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灯录》此我昭昭灵灵如日月


问曰:“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何以玄沙说他只认得个昭昭灵灵?”


《心灯录》此我昭昭灵灵如日月


答曰:“此是大士直指此我,直令恒河沙数众生见此,都得悟去。保宁勇云:向此瞥地者固多,错会者不少。试问既能会此,错在何处?就将人之错处指出,使错者得以不错,才是婆心。此偈即小根器人见此偈也能悟得,盖为此偈说得亲切,非他说法可比,安得不一见就悟?

再问保宁勇,明明偈在这里,说得如此分明,还要怎么会才不错?至玄沙说大小傅大士,只认得昭昭灵灵,总是历代衲僧家好胜心未净,都落此病。

《心灯录》此我昭昭灵灵如日月


试问昭昭灵灵,是不是定要此我一点昭灵也没有,死去才是么?定要离此昭昭灵灵,别求一个道理才是么?要知这昭昭灵灵便是,只要现成,不费丝毫力,自然而然,一点也瞒他不得。若用一毫力去昭灵,便不是。

如圆镜悬空,十方皆照,是用力照否?是不用力照否?难道不是昭昭灵灵,你有何法将此昭昭灵灵打杀?且偈中并不曾极力说昭昭灵灵。而玄沙之硬差排,将此偈埋没不少。后之愚人,因玄沙此说,遂不重此偈。

《心灯录》此我昭昭灵灵如日月


即如云门打世尊,后人将天上天下惟吾独尊抛去,总不究竟。云门与玄沙埋没佛祖直指法门,罪过不小。我今提出为佛祖吐气,为后人重整直指法门。不要听近年来诸方野狐精,拾玄沙云门残唾,欺瞒后学。”

昭昭灵灵,学者果能见此,不要自误,为玄沙瞒过。本来此我,本昭昭,本灵灵,鬼神之灵不及我之灵,日月之昭不及我之昭。若要将此昭灵推向开去,说他不是万无此理。

我向年见识浅薄,亦信这伙人说话,去学禅定,要杀尽昭灵如大死人。原来愈死愈昭灵,其昭灵更大,更不可思议。我如今只随他昭灵,我本无事,此即大士之偈之义也。但不可用心用识去东张西望,则落在昭昭灵灵处,便不是此我归宿处。只要识得大士偈,见得此我,即有时东张西望又何妨?

《心灯录》此我昭昭灵灵如日月


从朝至夕,或独处、或应酬、或谈笑、或饮食,何尝呼张为李、认白为红,岂不是昭昭灵灵,定要错乱颠倒才是么?只要识得此我,则昭灵乃有主之昭灵,非光影之昭灵。大士此偈,乃直指主人公,非说昭灵也。以玄沙而心粗如此,何况其下者乎?

衲僧家都有好胜之病,不是婆心,意见中见古人误句偈诵,他是正说,我要反说,他是东说,我要西说,他已说得极是,必要驳一驳,以见我不落他窠臼里。

殊不知此等言句,将学者惑乱的东奔西走,全无把柄,能有几个大梅,认定即心即佛到底,不为非心非佛所撼?如果婆心为来来学慈悲,将古人言句说得清清楚楚。

《心灯录》此我昭昭灵灵如日月


或者此义还浅,不能到底,或者皆是正面、侧面、反面还未透彻,或者此是半提,还未全提,或者此可入佛不能入魔,补出来开示学者之不及,而成就后人。今玄沙不但埋没后人不得知此偈之妙,且硬派大士只识得昭昭灵灵。恐玄沙还未望见大士脚跟,云门亦然。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如此偈与天上天下惟吾独尊,真是世尊嫡派,明眼人一见即了,又何必看五灯内这些絮絮叨叨?只要见此我后,保任珍重,自然四通八达。

所谓但得本、莫愁末是也。试问玄沙还有甚话说,此偈还是昭昭灵灵么?后来多少衲僧,一生也不曾有这几句直指开示之语,还扫去此等言句,使后人没下手处,真深可怜悯也。

《心灯录》此我昭昭灵灵如日月


注解:

这篇我主要说一下禅弊吧,特别是‘’对治法‘’的禅病。

这里也说了‘’衲僧家都有好胜之病,不是婆心,意见中见古人误句偈诵,他是正说,我要反说,他是东说,我要西说,他已说得极是,必要驳一驳,以见我不落他窠臼里。‘’

这就是好胜心驱使的对治,最终归为佛慢法慢我慢,根据你的境界呈现不同‘’慢‘’,一定要有觉察。

《心灯录》此我昭昭灵灵如日月


对治法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如实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没有实修实证的人在冲突中尽量不要使用对治法,容易让矛盾升级。

最好是修忍辱无争,随缘消业,因为没有能量转业,做不到境随心转,舞不动金刚宝剑,自身的烦恼习气作祟,就不要再去污染他人。

本身对治法就是禅师用来对治徒弟习气的一种方法,量级角度讲就是师父大徒弟小。

打个比喻吧,就像跳交谊舞的时候,教练引导一个新手,由教练引领着找到节拍,而不是徒弟的手忙脚乱踏不准节拍还企图带着师父满场跑。其实这个时候只需要把自己放心地交给他,让他按照节拍带领自己跳就好了。

《心灯录》此我昭昭灵灵如日月


徒弟惯性地想按自己节拍的时侯,师父对治法就像教练一扯一提,徒弟当下放松顺势就过去了,一下就找到感觉了。放松,慢慢到歇,这才是对治法的目的,不是为了斗争,不是为了好胜,是为了让你找到歇,突破妄念,并非为了大过你。

这里面还是要回到相信,如果不相信,心里抵触,动作就会僵硬,师父也特别费劲,怎么用力都是不得劲的,甚至为了动作的相对统一,师父放弃节奏和美感配合徒弟生硬完成而已,那就不是一个完美舞曲。

如果师父离开一个已经开启的舞蹈又显得他不大度,真是两难。相信和感恩是最基本的的条件,不具备真不能开始教徒弟跳舞,否则难受尴尬了彼此还是轻微的,升级矛盾就不好了。

如果两个人都是熟练的舞者,对治法就是互相纠偏,类似跳街舞,共同舞动,互相配合,各有各的动作,相得益彰,默契和谐。

《心灯录》此我昭昭灵灵如日月


以上都是打比喻,自己领悟,不要着在舞蹈本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