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是清朝的一种封爵制度

所谓“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代的封爵制度。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的说法自乾隆时期才有,是后世之人对他们的尊称,而非入关之时即已具备。八王得以入世袭罔替之列,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曲折历史。

努尔哈赤时期,视八旗为私产,以嫡出子孙如代善、皇太极、多尔衮、岳托、豪格等分领各旗,其弟舒尔哈齐之子阿敏、济尔哈朗也先后领有一旗,称为大贝勒、和硕贝勒、旗主贝勒等。贝勒即“王”的意思,当时,封爵制度尚未定型,贝勒称呼、待遇也尚不明确和统一。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1636年皇太极登基称帝,建国号为大清,开始正式颁行封爵制度。时年4月,皇太极下旨分叙诸兄弟子侄军功,册封大贝勒代善为和硕礼亲王,贝勒济尔哈朗为和硕郑亲王,墨尔根戴青贝勒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额尔克楚虎尔贝勒多铎为和硕豫亲王,贝勒豪格为和硕肃亲王,岳托为和硕成亲王(后坐事降为贝勒,崇德四年去世,追封克勤郡王),阿济格为多罗武英郡王,杜度为多罗安平贝勒,阿巴泰为多罗饶余贝勒。(《清太宗实录》卷二十八,天聪十年四月丁酉)这次分封有亲王、郡王7人,贝勒2人。另外,代善第三子萨哈廉原为贝勒,此前一直卧病,当时未能封王。就在皇太极分封诸王后一个月有余,萨哈廉病逝,皇太极前往祭奠,“入哭者四,悲恸不已”,随后追封他为颖亲王。此次分封基本奠定了后来所谓“八大铁帽子王”的基础。

顺治元年(1644)十月,顺治帝登基,册封多尔衮、济尔哈朗辅政叔王,复豪格亲王爵位,册封先前坐事降级为郡王的阿济格和多铎为亲王,封岳托之子、多罗贝勒罗洛宏为多罗衍禧郡王,封皇太极第五子硕塞为多罗承泽郡王。这次分封中新增加的是硕塞,顺治八年又以军功被晋封亲王。硕塞死后,其爵位由子博果铎承袭,改称庄亲王。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乾隆四十三年(1778),借为睿亲王多尔衮平反之机会,乾隆皇帝恢复诸王最初封号,并将爵位世袭罔替的制度明确颁行。

乾隆此次恢复清初诸王爵位名号的原则,一是凡有爵位名称变迁者,以各王去世时的爵位名号为准;二是后世子孙偶有错误以致降爵者,仍恢复原来爵位;三是凡生前犯谋逆一类的严重错误而被削爵、降爵、处死者,或后人因严重错误被削爵、黜宗室者,不再恢复。

也就是说在乾隆之前,各“铁帽子王”的爵位或降或削,并没有同时存在过。直到乾隆帝给他们厘清世系,恢复爵位名号,清初八大宗室王爵世袭罔替之制终于明确,“八大铁帽子王” 的俗称也才终于形成。

铁帽子王和其他亲王相比,享有的特权——一是“世袭罔替”,隔代不降爵;二是俸禄优厚,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三是赐予世袭罔替王府,又叫铁帽子王府。

清代共有12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这八位同时还有配享太庙的殊荣,另外四位属于恩封,他们是清代中后期在稳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

清初开国八位铁帽子王有六位和硕亲王和两位多罗郡王:

和硕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次子

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六子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十四子

和硕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十五子

和硕肃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

和硕承泽亲王(后改为和硕庄亲王):硕塞,皇太极五子

多罗克勤郡王:岳托,努尔哈赤之孙代善长子

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努尔哈赤次子代善三子萨哈璘次子

清朝中后期所恩封的四位铁帽子王:

和硕怡亲王:胤祥,康熙帝十三子

和硕恭亲王:奕訢,道光帝六子

和硕醇亲王:奕譞,道光帝七子

和硕庆亲王:奕劻,乾隆帝十七子永璘六子绵性长子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礼亲王代善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礼亲王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为清初“四大贝勒”之一,他随清太祖征战四方作战英勇,被称为“古英巴鲁图”。清太祖死后,代善与其子岳托拥皇太极即位,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晋封和硕礼亲王。皇太极死后,代善又与睿亲王多尔衮主持立福临为帝。代善于顺治五年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礼亲王世爵共传10世,12人袭爵,2人被夺爵。

礼亲王府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皇城根南街西侧(被保护不对外开放)

