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分析秦、赵“长平之战”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

一说到赵括,许多人都会说,该人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典型教材,从战国的长平大战到今天,他足足被人们冤枉了2000多年,也被人们讥讽了2000多年,被人们嘲笑了2000多多年,这是极为不公平的,尤其是对一个抵死保卫自己祖国的忠勇军人。

战国转折性的大战――在壮阔、血腥的长平之战,赵军统帅赵括究竟犯了那些错误,对于那可怜的40万冤魂中,赵括又究竟该负什么责任呢?

深刻分析秦、赵“长平之战”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


长平之战一开始,赵军就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造成这种错误的人正是上将军廉颇。战国时代,由于赵国的战略环境和地理环境所决定,赵国的军队擅长的是野战或者说擅长进攻,最差的就是防守作战,赵国最厉害的就是战场突击力量,比如弓箭兵、轻步兵、骑兵等,所以才在对匈奴和胡人中屡建奇功。

深刻分析秦、赵“长平之战”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


长平之战中秦国最擅长的是什么呢?!是步兵和防守,虽然秦国有地理地形的优势,但是数百年来东方六国攻入秦国本土的次数,有几次呢?!这就充分说明了问题。可以说赵军一开始就犯下了最大的战略性错误。尤其,在对垒中后期,秦军逐渐找到了对付赵军的骑兵的方法后,即步步为营,以壕沟、弩兵封锁的战术,赵军已经说彻底的丧失了战场中唯一的一点优势。

深刻分析秦、赵“长平之战”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


然而,长平大战一开始,由于数战不利,赵军统帅廉颇就主动坚守,以图与秦军拼消耗,让秦军知难而退,但是谁也没预料到,秦军是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干就是14个月,长平大战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也就是由突发的战役决战,演变成了双方有意识的战略决战和战略消耗战。也不知道当时的赵国统帅是如何想的,至少可以说赵军犯下了第二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深刻分析秦、赵“长平之战”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


赵军犯的第三个错误就是中了秦军的离间之计,听信秦军细作的蛊惑之言。说赵括用兵如神,如孙武转世等等,临阵换下了廉颇。赵括跟廉颇是两种不同风格的将领,排兵布阵完全不一样,这才导致以上两个错误的产生也导致整个战役的失败。

小编以为决定一场大型战役的成败,有很多种因素,把失败的责任完全推给一个人是不合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