助“洋務”培植自身力量,翁同龢李鴻章張之洞各大員暗自互相挖坑,浪費資源。

堅船利炮自己造不起來,但是買的起來,水師人才也可以海歸日歸的湊起來,但是就跟Intel,AMD玩摩爾定律一樣,艦船武備也要升級換代,咱是買了想用一輩子。

日本那邊戰艦航速射速都高於大清,當然這些優勢也都是後來總結才搞清楚的,日本人也沒想到大清水師那麼不堪一擊。

甲午之敗,大清之亡。

一般老百姓都對天朝信心崩潰,知自己疲弱須自強。西太后啟新政,廢科考,全中國士人知天變了,知“學西學而優”則改變自身命運,強種強國的道理。

這種普遍的民族危機感,才是自新的起點。

民國孫中山高舉“三@民”旗幟,並描繪還權於民的理想遠景,億萬人民感到有希望。

袁氏專權,又北洋系軍閥妄圖復辟,,,蔣也是專制的做派,列強環伺之時,惟此可全民一心。

成也敗也,歷史三峽,何由開闊

天佑我族


硬歷史


不算,主要還是人的問題。畢竟軍事素養以及管理遠遠不夠,清政府上下都腐敗特別嚴重,政治制度腐敗落後,民心軍心散亂,老百姓都不知道為國為民還是為清政府效勞而導致老百姓迷茫或者是白白當做炮灰……

清政府有的是錢,買到那麼多世界先進武器,但不代表這就是國力強盛,畢竟這個是靠買的,是花錢的,沒有自己完整的軍工廠製造。什麼都靠錢來解決,那最後自然變成腐敗,家破人亡,任人宰割的對象了。


走客看天下


歡迎關注“桌面戰爭兵棋”,我們專注于軍事歷史領域的耕耘,歡迎您的指點。

首先回答問題:即使是擁有鼎盛時期的北洋水師,清政府依然不可能是列強之一。靠買買買,是買不來一個列強的身份的。

首先從政府構架來說,清政府還處於封建王朝的行列。這種構架下的政府是無法調動人民的自有生產力,也無法激活人民的創造力。一個絕大多數人都還是文盲的國家怎麼可能成為列強?縱觀彼時時局,無論是西方列強,還是東方的日本,在成為列強之前都經歷了一場無論是“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的大型內在政治改革。而清政府所施行的洋務運動無疑是一場四不像的模仿秀。看看不符合地區礦產要求的漢陽鋼鐵廠,看看馬拉火車,就足以管中窺豹。

我們再從經濟上看,雖然慈禧時期清政府年收入依然可達7000萬兩白銀。但實際清政府依然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農耕經濟,這種收入攤銷在地大物博的中國土地上,人均收入是相當稀薄的。所有列強都有第二個共同特徵,就是基本實現了國家的工業化。就像有人批評因為慈禧拿著北洋水師100萬兩白銀經費去修頤和園導致北洋水師戰敗一樣,慈禧誤國不假,但100萬兩白銀就能真正改變一場國運之戰的失敗嗎?

最後我們再來看軍事。以北洋水師為例,依靠前期的買買買,北洋水師一躍成為世界第七、亞洲第一的世界級海軍。但是隻靠買買買真的能實現強軍目標嗎?海軍不像陸軍,你拿著70年前的AK47照樣不怵現役的M4或者95突,但同級別的海軍爺爺艦永遠剛不贏新銳艦艇。甲午海戰又正好爆發於海軍科技高速發展的19世紀末期,幾年相差的可能就是一個科技等級,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北洋水師還在使用老式的克虜伯前裝填架退炮,而日本海軍已經在使用後裝填速射炮了。

看看現在的伊朗,最好的空軍裝備是美國進口的F-14戰機,但現在美國爸爸要收拾你了。你去哪裡再買買買?靠這樣一直無法自產,甚至無法自修的北洋水師,清政府憑什麼叫列強?

最終我們還是不得不得繞回第一點。一個無法實現工業化革命的國家,是沒有資格成為列強的。但一個封建餘孽、與時局格格不入的政府又是不可能實現工業化革命的。所以清朝從頭到尾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列強。如果把時鐘往回撥動,回到康熙年間,那時候也許還能叫叫列強。可不巧的是彼得大帝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起了俄國的改革。


桌面戰爭兵棋


洋務運動開始後,中國還不是列強,因為政治經濟軍事上才剛剛起步,是走向列強的途中。特別是以湘淮軍為主的軍隊,在思想上政治上還不是一支國家軍隊,而是封建地主階級的私兵,根本不可能為國家民族而戰。

慈禧就是高估了洋務運動後清朝的實力,急急地向十一國列強宣戰,企圖一雪前恥,結果打敗了。不得不割地賠款,自己也鬱郁而死。

可惜,洋務運動的成果,被袁世凱的北洋,廢得乾乾淨淨,中國正式淪為“東亞病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