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四驱车扭矩分配Simulink仿真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双电机纯电车扭矩分配的基本策略,主要以稳定性分配原则为边界条件,效率最优分配原则为具体控制条件,保证车辆在稳定的前提下实现最好的经济性。今天,我们搭建一个四驱车的仿真模型,从仿真的角度看一下扭矩分配策略如何保证车辆的稳定性?


仿真平台构建

之前我们搭建过增程式、THS混动的仿真平台,在它们的基础上构建双电机纯电四驱仿真平台是很容易的,整体仿真架构如下图,包括驾驶员模型、控制器、车辆模型三部分。

纯电四驱车扭矩分配Simulink仿真

驾驶员模型根据车速、油门开度输出总的扭矩请求;控制器将总的扭矩请求合理分配给前后轴两电机;车辆模型需要响应电机请求扭矩,再通过传动链驱动车辆行驶。


驾驶员模型

以前我们常用的是闭环的驾驶员模型,今天这里用开环比较好,即直接根据车速、油门开度输出请求扭矩。

后面我们想让车辆80%油门加速,去创造轴荷后移的工况,来触发前轮滑转。用开环,就可以保证车辆沿着固定的扭矩曲线工作,如果用PI闭环,PI的请求扭矩是控制器自己控的,我们无法控制,这样不是太好。

一般地,跑动态工况,用开环驾驶员模型更直接;跑稳态工况(经济性等),用闭环跟随目标车速。


根据车速计算电机转速,然后根据前后电机的外特性之和输出驾驶员对电机的最大扭矩请求,再与油门开度相乘后输出最终的扭矩请求。我们这里想模拟80%油门加速,所以油门开度给0.8。具体模型如下图:

纯电四驱车扭矩分配Simulink仿真


控制策略

这里的控制策略重点关注前后轴电机扭矩分配,我们给出两种策略方便后面对比验证。


策略1:前后轴电机扭矩始终按静止状态的轴荷比例固定分配,即1:1(本次仿真车辆质心到前后轴距离一样)。其模型如下图,这里定义EM代表前轴电机,GM代表后轴电机,且它们特性一致。

纯电四驱车扭矩分配Simulink仿真


策略2:前后轴电机扭矩始终按实际的轴荷比例动态分配。主要根据下面的公式进行动态比例计算:

纯电四驱车扭矩分配Simulink仿真

其模型如下图,主要增加了惯量导致的轴荷转移计算,实时调整前后轴的分配比例。

纯电四驱车扭矩分配Simulink仿真

车辆模型

双电机纯电四驱车的车辆模型如下图,主要包括前电机、后电机、电池、车体模型等四部分。

纯电四驱车扭矩分配Simulink仿真


前电机、后电机、电池模型与之前的仿真平台基本一样。由于车辆驱动形式从两驱变为四驱,车体模型会有所变化,需要在后轴上增加与前轴一样的扭矩驱动链路,具体模型如下图。

纯电四驱车扭矩分配Simulink仿真

两种控制策略对比验证

简单配置好了模型仿真参数后,进行20秒的80%油门加速工况测试,对比两种策略的结果。


策略1仿真结果

1)前后轴扭矩分配状态

如下图,总的扭矩请求沿着两电机的外特性之和的80%变化;后轴电机实际扭矩沿着外特性的80%变化,转速变化正常;但在0.2~2.6秒范围内,前轴电机实际转速最大飙升至7500rpm,远远大于实际车速对应的电机转速,前轮发生了滑转,这也导致了前轴电机输出扭矩受限,发生了向下的突变。

纯电四驱车扭矩分配Simulink仿真


2)前后轮滑转状态

进一步观察下前后车轮的滑转状态,如下图(这里选前右和后左车轮为代表分析)。后轮滑转率一直维持在0.021以内,比较正常;前轮滑转率达到6左右,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滑转,也印证了上面前轴电机转速的飙升。

纯电四驱车扭矩分配Simulink仿真

需要说明的是,正常的滑转率计算公式为k=(wr-v)/|wr|,其值处于0至1之间;Simulink中轮胎模型中计算滑转率的公式是按滑移率公式计算的,为k=(wr-v)/|v|,其值就可以大于1。不过影响不大,我们只需要知道滑转率超过正常的范围(k<0.1)就代表车轮发生滑转。


3)车辆加速状态

观察一下车辆的加速时间,如下图,为5.37秒(80%油门开度)。

纯电四驱车扭矩分配Simulink仿真


策略2仿真结果

1)前后轴扭矩分配状态

如下图,总的扭矩请求沿着两电机的外特性之和的80%变化;在加速的过程中,由于前轴载荷减小,后轴载荷变大,前后轴电机扭矩分配不是1:1,而是根据加速度的变化动态分布,更多的扭矩分配给了后轴,当加速度减小后,前后轴扭矩又趋向于一致,前后轴转速一直同步,都没有发生滑转。

纯电四驱车扭矩分配Simulink仿真


2)前后轮滑转状态

进一步观察下前后车轮的滑转状态,如下图。前后轮滑转率一直维持在0.03以内,比较正常,都没有发生滑转,说明动态扭矩分配起作用了。

纯电四驱车扭矩分配Simulink仿真


3)车辆加速状态

观察一下车辆的加速时间,如下图,为5.08秒左右,比策略1快0.3秒。

纯电四驱车扭矩分配Simulink仿真


两种策略仿真对比结论

1)基于轴荷进行前后轴驱动扭矩动态分布,可有效避免车轮滑转,提高车辆稳定性;

2) 前后轴驱动扭矩动态分布,有利于充分利用路面附着,部分工况可有效提高车辆动力性。


总结

以上,搭建了一个基本的双电机纯电四驱车Simulink仿真模型,验证了前文中提到的前后轴动态扭矩分配能有效避免车轮滑转,提高车辆稳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