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毕业季,你觉得哪部电影,最值得即将高考的学生看?

Wn影视


《阿甘正传》

影片中最经典的一句话‘人人就像各种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哪种’,对于高中毕业的同学来说,这句话有着很大的激励能力。鼓励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不气馁,更加努力,同时也能够让成绩理想的同学,不骄傲,虚心前行。

再印片中,阿甘从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进入特殊学校,到橄榄球健将,到越战英雄,到虾船船长,到跑遍美国,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躯,到达了许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许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

即将高考的同学虽然年龄上成人了,但是不代表精神上的成人。一个人要奔跑多久,才能跨越岁月,走向成熟。成熟不是年龄的增长,更不是世事的圆滑,如何做到成熟而不世故,用最成熟的心,最纯真的眼去看待这个世界,那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成长。


健身小超


毕业季也叫分手季,我给大家推荐几部爱而不得的好电影吧。

《分手说爱你》2010

豆瓣评分:7.4

关键词:你有几多挽留,换他几番回头

一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侣,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原因而分手……

我以为爱情可以克服一切,谁知道她有时毫无力量。

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

《分手再说我爱你》2015

豆瓣评分:6.5

关键词:遇见现实中的爱情

看来分手之后说爱的人很多嘛!

电影讲述一对结婚十周年的夫妻,决定到瑞士滑雪庆祝。

但在出发前,两人都有了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前度》2010

豆瓣评分:7.1

关键词:贪恋你最后的温柔

恋爱超过一次的人,分了手的人,属于过去的人……

每一次分手都是遇上下一位的机会,每一次错误结合令大家成为“前度”。

可是当男女主又再共处一室,连番斗气却又极具默契,明明关系亲密却又刻意保持距离,二人曾经相爱的证据一一涌现,多年来纠缠累积的思念瞬间爆发……

《分手合约》2013

豆瓣评分:5.7

关键词:分手合约

分手的两人,立下了“5年后若单身就结婚”的合约。

春去秋来,5年之后,到底他们的感情是否还有回旋的余地?

爱情正如最后男主的那道菜,“这道菜不是甜的,

我觉得你的微笑,才是世界上最甜的东西。”

《适合分手的季节》2006

豆瓣评分:7.5

关键词:妻子总是突然间就哭了,情人总是突然间就笑了

雪、雨、阴天、雷声、乌云,影片中的季节变换是个亮点,好像每个季节都很适合分手……

影片借气候的变迁讲述男女的爱情故事,欲语还休的纠结表现得很好。

《前任女友》2005

豆瓣评分:6.0

关键词:荒诞却又典型的美国喜剧

影片的主人公,原本因为肥胖连心爱的女孩都难以表白。

后来因为减肥成功,事业才得以上升,成为了高富帅,抱得美人归……

影片告诉我们——要想谈恋爱,首先要好看。


云边杂货铺y


又是一个毕业季,我觉得这些电影最值得即将高考的学生看!

有一种类型的电影是我们每个人看了都会有所共鸣的电影,那就是青春校园电影,它之所以能够获得大家的喜欢和共鸣,就是因为我们的青春,我们在校园里面的那些事,都是我们经历过的,每次看到这种题材的电影,大多数人都想起自己那时候的美好校园时光,今天就一起来重温几部青春校园的电影,看看你看过几部呢?


第一部:《青春派》,这部电影是小编在看的时候最有共鸣的一部了,当时觉得董子健在剧中演的真的是太好了,在这个奋斗的青春里,谁没有疯狂过呢?年少轻狂就是在那个刚要走进校园的年纪,高中毕业,一个人生大的转折点,我最有感触的就是董子健在复读的那段经历,真的是让小编最有感触了。

第二部:《同桌的你》,这部剧是完全的回忆杀啊,林更新和周冬雨主演的,带着最初的单纯美好走进自己向往的校园,通过一系列生活中的小事,当时遇到的人和发生事,都是让我们无比怀念的。校园时代的浪漫单纯的恋爱,更是我们满满的回忆,所以这部电影还是一部很好看的,很值得重温。

第三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部电影一看电影的名字都是比较悲伤情调的,主演的是杨子姗、赵又廷等人,主要讲的是青春校园的爱情,到头来终将是抵不过现实的冲击,郑微和陈孝正的青春校园的爱情小故事,肯定会引起我们很多人的共鸣,最后的结局,也是很多人都已经经历过的,所以这部有着强烈共鸣的影片,也是很值得重温的。

第四部:《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部剧主要讲的就是在大学校园里,一个男生宿舍的故事,宿舍里的每一个人不同的地方、家庭、性格,然后因为一个宿舍聚集在一起,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满满的兄弟情,这部电影相信很多男生看了会引起自己很多的回忆,也想起了自己大学宿舍的那帮兄弟。

这四部剧都是很值得重温的几部电影,你还最喜欢哪一部青春校园电影呢?毕业季必看的几部,非常不错!


