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孔子最想做,你現在也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是什麼事?

暮春三月,草長鶯飛,繁花似錦,蟄伏了一個漫長的冬天,又因疫情被圈在家裡一二個月,你最想做什麼事?我想大家最想做的事就是走出家門,到大自然中去暢遊,看小橋流水,賞桃紅柳綠。由於顧忌疫情,很多人禁足,春遊成了大家目前最想做而又做不成的事。

暮春三月,孔子最想做,你現在也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是什麼事?

孔子也喜歡春遊,他的喜歡與大家的喜歡不一樣,大家喜歡春遊是遊樂,就是單純的喜歡,而孔子的喜歡春遊把它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思想家就是與咱普通人不一樣。

《論語·先進篇》記載,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四人在孔子處陪坐,孔子就說,你們平時總說別人不瞭解你,得不到重用,一幅懷才不遇的樣子。如果現在有人要用你們,你們說說自己都能幹點啥。他讓四個弟子談談各自的志向。

子路是孔子的大弟子,與孔子相差9歲,脾氣急躁,第一個站起來說,如果讓他去治理擁有一千輛四匹馬拉的車這樣的邦國,這個國家夾在大國之間,時常受到欺凌,又很貧窮,內憂外患,他用三年時間就可以使老百姓勇敢起來。孔子聽後就笑了,這笑中帶著不太贊同的意味。因為孔子主張以禮安邦,而不是子路的勇敢好戰。他主張“富之”“教之”,就是讓百姓過上富裕生活又有教化,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雙豐收。子路的做法只能使百姓不受欺凌,既沒有解決“富”的問題,更沒有解決“教”的問題,並不是孔子所設想的理想社會。

暮春三月,孔子最想做,你現在也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是什麼事?

孔子接著讓冉有說,他說,如果讓他去治理一個方圓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邦國,也是三年的時間,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來。至於禮樂教化,等著讓賢人君子去做吧。冉有很務實,他比子路進一步,但也像子路那樣不重視對百姓教化,不重視百姓素質的提高。

孔子接著讓公西華說,公西華很謙虛地說,不敢說能做到什麼,只是願意學習。像宗廟祭祀或者是諸侯會盟這些大型的活動,做一個小小的主持人就可以了。

孔子與子路三人談話時,曾晳與其他三人不同,在旁邊彈琴,很瀟灑。當孔子點到他名字時,他收束了琴聲,回答老師的提問。他的回答也很特別,其他三人都談的是治國理政的大事,而他談的卻是春遊。他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暮春三月,穿上春裝,五六個朋友,帶著六七個童子,到沂河裡洗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唱著歌兒一起回家。

暮春三月,孔子最想做,你現在也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是什麼事?

曾晳展現的完全是春遊的場景,這是《論語》中最有詩情畫意的一段話,充滿了浪漫氣息,完全不同於其它篇章的說教,讓人每每讀到這裡眼前一亮,沖淡了《論語》帶給人們的厚重感。本人年輕時讀《論語》,唯有這幾句話最喜歡,也記得最清,除了常用的名言警句,其它全不喜歡,讀了一遍《論語》,全無印象。後來再讀,才知道年輕時的無知,不過還是最喜歡這段話。

一般人看來,曾皙的理想境界與其它三人相比最低,其他三人理想遠大,雄心勃勃,治國理政也是孔子的人生追求,他應該贊成三人而不應該是嘲笑才對。恰恰相反,只贊成曾皙,為什麼?因為他認為治國理政的目的是為了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生活閒適自得,曾皙描繪的正是這樣一種情景。

春秋時代,禮崩樂壞,諸侯爭霸,天下大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孔子提倡禮讓仁愛,就是要統治者施行仁政,給百姓以安定的社會秩序。曾皙所描繪的情景是社會大同的景象,而不是單純的自然景觀,體現了仁愛思想的境界,也是孔子畢生所追求的政治所要達到的結果。

從中可以窺探出孔子內心的渴望,他希望實施善政,實現“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太平盛景,他可以放心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如果是春天,他就可以放心去春遊了,再也不能周遊列國,如喪家之犬一樣東奔西走。這樣美麗的圖景,他到死都沒有實現。

暮春三月,孔子最想做,你現在也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是什麼事?

