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组织共同进步,实现内部团结,最终达成双赢局面

你有没有见过这种情况?

有领导开会要进行票选议程,但通常都是只叫那些赞同这个提案的人员参会,而那些反对者,根本就接不到开会的通知。

所以会议一般都是全票通过提案,但这也让那些反对者们对这项提案由内心产生一种抗拒,就会导致看似全票通过的高提议,但缺乏民主。

如何与组织共同进步,实现内部团结,最终达成双赢局面

对公司而言,这样片面通过的提案很大程度上对公司的经营有着十分不利的弊端;

而对个人来说,那些没开会的人,他们会产生负面情绪,对他们日后工作和成长都埋下了隐患,也使组织更加地不团结。

01、公司内部的不团结,很有可能会给组织“埋下隐患”,给员工的发展铐上“枷锁”。

如何与组织共同进步,实现内部团结,最终达成双赢局面

对组织而言:

①使各方协作能力下降。

这种领导片面决策的方式很大可能会导致员工各方面无法正常协调,失去团结性。大家要么是有力不使劲,要么是使不出来。因为一部分员工他们想的是明明是一场民主决策,为什么都不问一下我的意见。这会导致员工产生消极的情绪。

我认识一个创业的朋友就犯过这样的错误,他们一共是四个人,有一个出资大的人想到一个推广的好办法,就跟其他两人说了,但忽视了另外一个出资最小的人。结果他们三个觉得行,就在没经过出资小的那个人同意的前提下拍板决定了。但最后出资小的那个人觉得自己被歧视了,后来也就引发了大量的摩擦、生气。

②容易产生不信任和误解。

组织不团结其实有一个很大的表现就是,我只听领导有没有通知,别的我不听。因为领导才是决策者,我跟你同级,为什么要听你的。

这样就会让团队产生大量的不信任和误解,比如说小王有个测试很久的产品推广方案,想让你在下次推广时实际测验一下。但如果你之前对他有意见,用领导已经决定了方案的话语来搪塞他,那么小王就会觉得你不信任他,或是误解了他的核心观点,这就会导致你们两的冲突和矛盾激化。

如何与组织共同进步,实现内部团结,最终达成双赢局面

对个人而言:

①个人对同事和公司产生不好的印象。

如果一个员工不喜欢公司和其他同事的话,那他会在日常工作的时候不刻意地表现出来。这是没法避免的,会让你与同事关系更加糟糕,就好比你不喜欢一个人,那么对方没跟你聊几句就会感受到这一点,掩盖不住的。

我之前所在的公司就有一个同事,本来上班时间是早上9点到下午6点,但是部门领导不知道听到谁的建议,非要把早上和下午的时间提早一小时,变成早上8点,到下午5点。但是那个同事离家有些远,本来经常全勤的他,有时候一个月能迟到四五次,也挨了几回批评,扣了工资,这也让他对很多同事心怀恶意,总感觉是因为同事的提议才导致他扣工资挨批的,并且明显察觉到他对公司的抱怨多了许多。

②对自身成长不利。

每个人到公司上班,除了赚钱生活外,肯定还想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毕竟这样才能在未来升职加薪,也才能在跳槽时“卖个好价钱”。

如果他心怀抱怨的话,对自己能力的提升和成长肯定是有着特别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许让他持续堕落,不思进取,从而浪费掉大把的时间。

所以说,及时解决组织不团结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02、那么问题来了,组织如何才能更好地团结呢?

每个组织其实最害怕的就是员工内部的不团结,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不仅在说打仗,组织也很适用这一点。如果一个组织内部员工总之互相针对,无法形成一股绳一样的团结力,那肯定不利于组织的长期发展。

如何与组织共同进步,实现内部团结,最终达成双赢局面

①运用“结构化决策”流程,打造组织团结力量。

我们应该这样想想,如果组织内的成员对一个提议有着许多不同看法的话,或许可以把这些看法都认为是我们这个团队的观点。这样的好处就在于观点就从个人层面跑到团队整体层面。彼此之间的敌意也会降低。

就好比一群人坐在办公室讨论一个关于销售策略的议题。小王说应该按照A计划,但小李却说B方略更为可靠,之后小张又说C策略经过其他公司实践证明可行,就这样闹得不可开交。但如果我们这样想一下,不管是A计划、B方略和C策略,这都是我们团队拥有的观点,而不是个人的观点。这样子矛盾立马就会被化解,他们也就都会聚集到一条战线上讨论问题了。