星辰精彩影视


又是一年毕业季,有的人欢天喜地的迎来欢乐假期,有的人忐忑不安的等待考试成绩,而成年人还在忙碌的为生活打拼。

无论是谁,都曾有过难忘的校园生活。

无论是谁,都给自己放一个暑假吧,一起重温下我们当年的青春岁月。

八部高分的校园电影就此献上。

《伯德小姐》7.9分


  • 女孩随家人搬到了加州,在一所新的学校开始了她崭新的高中生活。很快她就结识了好友朱丽,还和一个男孩相互吸引。女孩用谎言来拉近学校知名交际花的距离,但可惜的是,这样并不能换来真正的友谊。

  • 《太坏了》6.8分

  • 为年少时做过的蠢事,尴尬一笑。

赛斯和埃文是一对性格迥异的好友,即将高中毕业之际,却撞上了一幢“桃花运”。

他们受邀来到一个几乎全是漂亮女孩的舞会,当然舞会不光是妹子,还有他俩都比较讨厌的弗盖尔。

三人都寻找到自己心仪的女孩,而一系列巧合之下,三人被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而这个夜晚,也成为他们终身难忘的可怕之夜。

《名扬四海》7.6分

经典电影翻拍。

纽约表演艺术高中引来了一批朝气蓬勃的新生,无论是唱歌、跳舞还是表演,都有可能在这里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

但一系列的严格考核,对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壁花少年》7.9分

你不能一直坐在那儿,把别人的生活看得比自己重要。

查理是个内向而敏感的少年,在经历的各种挫折之后,他更习惯于无言的看着家人和朋友。

幸运的是他有一位开明的老师,和两个开朗的好友,让查理明白了,不能总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你走进来,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

《少年时代》8.5分

这是一部历时12年拍摄的作品,讲述了男孩从6岁到18岁的成长过程。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你不知不觉就度过了整整160分钟的时间。

《死亡诗社》9.0分

明明不是一部悲剧,却莫名的被感动着。

一所刻板的学校,培养着只为考学而读书的孩子们。

这位新来的文学老师,却教会了孩子们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原来世界大有不同。

《历史系男生》8.1分

英国一所男子中学,八个男生正准备着牛津和剑桥的招生考试。教文学的胖叔叔,主张学生通过课本,获取情感上的共鸣。而新来的瘦叔叔则想让孩子能考上牛津、剑桥,而提供更多的协助。

两种教学理念,究竟孰对孰错,或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老师·好》6.7分

中国式教育,仿佛你我都曾置身其中。

一座小城中学,迎来了新一届的高中生。第一次交锋,身经百战的苗老师,就将一个个问题儿童,收拾得服服帖帖。

熊孩子们的搞怪手段,层出不穷,苗老师见招拆招,也只能疲于应付。但在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孩子们懵懂的心也渐渐长大,也读懂了苗老师真实的一面。

八部校园题材的青春电影,致我们最好的时光,哪一部触动到你了呢?


梦兒影视


《毕业生》,这部电影看题目就知道讲的是关于毕业的那些事。《毕业生》根据查尔斯·韦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迈克·尼科尔斯执导,达斯汀·霍夫曼、安妮·班克罗夫特等主演。讲的是毕业生本恩的爱情经历,体现了青年人的成长以及对成年人社会的奋起反抗。每一个毕业生对未来都有点迷茫,不妨看看主人公如何走出迷茫的境地。


追风少女Linr


第一部:《高考1977》

《高考1977》是一部由上海电影集团公司等联合出品,江海洋执导,王学兵、孙海英等演员主演的文艺剧情片。于2009年4月3日全国公映。值得一看,非常具有教育意义。

《高考1977》以30多年前“恢复高考”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叙述了在黑龙江插队落户的一群年轻人如何排除万难赶考,继而改变命运的故事。折射了1977年恢复高考为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

第二部:《全城高考》

《全城高考》影片讲述了一所百年名校的高三九班班主任带领全班同学在高考冲刺的最后阶段中发生的一系列决定学生命运的精彩故事。影片以四个学子在高考前面临的家庭、心态、情感等问题为主线展开故事。