其實,春遊這個習俗由來已久,在孔子之前就存在了。大地復甦,春暖花開,當時鄭國的風俗,三月上巳日這一天,人們要到東流的水中洗去宿垢,祓除不祥,祈求幸福和安寧,青年男女也藉此機會表達男歡女愛,兩情相悅,互訴心曲,訂下終身,在春遊的過程中成就了一段段佳偶良緣。孔子刪改修訂的《詩經》305首中,記錄的許多愛情都發生在春遊之時。

《國風·鄭風·溱洧》:“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於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於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這首詩描寫鄭國三月上巳日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邊遊春的盛況,在溱水和洧水邊, 到處可見來春遊的男女。男女有情,贈芍藥為約,十分浪漫。

《國風·鄭風·出其東門》:“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出其闉闍,有女如荼。雖則如荼,匪我思且。縞衣茹藘,聊可與娛。”描寫的就是鄭國人喜歡春遊,出了城東門後,滿眼望去都是春遊的女子,雖然美女雲絮,純情的男子只愛自己心中的女子,表達了純真的愛情。

隋唐之前,春遊的習俗雖然流行,但並不普及。到了大唐盛世,春遊成了大眾之樂。貪玩的唐玄宗下達《賜百官錢令逐勝宴集敕》:“春末以來,每至暇日……賜錢造食,任逐遊賞。”給百官發旅遊經費,鼓勵他們公休假日去春遊。

最愛春遊的當屬白居易,他的詩歌《春遊》:“上馬臨出門,出門復逡巡。回頭問妻子,應怪春遊頻。誠知春遊頻,其奈老大身。朱顏去復去,白髮新更新。請君屈十指,為我數交親。大限言百歲,幾人及七旬?我今六十五,走若下坡輪。假使得七十,只有五度春。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痴人。”記錄白居易65歲了還遊興不減,頻頻春遊惹得妻子十分不高興。

暮春三月,孔子最想做,你現在也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是什麼事?

《虢國夫人遊春圖》

唐代貴族婦女也出門遊春。唐代畫家張萱的畫作《虢國夫人遊春圖》,描繪了虢國夫人春天盛裝出遊的景象。虢國夫人是唐玄宗寵妃楊玉環的姐姐,據說長得特別漂亮,成語“素面朝天”就是用來形容她出門不用化妝,還是美得不可方物。現代女性無論年齡大小,統稱美女,不化妝不出門,沒有幾個敢素面朝天的。

杜甫的《麗人行》描寫了楊貴妃姐妹春遊的盛況:“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虢國夫人遊春圖》是《麗人行》的繪畫版。

暮春三月,孔子最想做,你現在也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是什麼事?

曲水流觴

古人春遊有趣有情調,文人墨客踏青尋找靈感,直抒胸臆,有很多佳句都是有春遊時得來的;有的還舞文弄墨,寫書作畫,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集序》,就是他與朋友們在三月初三這天外出遊玩後寫下的。王羲之將41人名爵及所賦詩作編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載了一場曲水流觴的雅事:“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文人列坐於溪水邊,一邊飲酒,一邊吟詩,抒發胸臆,雅緻而又趣味。《蘭亭集序》不但文章優美,書法行雲流水,瀟灑飄逸,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暮春三月,孔子最想做,你現在也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是什麼事?

蘭亭集序

古人的春遊比現代人有趣,還很高雅,充滿了藝術的氣息。現代人春遊興趣最濃的就是野餐,主要是吃喝玩樂,唯一能稱得上與藝術沾邊的就是拿著手機隨手拍,而拍的最多是自己如何吃喝玩樂,然後上傳網絡,炫耀自己怎麼玩樂。

看看古人雅興,同樣是人,這差距怎麼這麼大呢?有人會說,人家是文人,咱怎麼與人家比?要知道,古代教育遠沒有現代普及,現代人的受教育程度遠遠超過古人。

看了古人怎麼春遊,以後春遊,咱是否也應該整點高雅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