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全國通報表揚!雲南3地榮獲“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稱號

「點贊」全國通報表揚!雲南3地榮獲“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稱號

日前

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印發通知

通報表揚了2019年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名單顯示

全國共有106個縣市區在列

其中雲南3地上榜

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

昆明市宜良縣

保山市騰衝市

據瞭解,2018年12月,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18個部門聯合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方案》。一年來,各地區採取有效措施、迅速組織推進,全國90%以上的村莊動了起來,有力推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面上推開,一大批村莊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善。

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要求,各地區要以“乾乾淨淨迎小康”為主題,推動村莊清潔行動常態化、制度化、持續化。

立足“清”,突出清理死角盲區,由“清髒”向“治亂”拓展,由村莊面上清潔向屋內庭院清潔、村莊周邊清潔拓展。

聚焦“保”,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實現村莊由一時清潔向保持長期乾淨整潔轉變。

著力“改”,更加註重引導農民轉變不良生活習慣,培養衛生健康意識和環境保護理念。

促進“美”,將村莊清潔行動與農村生活垃圾汙水治理、發展鄉村產業、建設文明鄉風等有機結合,促進外在美向內在美、持續美轉變。

上述雲南3個縣市

為啥能被通報表揚?

當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取得哪些成績?

我們來簡單瞭解下~

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

「点赞」全国通报表扬!云南3地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2019年,滄源佤族自治縣以廁所革命、自然村道路硬化、“美麗鄉村”建設、“百村示範千村整治”工程為抓手,鞏固提升人居環境,著力打造美麗宜居鄉村,展示脫貧形象。

「点赞」全国通报表扬!云南3地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截至2019年10月,全縣完成建制村(社區)水衝式公廁建設93座,覆蓋率100%;完成自然村公廁建設555個,佔計劃58%;完成戶廁建設7211個,佔計劃79.7%。

「点赞」全国通报表扬!云南3地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按“新房新村、生態文化、宜居宜業”的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要求,投入資金2991.54萬元,完成美麗宜居鄉村建設40個,潔淨村莊創建110個,潔淨庭院示範家園創建1400戶。

「点赞」全国通报表扬!云南3地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完成造林3.12萬畝,義務植樹66.26萬株,創建森林村莊5個,示範精品森林村莊2個;修訂完善93個村(社區)、625個自然村村規民約;構建“戶清掃、村收集、鄉清運、縣處理”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機制。

昆明市宜良縣

「点赞」全国通报表扬!云南3地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2019年,宜良縣不斷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通過“改路、改房、改廁、改圈、改灶、改水、改電及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項目的實施,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群眾環保意識,不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統籌整合各類涉農資金,著力打造美麗鄉村,進一步加快農村公路建設。

「点赞」全国通报表扬!云南3地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宜良縣堅持把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作為基本原則,在實施鄉村振興上實現攻堅突破。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定糧食生產,保障菜籃子供應,推進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創建工作。

「点赞」全国通报表扬!云南3地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學習推廣浙江“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抓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六邊三化三美”環境綜合整治,重點做好“七改三清”“百村立功競賽”“六個萬”工程。

「点赞」全国通报表扬!云南3地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保山市騰衝市

「点赞」全国通报表扬!云南3地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騰衝以打造“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為目標,以“美麗縣城、美麗集鎮、美麗村莊、美麗公路、美麗河流、最美庭院”“五美一最”建設為抓手,深入推進村莊清潔行動。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市鄉鎮生活垃圾設施覆蓋率為100%,治理率為88.21%,村莊垃圾設施覆蓋率為96.4%。

「点赞」全国通报表扬!云南3地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此外,騰衝向除8個城市社區外的212個行政村派駐駐村扶貧工作隊員,配備貧困村每村3名以上、非貧困村每村1名以上隊員,以村莊清潔行動為基礎,逐步轉變群眾生活方式,改善村民生活環境,助推脫貧攻堅工作。

「点赞」全国通报表扬!云南3地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當地還舉辦文明大講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等活動,組織文藝工作者開展送戲下鄉活動600多場次。

「点赞」全国通报表扬!云南3地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点赞」全国通报表扬!云南3地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雲南網綜合自農業農村部網站、臨滄市廣播電視臺、昆明脫貧攻堅、醉美九鄉、滄源融媒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