亲情、师生情本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当这些情感在人生困境中展现出来时,它们更多了一份催人泪下的力量。

第三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由九把刀编剧并执导,柴智屏监制,陈妍希、柯震东等主演的青春爱情类电影,于2011年8月19日在中国台湾上映。影片改编自九把刀同名小说,讲述了柯景腾和沈佳宜之间令人唏嘘的爱情故事。

“You are always the apple of my eye.”陈妍希几乎符合书中沈佳宜的所有气质,尽管预告片曾让我失望,但看过电影,嬉皮笑脸的九把刀仍把所有人都带到了那一个只属于自己的青春年少,即使当时是苦涩难过,但是现在回味起来都不会有一丝后悔。此刻,你是否还记得曾经用力追过的Ta?

第四部:《青春派》

影片讲述了男主角居然因失恋导致高考失利,作为“高四生”回校园复读,重新体会了高考、爱情、友情混杂的青春的故事。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发人深省。

也许正像主演董子健说的那样,"这也许是目前为止最接近现实的一部青春片。"不装逼,不矫饰,不假纯,不宣扬。是以为今年最好青春片备选。我猛然想起,似乎高考过后,我的人生中再也没有这么奋力地去追逐某样东西了,最好的青春。

这四部影片可以说是票房口碑双丰收了,就像《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在2012年就收割了7646万票房!可见电影行业收益有多高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收入提高,中国影视市场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市场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影视项目具有退出期短,收益性高等特点,因此成为投资市场眼中的优势性投资项目。


利歌说电影


又是一个毕业季,我觉得值得毕业生看的是“当幸福来敲门”在写这个问题的同时我正是以一个毕业生下身份来写下的答案;身为毕业生的我们,面临着就业恐惧,面临社会压力,正是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引导力量带领着我们不断前行。 这部影片是以坚持不懈的毅力来反抗生活的的不幸,以坚定不移的决心来改变命运的方向的一部家庭生活类影片。现在的我们刚刚回到社会,即将面临着很多的考验。濒临破产的医疗器械推销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艰苦拼搏,奋发向上成为了股市交易员,最后成为知名的成功人士。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刻苦精神。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不管在生活面前,我们有多少卑微,也要乐观面对这一切,坚持到最后,终会等到幸福来…


友钱电影


几天前就刷到这个问题了。

当时就想,肯定会有一大堆人推荐《心灵捕手》《死亡诗社》《当幸福来敲门》《三傻大闹宝莱坞》之类的。

果不其然。

吐个槽,看过来看过去,知乎的电影推荐类的问题……可以概括为的豆瓣top250的各种选本。与其在一大堆同质化严重的回答里翻寻,还不如把豆瓣top250看一遍……

接下来是正文。

其他的回答我看了个七七八八(是得有多闲),除了极少数如《青春派》以外,都是很好的电影。

像《当幸福来敲门》《心灵捕手》《死亡诗社》《卡特教练》这些,都值得一看,还和我高中英语老师推荐的……如出一辙。我不负责任的说,大家大可以放心看,哪怕只是静下心来听两三个小时的英语原声都有好处。

另外我还看到一位答主提到了《高三》那部纪录片,虽然说可能离今天的高中生比较远(北京奥运会之前的),但我还是想再推荐一次。说实在的,好的纪录片比现实主义电影带来的冲击力更强,希望看到我这个回答的人能去看一遍。

说真的,我看《高三》的时候,有种非常罕见的共鸣感,那好像不仅仅是他们的高三,好像也是我的高三,好像是

另外还提一部美国电影。

《超脱》。

虽然说酒精、毒品、暴力和性不是我们高中生活的主题,但这些东西背后的内核和我们的高中面对的东西如出一辙——无知,迷茫,终日碌碌却又无所事事。

这电影也同样引起了我的共鸣。甚至让我思考了起来:我想在学校学什么,我能在学校学什么,我在学校学了什么,走出学校之后又会变成什么。电影给不了人答案,倒也能引起人的思考。

PS:我提的电影,高三时一部都没有看过。反正我是没心情在学的想吐的时候还看慢节奏说教式的电影「狗头」

我高三时看的最多的是哆啦A梦,漫威,周星驰


有鱼张讲电影


您好!小毒爱看剧,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每年6月至7月,毕业季都是绕不开的话题。自2011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上映,青春电影成为一股风潮,延续至今。

