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别岁》: 原生家庭下三代父子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遇即是缘,欢迎来到情感说,从文字读情感,从文字品人生,关注情感短剧场,我们一起探讨人生百态。

电影《别岁》

前言

《别岁》由邹超军担任制片人,张琪东编剧、导演,袁忠远、龚格尔领衔主演,朱峰、魏斯婷、郭进、杨乔木等共同出演的现实题材电影。

电影《别岁》:  原生家庭下三代父子不可调和的矛盾


爷爷周树达(袁忠远饰)

电影《别岁》:  原生家庭下三代父子不可调和的矛盾

爸爸陈乐(龚格尔饰)

电影《别岁》:  原生家庭下三代父子不可调和的矛盾

孙子小康(杨乔木饰)

影片讲述了下乡老知青周树达在返城大潮中,遗弃当地妻儿回到原籍,过上了高级知识分子生活。而在三十年后,周树达再次踏上了这片许久未见的土地试图弥补他曾经犯的过错。被他遗弃的儿子陈乐结束了八年的牢狱生活出狱后,遭遇妻子改嫁,并留给自己一个八岁患有自闭症的儿子。在好友帮助下,他找到一份修理厂的工作,并在出租屋里邂逅了性工作者雅茹。然而在儿子多次被学校拒绝上学后,陈乐做了一件再次摧毁命运的事情。

电影《别岁》上映之后,从众多电影中脱颖而出,先后获得第52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入围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新风单元,入围第10届澳门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入围第14届加拿大中国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用质量征服了评审获得一致好评。

电影《别岁》有三大看点:

01 “父亲”这个角色的演绎

周树达

周树达是陈乐父亲,陈乐是小康父亲,这两个父亲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负责”,只管生不管教养。

30年前,在回城返乡的时候,周树达将妻儿遗弃在了当地,一个人返城过上了理想的生活。30年后,当再度踏上他曾经做过知青同时也是他儿孙生长的这片热土时,一切都物是人非了。

电影《别岁》:  原生家庭下三代父子不可调和的矛盾


周树达抛弃玉芬之后就离开去了北京,并且在北京定居,结婚生子。周树达有了自己新生活之后,对玉芬和杨乐不管不问,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周树达再回来,陈乐已经再次入狱,而他此次回湖北,也是因为陈乐再犯事,再入狱,孙子小康没人看管才回来的。

这期间,周树达没有尽过一点父亲的责任。

陈乐

再来看陈乐,陈乐因为故意伤人罪入狱八年,出狱后儿子小康已经8岁,并且患有自闭症,妻子改嫁。

陈乐没有工作没有钱,刚从“里面出来的他”连七百块一个月的房租都交不了,还得跟房东讨价还价。

接回小康后,他不知道小康“有病”,也不知道特殊学校是什么意思,他察觉不出来小康跟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带小康走的路上,说的最多的就是“跟爸爸回家”,但是小康一直低头,也没有看他,也没有开口同他说话。

电影《别岁》:  原生家庭下三代父子不可调和的矛盾


小康去学校后,个别老师不待见他,老师说小康“有病”,不学习,考试一直交白卷,陈乐不相信小康“有病”。

小康意外伤到手去医院,陈乐因此跟出租房的女邻居结识,并且厮混到一起,他一度沉迷于玩乐,对小康越来越缺少了管教。他爱儿子,但没有真正的做到对儿子好。

小康的病越来越严重,不说话,不听话,甚至越来越吵闹。陈乐去找医生,跟医生起了争执,并且劫持人质,再次犯事入狱十年。

电影《别岁》:  原生家庭下三代父子不可调和的矛盾


不管是周树达还是陈乐,在父亲这个角色上,没有尽到一点父亲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电影《别岁》所要表达出来的,父亲这个角色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没有陪伴,产生了隔阂,对方都没有融入彼此的生活,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02 陈乐既是父亲又是儿子的人设

陈乐对父亲这个词是陌生的,他小时候就被亲生父亲所抛弃,没有感受到丝毫的父爱,与父亲几十年没有见过面,可能在他的脑海里,已经没有了父亲这个印象,他没有感受到来自父亲的关心和爱护,总之,“父爱”这个词对陈乐来说是陌生的。

电影《别岁》:  原生家庭下三代父子不可调和的矛盾


陈乐没有感受过父爱,但是他对儿子小康却是无比关怀的。是儿子也是父亲的他,在影片中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人设。

他粗鲁、莽撞、冲动、 毛躁,但是又有责任感和正义感。他出狱后带着儿子在修理厂工作,对于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他很是珍惜,对儿子也是百般照顾,用心呵护。

虽然陈乐对小康是百般呵护,但是对儿子小康的自闭症却没有引起重视。在电影中,我们观众看到的小康确实是与其他孩子不同,他自闭,不与人交流,不讲话,自己玩自己的,早期学校老师和陈乐谈起的时候,陈乐没有重视,耽误了小康的病情。

电影《别岁》:  原生家庭下三代父子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我们在陈乐的身上看到了普通老百姓的劣根性,来自于底层人民的特性,这个人设在电影中演绎的很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观众在陈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在这个人设上找到代入感和存在感。

03 一家三代不同的境遇

电影《别岁》取材于真实事件,改编自2013年湖北发生的真实新闻事件。

将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家庭关系呈现给观众,真实塑造了一个被时代伤害支离破碎的三代家庭,表达了三代家庭不同的境遇。同时也是对那个时代家庭人际困境的呈现和剖析,以及对家庭风貌的写实及父子感情的细腻描绘,相信会引发更多观众产生共鸣。

抛妻弃儿的周树达在三十年后重返湖北,是为了告别从前那段难忘的日子。

陈乐为了捍卫一个父亲、自闭症孩子的尊严,不惜劫持人质,又犯下罪行,用最偏激的方式与外界再次告别。

小康也与过去作了告别。

电影《别岁》:  原生家庭下三代父子不可调和的矛盾


总结

电影《别岁》用“温水煮青蛙”式的讲述,将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还原的五味俱全,生动具有感染力。让人在体验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悲喜人生时,也生生感受到了真情真爱的弥足珍贵。

虽然是一部小电影,但是《别岁》反映出大部分观众的心理矛盾,家庭矛盾,生活轨迹,比较符合现实生活,所以这部电影虽然不是大制作,却能感动观众,撼动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