郑亲王济尔哈朗

郑亲王济尔哈朗是清太祖的侄子(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六子),也是唯一非帝王直系子孙。顺治初年与多尔衮同为摄政王,顺治十二年去世,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郑亲王世爵共传10世,17王。其中5人被夺爵。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郑亲王府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现为国家教育部址)

睿亲王多尔衮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睿亲王多尔衮因作战智勇双全,赐号“墨尔根代青”(聪明的统帅),崇德元年封为睿亲王。皇太极死后,与礼亲王代善共立太宗之子福临即位,被顺治称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出猎时死于喀剌城(今河北省卢龙县),年仅39岁。乾隆四十三年追谥其为睿忠亲王,配享太庙。睿亲王世爵共传11世,除去追封的,共8王。睿亲王府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睿亲王府共有两处:一处在北京市东华门大街迤南普渡寺一带,一处北京市外交部街。前者是睿亲王进北京后的住所,后者则是乾隆年间恢复睿亲王世爵后的新府。

豫亲王多铎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豫亲王多铎是睿亲王多尔衮同胞幼弟,崇德元年封豫亲王。清军入关后,他率领军队攻克南京,南明弘光帝出降。顺治六年因天花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豫亲王世爵共传9世,13王,其中2人被夺爵。

豫亲王府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东口(今协和医院)

肃亲王豪格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肃亲王豪格因功于崇德元年封肃亲王,后因皇太极死后的皇位之争与多尔衮不和,顺治元年被夺爵,顺治五年被拘禁死于狱中。顺治八年世祖亲政,为长兄昭雪,恢复原封谥肃武亲王。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肃亲王世爵共传9世,10王。

肃亲王府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南船板胡同内 (现原王府部分为北京袜厂使用,东部为居民住宅)

庄亲王硕塞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硕塞是皇太极第五子,曾与多铎共同在河南攻击李自成,又随军攻破南京,俘虏明弘光皇帝朱由崧。顺治十一年硕塞死,其子袭爵改号庄亲王。庄亲王一支共传8世,11王,其中2人被夺爵。

庄亲王府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太平仓胡同路北(如今,庄亲王府的位置已是楼房林立,仅有新疆土尔扈特郡王帕勒塔的小楼硕果仅存)

克勤郡王岳托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岳托是礼亲王代善的长子,自幼随父祖征战,太宗崇德元年封为成亲王,但性格狂妄傲慢,两度被降为贝子,太宗两次免其死罪。崇德三年,岳托病逝军中。诏封克勤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诏享太庙。克勤郡王世爵共传13世,17王,其中3人被夺爵。

克勤郡王府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原石驸马大街)西口路北(现为市重点保护单位,不对外开放)

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勒克德浑的父亲为代善第三子萨哈璘,萨哈璘兼通满、汉、蒙古三种文字,屡建战功,崇德年间病死,追封颖亲王,勒克德浑是其第三子。顺治五年封顺承郡王,顺治九年去世。顺承郡王世爵共传10世,15王,其中3人被夺爵。

顺承郡王府(原颖亲王府)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地址:(新)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公园东侧(现已改为酒店)

   (旧)北京市西城区旧赵登禹路32号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首位怡亲王为康熙皇帝第13子允祥

允祥是圣祖玄烨第十三子。雍亲王胤禛即位后,即封其为和硕怡亲王,雍正八年去世。乾隆年间,定怡亲王爵世袭罔替。怡亲王世爵共传8世,9王。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首位恭亲王为道光皇帝第6子奕訢

奕訢为道光第六子,咸丰即位后即封其为恭亲王。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得到了奕訢的大力支持配合。两宫垂帘听政任命他为议政王,后赐其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同治七年以后遭忌不再参与朝政。光绪二十四年奕訢病逝。恭亲王世爵共传3世,2王。(如包括满洲国封的毓嶦则为3王)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首位醇亲王为道光皇帝第7子奕譞

奕譞是道光第七子,咸丰年被封为醇郡王,其福晋是慈禧胞妹叶赫那拉氏。同治十一年晋封为醇亲王。同治死后无嗣,其子载湉(叶赫那拉氏之子)即位,改元光绪,醇亲王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光绪十六年奕譞过世,其子载沣袭爵。

清朝入关后,在北京,有多少铁帽子王

首位庆亲王为乾隆皇帝17子嫡孙奕劻

奕劻是乾隆十七子永璘的嫡孙,也是最后一位被封为世袭罔替的亲王。光绪十年,被封庆郡王。慈禧60大寿时封为亲王,慈禧死后载沣掌政,为缓和亲贵之争赐其王爵世袭。奕劻贪财在晚清无人可与其匹敌,堪称“晚清第一贪”。1918年病死,其王爵只有一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