接下来就要允许测试,鼓励发言。有问题就直接说出来,让所有人都参加到讨论中来,这样也就不会有人被冷落,组织内的团结氛围也就会更好。

②改变自己对一件事情的思维框架。

在职场上,很多人都会把参加面试当做是去上战场,把创业当做一场冒险,甚至把感情也当做一场交易。这都是不对的,但很多人都这样想了。这种思维的框架导致我们很难与对方合作。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种思维框架,本能地与很多事情形成对立观,就好比我们与他人争执,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并且情绪化地全盘否定对方,与其彻底产生对立。

这其实会让同事之间愈发地产生裂痕,无法团结。

而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我们要往前迈一步,自己改善框架。把自己理解为:我有很多数据和经验,但是我不是全能的,我也需要听一下别人的想法。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这样从自身客观找问题,那么组织内部的团结就会变得很容易了。

③运用好“责任阶梯”这个工具,凡事不是只有两面性。

如何与组织共同进步,实现内部团结,最终达成双赢局面

我们很多人遇到难题时,通常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请教他人帮自己做好,另一个是自己蒙头琢磨。其实这就犯了责任阶梯的陷阱。

责任阶梯是一本名叫《责任病毒》中所提出的概念。简单来说责任阶梯所强调就是6种询问对方的方法。

这六种分别是:

第六级,把问题完全交给别人,自己不管了

第五级:请对方解决问题,自己在旁边观看和学习

第四级:向对方描述问题,并且让对方指点、建议

第三级:向对方提出想法,并让老板帮你选择

第二级:向对方提出想法以及提出自己建议的方法,让别人感觉怎么样

第一级:考虑各个选项并作出决定,最后只是通知一下对方

而我们在遇到难题时通常都是要么用第一级,要么用第六级。很少在1到5级里面选择,这也就导致了一些不愉快。

就比如说我有个事情不会做,我问同事,想让同事帮我完成,如果同事帮我的话,那他的任务就变多了;如果拒绝我的话,我就要自己琢磨并且对他有些不满。这其实都是不团结的一些症状,都是不好的。

所以我们要充分地利用上述二级到五级之间的方法,两个人合力解决一件事,不仅能够加强你们之间的友谊,还能让公司内部有着更好的氛围和团结力。

03、个人如何在组织中获得最大利益,与组织共同进步。

那么,说完了组织如何才能团结后,我们个人当然要在组织的友好氛围中获得进步,下面我主要来谈一谈个人如何在组织的良好的氛围中获得最大收益,从而与组织共同进步。

①打造自己的“护城河”,拓宽职业道路。

如何与组织共同进步,实现内部团结,最终达成双赢局面

“护城河”一词是由股神巴菲特提出的,主要说的是一个企业要有自己的王牌产品,不管发生什么变革,都要无法被颠覆,这就是有着“护城河”的企业。

而我认为,护城河的概念不光可以用在企业身上,还可以用在职场的个人层面。我们职场中的每个人,肯定都在努力地向前走。所以说,如果只是按照标准的步伐,你很难建立自己的护城河,你只有超速,才能与别人的距离越拉远大,时间也就会是你的朋友。

如果我们有幸可以在一个足够团结的企业中工作,那我们就会有很多发展的机会。因为一个团结的企业,经理和同事一定是开明的,你如果有问题就一定要大胆地去问,在这种环境中,你的试错成本很低。所以一定要把握这些提升能力的机会。

而且也只有你通过一系列措施努力让自己的能力得以提升,你才能够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护城河,到那时你的职业道路就会越走越宽。

②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如何与组织共同进步,实现内部团结,最终达成双赢局面

记得在上学期间我就有着每天早起背单词的习惯,同学们都说我毅力很强,但我真的没感到早起背单词是一种负担,所以英语成绩一直都在班里数一数二。

而工作后,我也同样有着在地铁上听书、在工作中记录问题的习惯,我一直都认为自助者天助,越努力越幸运。所以也就一直保持着持续精进。

我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很多人都会高估一年的坚持,而低估十年的改变。

所以呢,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可以让你在时间的推进中逐步提高你的能力,让你变得在公司不可被取代。无独有偶,这也正好也有利于我们打造自己的“护城河”。所以说,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是特别重要的。

04、结语。

每个团队和组织都需要一个团结的氛围和环境,只有这样公司也才能走得更远。但是对于个人层面而言,在组织良好的状态下,其实就是个人努力精进的好机会,一些机遇更是可遇不可求。

我们只有努力地打造属于自己的“护城河”,并且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也才能为组织作出一个好榜样,让组织更加团结、互助,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