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道德经》有感

1,老子是写给统治者的觐言,关乎治国方略。而一旦发生读者错位。其中的政治哲学就很容易被误解成,形而上学或修心养性的道理。

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到极致,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这时候就可以轻松松松取天下了。这是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方法论。

3,无为而无不为。是叫统治者少管事或不管事,管的越少国家就越好。

4,根据《史记货殖列传》的观察,如果没有政府指手画脚,老百姓自然会安居乐业。这正所谓老子的为道日损的体现。

5,文景之治来自于休养生息的政策。所谓休养生息的要领正是政府少干预,少干事。任由民间之生产力自由恢复,民间经济自由发展。

6,在自由主义者看来,政府既没有发展经济的义务,更不该做这种拔苗助长的蠢事。

7,1833年,威廉福斯特.洛伊德发表关于控制人口的两课讲义。其中对公地悲剧的逻辑推演影响深远。1968年美国生态学家加内特.哈丁发表公地悲剧,深化了洛伊德的想法。

8,公地悲剧的规则意味着百姓的幸福生活只能寄希望于剥削者或掠夺者的高度组织化,出路何在,需要另辟蹊径。

‌无为而治的限度:

9,在小社会里,习俗制约着公共生活方式不使公地悲剧发生。

10,当社会变大,量变达到质变,公地悲剧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了。

11,最常见的瓦解小社会的力量是眼界的拓宽,而这正是流动性带来的。

12,老子的政治理念是从最古老的小社会发展来的。放到大帝国里就会显现出内在的矛盾。一方面似乎在支持亚当斯密的经济原理,听任看不见的手主导一切,一方面又不喜欢流动性,怀念那种自给自足的社会结构。

13,欲取先予。是老子哲学的一大核心。常常被人作出阴谋论的解读。

14,把治理百姓当做父母教育小孩子是古人的共识,老子也不例外。

15,从文景之治到汉武帝高度集权化中央管控正是帝王家欲选取的体现。所以在帝制结构里,道家无为而治的哲学注定无法长久。

16,一个国家要不要有确定的目标。道家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我读《道德经》有感


我读《道德经》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