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名將楊大眼:馬馳不及

楊大眼,原本是武都仇池人首領楊難當的孫子。因為他眼睛比一般人大點,故被人稱楊大眼,真名反而沒人叫了。由於他是庶出,所以機會都從他身邊嗖嗖嗖飛過,搞得他生計艱難。實在沒法了,他只得自己想辦法。有一年,孝文帝準備南征,就派尚書李衝去選拔將官。

北魏名將楊大眼:馬馳不及

楊大眼就毛遂自薦,但是李衝不買他的賬,給予了拒絕。楊大眼這時候既沒有力爭,也沒有找關係,而是對李衝說:“請讓我為您獻上一技。”說完,楊大眼就找了根長繩,把一頭綁在髮髻上,然後狂奔。速度有多快,史書記載,是繩直了,馬追不上。李衝看了大喜,任命他為軍主。


田徑項目是古代中國體育強項,在短、中、長各個級別中,都曾湧現出了許多名將,速度多在“走及奔馬”水平。

北魏名將楊大眼:馬馳不及

古人所說的“走”即現代的“跑”。在古代,能“走”是勇士的基本條件。春秋時最能“走”的人物之一是吳國吳王僚的兒子慶忌。《吳越春秋》記載,慶忌“勇為人所聞,走及奔馬”。

現代測速,奔馬在15米至18米/秒,以15米/秒來算,100米僅需6.67秒。慶忌的速度能跟上奔馬,百米決賽會在6.67秒左右,也就是說,慶忌如果參加奧運比賽,獲百米第一名毫無問題。慶忌的“走及奔馬”速度,在古代中國田徑健將中仍不是最快的,南北朝時出現了兩位比馬跑得更快的牛人,一位是東晉人諸葛郎,一位是北魏人楊大眼。

北魏名將楊大眼:馬馳不及

據《太平御覽·人事部三十五》引《俗說》,諸葛郎的速度比東晉名將桓溫一匹善奔的寶馬還快。諸葛郎的速度已很驚人了,但楊大眼比他更厲害。

楊大眼的速度有多快?史書上並沒有給出具體數值,但《北史·楊大眼傳》記載:“(楊大眼)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這個記載的大概意思是,楊大眼拿出一條長3丈左右的繩子,系在自己的髮髻上飛跑,繩子像射出的箭一樣直,連奔跑的馬也追不上。

北魏時,一丈約2.45米,三丈僅7.35米,能讓“繩直如矢”,沒有百米決賽9.58秒的速度,肯定是不可能做到的。

當時,楊大眼這個舉動“見者無不驚歎”。負責選拔徵南軍官的尚書李衝看呆了,稱讚楊大眼是千年才有的奇人:“千載以來,未有逸材若此者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