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疑釋惑」連花清瘟大熱——升溫更需辯證使用

2020年的疫情牽動人心,國家衛生健康委公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新增中成藥推薦,不少中成藥登上話題熱榜,連花清瘟就是其中之一。

面對全球的“大流行”,中國醫療專家已攜帶大量醫療物資馳援意大利伊拉克等國家。3月13日,中 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武漢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中國帶去的藥品中有中藥連花清瘟和金花清感。目前開展的研究發現,這兩種中藥對治療輕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療效是確切的。

中醫藥是我們的國粹,許多的經典名方沿用千年,至今還在護佑著國人的健康,連花清瘟是一個匯聚三朝名方的一現代中藥。它誕生於200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迅速在全國各地蔓延,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嶺教授迅速帶領科研團隊展開立項研究,積極探索外感溫病“陽絡一經脈一陰絡”的發病及病機傳變規律。提出SARS符合中醫學溫熱疫毒外侵,熱毒襲肺,壅阻肺絡的病機演變規律,並制定出“清瘟解毒,宣肺洩熱”的治法。

連花清瘟處方首先採用已有兩千多年應用歷史,專門用於治療發熱性傳染病的漢代醫聖張仲景的“麻杏石甘湯”;第二借鑑明代名醫吳又可《瘟疫論》記載:應用大黃治療瘟疫可以讓火熱毒邪儘快儘早從大便排出,以截斷外感熱病病勢的經驗;第三選用清代溫病學家吳鞠通的“銀翹散”,該方用於治療外感熱病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再加入調節免疫的紅景天及化學藥劑薄荷腦。當年4月,國家權威P3實驗室對連花清瘟膠囊進行的體外抑制SARS病毒研究表明,該藥可明顯抑制SARS病毒。5月通過全國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揮部科技攻關組專家的評審,成為第一個進入國藥品快速審批通道的防治非典中藥。2009年河北廊坊東方大學城出現流感聚集性疫情疫情,密切接觸者按治療量給予連花清瘟膠囊4粒/次,3次/日口服,周圍健康人群給予預防量2粒/次,3次/日口服,連服1周。結果高危及重點人群均無一例發病。出世十多年來,連花清瘟在非典、中東呼吸綜合徵、甲型流感、乙型流感、禽流感等一系列傳染性公共衛生事件中屢屢發揮重要作用,可以說是戰功赫赫。此次疫情它又備受矚目,披掛上陣。然而中成藥使用有效果的前提是準確合理,合乎病情,辨證使用。即根據體質、病情不同,分清楚是熱、是寒還是溼等不同,合理選擇才有效。我們需要了解連花清瘟的特點。

連花清瘟由連翹、金銀花、炙麻黃、炒苦杏仁、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魚腥草、廣藿香、大黃、紅景天、薄荷腦、甘草組成。輔料為:澱粉。其中麻黃、薄荷腦可以發散風熱犯衛證患者的風熱外邪;銀花、連翹、板藍根、貫眾等可以治療嗓子痛;杏仁、魚腥草可以治療咳嗽、咳痰;生石膏、大黃可以清肺洩熱,讓熱毒襲肺證患者體內的火毒從大便排出;廣藿香芳香化溼,可以應對這次疫病溼邪偏重的情況。整個藥方組合,可以改善發熱或高熱、咳嗽、痰黏不能順暢咳出、嗓子疼痛等症狀,適合平素易上火,咽痛口乾不適者預防用藥。

許多人服用連花清瘟後反映嗓子有清涼的感覺,原因除了組方中使用了銀花、連翹、板藍根、貫眾等藥物對改善嗓子痛有很好的效果,其中的薄荷腦很關鍵,它屬於化學藥劑,不僅辛涼解毒,而且服後會給咽部帶來明顯的清涼感,迅速緩解毒火熾盛引起的嗓子疼痛症狀。可見連花清瘟是一個既符合中醫治療外感熱病規律,又融合現代醫學研究成果的創新藥物。目前它已遠銷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外市場,並正式進入美國FDA二期臨床。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連花清瘟可以提高細胞免疫的能力,對感染流感病毒後血中的CD4及CD4/CD8的下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COPD氣道炎性有抑制作用;還可以;抑制病毒感染後肺的炎性損傷。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權威科研院所對該藥進行的大量科學研究表明,連花清瘟膠囊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對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腺病毒以及多種普通感冒病毒都有很好的抑制拮抗作用,同時可有效抑制多種細菌。

必須指出連花清瘟對流感、感冒、肺炎患者的治療作用得到了大量實驗及臨床研究的證實,但它不可能適合所有證型的感冒。專家將連花清瘟膠囊列為治療風寒束表、肺衛鬱熱型流感的中成藥。風寒束表、肺衛鬱熱是大多數流感患者都有會出現的證型,一般表現為怕冷、發熱、咽喉幹痛、鼻塞流涕,或頭身疼痛、口乾口渴、咳嗽等症狀,這是風寒外邪侵襲人體,鬱束於表,肺衛鬱熱不能暢達於外出現的症狀。對於寒症和虛症是要謹慎使用的。

連花清瘟藥品說明書中的不良反應稱“尚不明確”。實際上,根據臨床資料多少都存在著不良反應,常見不良反應為胃腸道表現,但症狀多較輕微。由於口服中成藥的毒理研究和臨床提供的不良反應資料非常有限,通過組分的藥材的相關資料,這些藥材在正常合理服用的情況下一般是不會有副作用的,但如果用量過大或者時間過長就會出現副作用。例如金銀花、連翹對脾胃虛寒及氣虛瘡瘍膿清者禁用;炙麻黃髮汗宣肺力強,凡表虛自汗、陰虛盜汗及肺腎兩虛咳喘者均應慎用。炙麻黃可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和收縮血管、升高血壓,運動員慎用;大黃攻積消滯,主治實熱便秘,食積痞滿,虛氣弱,脾胃虛寒,無實熱、積滯、瘀結,以及胎前、產後,均應慎服。過量使用易導致脾胃功能受損,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甚至呈急性胃腸炎症狀。各種中藥飲片都有性味與歸經,其中性寒的不適脾胃虛寒者用,性溫的不適正氣不虛者用。使用中成藥製劑時如藥症不符或對藥物的功能與主治把握不準確,很容易引起各種不良事件的發生。中藥講究的是糾偏,也就是疾病或者亞健康狀態導致的陰陽失調,邪盛正虛的時候才要糾偏。例如,體內有了熱度方可清熱毒,有了溼氣才需去溼氣,有了表證才虛解表。在健康狀態下,沒必要喝連花清瘟預防感染。

在服用藥物期間,要注意不能吃一些辛辣,油膩或者是一些生冷的食物,而且要戒菸戒酒;此外在服藥期間,也不能同時服用滋補性的中藥;如果是風寒感冒的患者的話,是不能使用藥物的;有一些慢性病嚴重的患者,比如像高血壓或者是肝病,糖尿病,腎病的那些慢性病的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如果出現了對於藥物過敏的情況的話,要立即停止使用。出現了一些不良反應的話,要立即諮詢醫師。

謹記是藥三分毒,選擇適合自己的藥才會給自己的健康帶來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