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清史:朱彝尊在京城的古藤书屋与曝书亭映像出名儒的真文采


清朝康熙年间,一个布衣踏上文坛,蜚声国内,他就是《日下旧闻》的作者朱彝尊。日下原意指帝王的后来延伸为京都的意思,这里是作为清代首都北京的别称。


图说清史:朱彝尊在京城的古藤书屋与曝书亭映像出名儒的真文采

▲朱彝尊画像。


朱彝尊(1629年10月7日—1709年11月14日),字锡鬯(chàng),号竹垞(chá),又号醧(yù)舫,晚年有号小长芦钓鱼师,别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为浙江省嘉兴市)人。清朝初期的词人、学者、藏书家。


图说清史:朱彝尊在京城的古藤书屋与曝书亭映像出名儒的真文采

▲朱彝尊书法作品。


朱彝尊的曾祖父朱国祚,明万历状元,曾官至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但到朱彝尊父亲时,家道已经败落。


朱彝尊年轻时因生活贫困奔走四方,康熙初年来到北京,结识了当时的文坛前辈孙承泽、龚鼎孳等。康熙十八年(1679年),朱彝尊参加了博学鸿词科殿试,被选进翰林院编修《明史》。


康熙二十年,朱彝尊又充当了日讲起居注官,这是个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言行的官职。因此,他得以参加太和门、保和殿、乾清宫的宴会,并且能出入南书房,有机会接触大量的宫廷文献,为他以后的写作,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图说清史:朱彝尊在京城的古藤书屋与曝书亭映像出名儒的真文采

▲康熙皇帝读书图。


朱彝尊在北京住过几个地方。起初皇帝赐宅景山以北。


文人有时把读书写作当做天大的事,自然有时胆子很大,并因此而惹祸。

康熙二十三年,朱彝尊因携带小吏进宫抄书,被人弹劾降级,谪居于宣武门外海波寺街。因院里有两株紫藤,朱彝尊就把他的寓所取名“古藤书屋”。因此,他的诗中有不少是吟咏紫藤的。


图说清史:朱彝尊在京城的古藤书屋与曝书亭映像出名儒的真文采

▲清康熙笪重光、朱彝尊铭山石随型老坑端砚。


在“古藤书屋”之中,朱彝尊仍旧主要从事《日下旧闻》的写作。与他同时代的冯溥、王原等说他“风雨一编,青灯永夕”,“日夕坐卧一室,藤床竹几,架上藏书万轴,围列左右”。还说他“时时延访遗老,质问逸事,或摹拓碑碣,攀崖附涧”。在他谪居的时候,他没有消沉,用了两年时间撰写刊印了《日下旧闻》,为北京留下了一部珍贵的地方文献。


他在书屋对面,盖有一座亭子叫“曝书亭”,亭子有柱无壁,是专为晒书用的。当时朱彝尊为写作《日下旧闻》采辑书籍1600多种。康熙三十年,康熙皇帝爱才如故,恢复了朱彝尊的官职。康熙三十一年,朱彝尊请假南归,在故乡嘉兴也盖了同样一座“曝书亭”。


朱彝尊晚年与《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友好,曹寅为他刊刻全集,名字就叫《曝书亭集》。


图说清史:朱彝尊在京城的古藤书屋与曝书亭映像出名儒的真文采

▲朱彝尊所著《曝书亭集》书影。


朱彝尊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病逝,时年81岁。


图说清史:朱彝尊在京城的古藤书屋与曝书亭映像出名儒的真文采

▲朱彝尊画像。


他在北京居住的海波寺街寓所,从前叫顺德会馆。据老街坊说,古藤早已无存。“曝书亭”一直保存到1949年以后,不幸毁于十年动乱。如今,只有“古藤书屋”还保留着。从它古老的外貌,似乎还可以想象出当年这位著名文人在这里读书、写作的情景。


图说清史:朱彝尊在京城的古藤书屋与曝书亭映像出名儒的真文采

▲明董其昌、清朱彝尊款奇木随形笔筒。


北京的拍卖市场上曾有董其昌、清朱彝尊款奇木随形笔筒面世。为两位明清名士先后所收藏,文物价值极高。


笔筒为段取原木刳挖而成,作随形,阔口厚壁,体表一如原生模样,肌理纵横,肌瘤突兀。外壁一侧精镌有:“润涵,万历乙卯梅月,董其昌。”为行书体。前有“戏鸿堂”椭圆形篆书印,尾镌“董其昌”、“宗伯学士”二篆书方形印。万历乙卯年为明代万历四十三年,即 1615年。


图说清史:朱彝尊在京城的古藤书屋与曝书亭映像出名儒的真文采

▲笔筒上的印文。


另一侧镌有“此乃香光居士旧物也,应为董公玄宰自用之物,历经数载余美得之,缘不浅也,喜极而铭。”文为隶书体,书镌工整而精炼。后镌“康熙辛未夏月,朱彝尊。”尾部镌有“朱彝尊印”方形篆书印。康熙辛未年,为清圣祖康熙三十年,即1691年。


朱彝尊所作之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与王士祯又称南北两大诗宗(“南朱北王”)。朱氏精于金石,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图说清史:朱彝尊在京城的古藤书屋与曝书亭映像出名儒的真文采

▲朱彝尊款寿山石太狮少狮印,边款:秀水朱彝尊作,印文:家白石而户玉田。


同时书画、著作众多。著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选《明诗综》100卷,《词综》36卷(汪森增补)。所辑成《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


图说清史:朱彝尊在京城的古藤书屋与曝书亭映像出名儒的真文采

▲朱彝尊书法作品。


如今,世上遗存下来的与朱彝尊有关的文物藏品众多,文化品味极高,这些文物能够真切的反映出这位清初儒学大家的学识风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