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双方在乌林堡的对峙,随着泾阳长史率兵前来,泾阳战局生变

小说:双方在乌林堡的对峙,随着泾阳长史率兵前来,泾阳战局生变

漆黑的夜,冷风呼啸。

青岗岭下的乌林堡内,依旧火光冲天,杀声阵阵。只是随着曹瑾之被当做人质押上了土墙,进攻陈良的杨佑部开始显得有些投鼠忌器。

原本架好云梯,准备开始进攻土墙的兵士,见着自家使君被抓,还被五花大绑立于土墙的圆柱上,一个个有些不知所措。

“杨佑,某家再说一遍,撤兵,或者投降,某家保证你家使君的性命!”土墙上的陈良,见着土墙似乎有些犹豫的杨佑,再次大声喊道。

此时的陈良别看他表面得意,实际上对眼前的局势他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楚,他的内心同样有所顾忌。

杀曹瑾之,若杨佑未领兵前来,他早前就动手了。现如今杨佑将他团团围在这乌林堡的衙属内,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等到始平县的援军到了,他才好下一步的计划。

而土墙下的杨佑,耳闻陈良的喊话,在看看圆柱上被绑得结结实实的曹瑾之,内心又是焦虑又是叹息。

“陈使君,你和我家使君同殿为臣,皆是主公的得力干将,何必闹到今天这一步了?”

看着土墙上那个在火光中神色得意的陈良,杨佑只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只是还未等那陈良答话,杨佑继续道:“陈使君,如今赵弘毅陈兵十余万于贡,庭二州。在这泾阳城外还有冯道济四万大军,值此我贡州生死存亡之际。”

“陈使君,您与我家使君除了政见相左,并无任何深仇大恨。何不放下兵戈,一致对外。这才是为主公着想,为天下计啊!”

杨佑说这话时,那说是情真意切,声泪俱下。唯有土墙上的陈良看着杨佑的表演冷冷一笑。

杨佑在拖时间他不是看不出来,只是他自己现在也是骑虎难下,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

从他下令诛杀曹瑾之那一刻起,他就没有回头路了。若杀了曹瑾之,将生米煮成熟饭,到时即使自家兄长怪罪下来,他也可以颠倒黑白,把没得说成有的。

死无对证的情况下,面对来势汹汹的赵弘毅,为了大局,自家兄长也得想办法给他圆了场,毕竟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可若今天曹瑾之没死,或者自己输了,那真的就是功败垂成,一败涂地。

自己亲手杀了徐玮这是不争的事实,驻守乌林堡的五百士卒,因为反抗自己也杀了不少,其余的都被自己看了起来。

到时候一旦乌林堡之事爆发,自己真的就百口莫辩,不论谁都救不了自己,唯有死路一条了。

现在他能做的便是等,等援军到了,拼着命也要在这里把曹瑾之给除了。唯有那样他才有活路。

而土墙下的杨佑,他又何尝不晓得现在的情况。他能察觉到陈良在等,很有可能等的就是援兵。

而始平县因为冯道济进攻泾阳的缘故,主公刘茂早就命陈良陈兵八千于那里。目的就是增援泾阳,或者泾阳破,那里可作为固守瞿城的又一道防线。

现如今陈良在乌林堡发动兵变,不论如何他都会杀掉自家使君。唯有自家使君的死,陈良才有自保的可能。

这种情况下,为了自保,陈良肯定会用尽手段。真如此,这泾阳城和贡州的局势,怕就难以预测了。

只是,他杨佑只是一个小小的参军,哪有能力去改变现在的一切。他刚才有想过让紧邻兴安的两个县阻止陈良的援军。

可是,始平的八千人本就是主公命陈良安排增援泾阳的,陈良调兵前来泾阳合情合理。

他现在能做的只能是通知长史加强泾阳县的防御,然后抽调三千兵力前来增援乌林堡。

双方都在等援兵,也没有谁敢轻举妄动。就这样,近四千人在这小小的乌林堡对峙着。从寒冷的黑夜,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日上三竿。

“使君,刚刚接斥候来报,说天未亮之时,从泾阳城出来近三千人,带队的似是泾阳长史常茂。”

一夜无眠的陈良,一边穿着厚重的铠甲,一边听得亲卫的回报,微微眯了眯眼,吩咐道:“严密监视常茂动向!”

待戎装整齐之后,陈良才看了看还在身边的那名亲卫,问道:“席参军何时可到?”

“最迟明天清晨!”

陈良听得眉头微微一皱,随即有舒展开来,道:“传令下去,继续加固衙属周围的防御,谨防敌人偷袭。”

“诺!”

吩咐完,陈良便在几名亲兵的陪同下开始巡视衙属周边的防御,时不时还登上已经垒得差不多的土墙上观察杨佑部的动静。

至于曹瑾之,天未亮之时,就被陈良命人押下去严密看守起来。

另一边的杨佑,在看清乌林堡的局势后,命人把乌林堡的城门守了起来,还在乌林堡外的城门处筑起了一座营寨,将乌林堡围得严严实实。

双方就这样暗中较着劲儿,谁都没有先行发动进攻,各自忙着修建自己的攻势,也都在等各自的援兵。

直到申时末,随着一支近三千人的军队进驻乌林堡外的营寨,双方的这种僵局才被打破。

只是当带队的那名看上去已经年过半百的儒雅老将进得营寨之时,杨佑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一切都晚了。

“杨参军,使君了?你怎么不劝劝陈良,让他放了郡守?还在这筑起城寨,难不成还真准备和那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二世祖打一仗?”

乌林堡的城门口,领着手下几名偏将前来迎接的杨佑,看着那儒雅老将,听着他的质问,一脸无奈的道:“长史,您还真的来了。泾阳城的防守可如何是好?”

“我不来才要出大乱子!”

来者正是泾阳长史常茂。这常茂可是刘茂身边的老人,从小就跟着刘茂,后来更是因为才华横溢,一直在瞿城教导刘氏子孙。

直到曹瑾之做了泾阳太守,刘茂才请常茂出山做了泾阳长史。至于为何这样做,怕也是有制衡曹瑾之的原因,只是曹瑾之太跋扈,常茂这老学究吃不住。

“哎!”

无奈的叹了口气的杨佑,面对常茂这个老学究也实在没有办法。他硬要放着泾阳的防务不管,来这做和事佬,只希望他的资历能压得住陈良吧!

可这希望实在渺茫。

更可怕的是,现如今泾阳的防守原本九千余人,现在自己带了两千五出来,常茂又亲自带了三千人,城中只剩下四千多人了。

一旦让冯道济知晓,再加上泾阳现在没一个说得上话的,冯道济真要强攻,就算他们现在赶回去支援,怕也于事无补了。

唯一的只能寄希望于冯道济还不知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