相关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1)、[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13)、[同桌的你](2014)、[匆匆那年](2014)、[谁的青春不迷茫](2016)、[壁花少年](2012)、[歌舞青春3:毕业季](2008)

30岁时,你因某次不和谐的性生活开始怀念高考结束后抛起所有课本试卷的夏天。

40岁时,你一摸脑袋满手油,开始怀念在“毕业了”的呐喊声中扔出学士帽的夏天。

▲[同桌的你]中,毕业扔帽子的瞬间

吕克·贝松说:电影不是济世良药,只是一片阿司匹林。

毕业季在这片阿司匹林里得到保鲜,像听装的冰镇饮料,你拿起一罐“哧”一声打开,所有的时光都溜走,像那些疯狂逃离的碳酸气泡。

所以,毕业季的主题是怀旧。

怀旧,病理学用语,指包含沮丧、抑郁,甚至倾向自毁等情绪的疾病。

▲[我的少女时代]中的游戏机▲[壁花少年]中的卡带、唱片和舞会

但不要误会,毕业季不是怀念这些事物,而是怀念这些事物所带来的那份再也尝不到的感觉。

旱冰场、大排档、红灯区,压操场时听的《南山南》,明明住6个人却只有4个网口的宿舍,用尽心机搜集的各种以学校抬头的办公用品发票。

▲[同桌的你]中的男生宿舍和军训场景

除去怀旧的主题,毕业季还有三大特点:校招、失恋、散伙饭。

失恋时你毫无保留地释放自己,天台长啸,后山裸奔,每一口饭都吃得像最后一顿。

毕业季,就是把这段青春关在走廊尽头的储物间,轻声落下的那把锁。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几个即将毕业的好友在天台感慨

说到底,是怀念那个只要有北冰洋袋淋和卫龙就无比满足的自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人潮涌动的校招场

到了散伙饭环节,你们集体喝大酒抱头痛哭,说是哭即将异地而不得不分手,哭见一面少一面的朋友。

其实,你是哭学校宿舍800块一年,通州的房价已经从1万飙到4万;哭这一秒穿白T牛仔还干干净净讨人喜欢,下一秒蹬复古皮鞋穿潮流西装递简历仍被拒之门外。▲[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大家在毕业季的散伙饭上痛哭流涕

到这里,毕业季终,你拿了把尤克里里唱老狼的《同桌的你》,企图让谁为没能和你在一起而哭得不能自已,结果唱到“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起高了,“你”字没唱上去还破了音。

于是,那一年的散伙饭氛围极好,你荣获全系最佳小品称号。

——增订——

1912年,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毕业生首次将帽子扔上天。

从此,“扔帽子”成了高校毕业传统。

除了这条雷打不动的规则,很多高校都保留着建校以来流传下来的独特的毕业风俗。

▲卫斯理女子学院为毕业生举办滚环大赛,该传统已有一个世纪之久

小毒爱看剧


你好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每年6月至7月,毕业季都是绕不开的话题。自2011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上映,青春电影成为一股风潮,延续至今。

1.相关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1)、[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13)、[同桌的你](2014)、[匆匆那年](2014)、[谁的青春不迷茫](2016)、[壁花少年](2012)、[歌舞青春3:毕业季](2008)

30岁时,你因某次不和谐的性生活开始怀念高考结束后抛起所有课本试卷的夏天。

40岁时,你一摸脑袋满手油,开始怀念在“毕业了”的呐喊声中扔出学士帽的夏天。

2.[同桌的你]中,毕业扔帽子的瞬间

吕克·贝松说:电影不是济世良药,只是一片阿司匹林。

毕业季在这片阿司匹林里得到保鲜,像听装的冰镇饮料,你拿起一罐“哧”一声打开,所有的时光都溜走,像那些疯狂逃离的碳酸气泡。

所以,毕业季的主题是怀旧。

怀旧,病理学用语,指包含沮丧、抑郁,甚至倾向自毁等情绪的疾病。

3.[我的少女时代]中的游戏机
4.[同桌的你]里的发条青蛙
5.[同桌的你]中的男生宿舍和军训场景

除去怀旧的主题,毕业季还有三大特点:校招、失恋、散伙饭。

失恋时你毫无保留地释放自己,天台长啸,后山裸奔,每一口饭都吃得像最后一顿。

毕业季,就是把这段青春关在走廊尽头的储物间,轻声落下的那把锁。

总结0[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大家在毕业季的散伙饭上痛哭流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