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讓每滴水都奔向幸福的河湖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 題:世界水日:讓每滴水都奔向幸福的河湖

新華社記者胡璐

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屆世界水日,今年我國的主題是堅持節水優先,建設幸福河湖。這提醒人們要節約用水,加強水資源保護,走人水和諧的綠色發展道路。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我國通過大規模的水利工程建設來疏導水流、蓄積調配水量,推進南水北調等大型調水工程構建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網格局,推動區域經濟健康發展。近年來更是多措並舉實施水生態治理修復,取得明顯成效,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持續提升,華北部分地區地下水水位實現止跌回升。但隨著經濟社會不斷髮展,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汙染等新問題突出,水安全形勢嚴峻。

河湖健康,人民才會幸福。讓每滴水都奔向幸福的河湖,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新要求,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讓每滴水都奔向幸福的河湖,要繼續節約用水。節約用水是水資源利用、保護、配置、調度的前提,要牢固樹立節約用水就是保護生態、保護水源就是保護家園的意識,珍視水龍頭裡的每一滴水。建立覆蓋各行業、各領域的節水標準定額體系,實行完備的節水評價制度,研發先進節水技術,加快建立反映市場供求、水資源稀缺程度和供水成本的水價形成機制,用制度引導愛護水、節約水成為全社會的良好風尚和自覺行動。

讓每滴水都奔向幸福的河湖,要堅持“以水而定”,促進經濟社會“量水而行”。水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服從於經濟增長的廉價資源。過去之所以造成水資源過度開發利用,根本上就是沒有以水定需,而是以需定水。要看到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防止和糾正過度開發水資源、無序取用水等行為,倒逼發展規模、發展結構、發展佈局優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

讓每滴水都奔向幸福的河湖,要讓每條河、每個湖都造福人民。要完善防洪減災工程體系,提高江河洪水的監測預報和科學調控水平,全面提升水旱災害綜合防治能力。要尊重規律、保護自然,把河流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統籌做好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受損江河湖泊治理等工作,促進河流生態系統健康。還要進一步加大對江河湖泊的監管力度,努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建設美麗河湖,打造人民群眾的幸福家園。

讓每滴水都奔向幸福的河湖,讓人水和諧能一直流淌盪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