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改革之所见

近几年来,中小学一线教育工作者对职称评定,意见越来越大,其原因大致如下:

一是教师职称的评定只注重论文、课题和各种荣誉证书,真正扎根一线的基层教师,很难有“闲空儿”去进行那些专业的课题研究,能评上高级职称的,都是学校的中层以上干部,评上“超高”(副教授级)的都是教师进修学校等部门领导。

二是职称评定过程需答辩。这看起来是很好很公平的方式,但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人为因素,导致真正优秀的一线教师,未能通过答辩。而那些善于搞人际关系者,却晋级成功。

三是分给基层学校的高级职称名额太少,粥少僧多的现象很严重,教师望职兴叹。

三是职称之间工资级差太大,同年参加工作的教师,做同样的工作,如果评上高职,工资月差一千多元,超高差距就更大了。

五是很多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找身体不好等各种理由,做学校边缘工作以图轻快,但他们的工资仍然很高,对其他辛苦劳作的教师影响很大。

很多一线教师都希望取消职称评定,同工同酬,以教龄和工作量来确定工资。教师现在工龄工资每月10元,真是可有可无。

现阶段职称评定没办法取消,那就采取笔试的方式进行,工作年限或担当班主任工作达到规定年限就可参加考试,择优晋级。考试最好以省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出题统一组织为佳,试题难度可以分级,如工作五年难、十年适中、十五年易等,让老教师觉得公平。取消答辩环节,这样就会减少很多基层矛盾。

其次,应该取消职称终身制。职称评定后应该有年限规定,比如五年为一周期,满五年自动取消,需重新进行考试。这样看起来是增加教师负担,但促使教师终身学习,有助于日常教学工作。

再者,减少职称之前的工资差距,要增加一线教师高级职称名额,让每一位努力工作的教师都充满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