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受骗,一世的耿耿于怀

一次受骗,一世的耿耿于怀


我曾在2017年10月6日的《老杜梦画》,写过一篇齐白石励志的性福生活,但他都是明媒正娶,从未搞过破鞋。昨天又写了白石老人的抠门人生,但他从来未欺骗过他人,毕生正正派派。就这么一个伟大的艺术巨匠,却被人骗过。


打开《齐白石年表》,1936年只有这样一段记载:“1936年(民国二十四岁)乙亥74岁。应友人之邀游四川,5月,游重庆、成都,9月初回到北平。”齐白石的受骗就要从他游四川和邀请他的“友人”说起。


这位“友人”可是个大人物,他叫王缵绪,字治易,四川西充人,早在中学时代就与刘湘、杨森是同学,在四川陆军速成学堂炮科毕业后的戎马生涯中,从连长一路做到了军长,抗战初担任四川省主席,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集团军总司令。


王缵绪比齐白石小12岁,虽然是威震一方的军阀,江湖中有“王老乱”之名。但毕竟是秀才出生,素有丹青之好,特别仰慕齐白石的书画篆刻。经齐白石学生姚石倩的介绍,他联系上了齐白石,在书信中向白石老人提出,要重金求画求印,这当然让白石老人很心动。同时邀请白石老人到四川来玩玩,承诺将支付3000元大洋。这书信的一来二往中,齐白石也觉得王缵绪为人大气,值得深交,于是在1936年动身,前往四川。


齐白石到访,因为是王缵绪的邀请,那肯定是四川省的一件大事。王治易率当地名流亲自迎接,将白石老人安排在自己府邸下榻,在接待上给予了最高规格的待遇。只要齐白石出门,他都全程陪同,当地的报章也是全程跟踪式的报道。但齐白石并未因此而融入在吃喝玩乐中,依然保持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参加应酬,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王府中作画治印。


就在齐白石临走前的8月24日,他一下子懵了,愤慨地在日记中写道:竟然像打发乞丐一样用四百块“感谢”老夫我近半年的劳苦,当初说好的给我三千块影子都没见到,真不是个家伙呀!


当然,齐白石也只能打碎门牙往肚子里咽。在回家的路上,越想越气,将日记和诗稿中有王缵绪名字的全部涂抹掉。虽然在日记和诗稿中不再有王缵绪的名字,但在齐白石的心里从来没有抹去过,每每想起此事,仍然咬牙切齿,对王缵绪是恨之入骨,终其一生都没能释怀。1946年9月9日,齐白石游四川第十个年头,他还在《蜀游杂记》挥笔写道:“丙戌秋,明日中秋,偶捡旧书,见此本子,也伴我历游四川,仍作记事用。老年人善忘,有一小事,必须记之。八十六岁。”


顺便说说王缵绪的后事,1949年12月25日王缵绪率部起义,促使四川和平解放。他把部队和武器全部移交给贺龙、李井泉为首的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他本人则在人民政府中担任川西文物保管委员会副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参事,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四川省政协委员。到了1957年,他看看身边很多好友都被打成了右派,于是,王缵绪借往重庆治牙为名,同雷绍丞一起偷偷地去了深圳。11月15日趁夜偷渡香港,结果被解放军边防部队抓了,押回成都。1960年11月王缵绪狱中抗议,绝食身亡。享年75岁。


一次受骗,一世的耿耿于怀


题图是杜建成的毛笔字,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一次受骗,一世的耿耿于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