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门曾明确要求,小学三年级以下不得布置家庭作业,有些家长却要求老师布置,你怎么看?

程俊谈教育


首先纠正下这个问题的说法,教育部门从来没有规定过小学三年级以下不得布置家庭作业,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说法是,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但这决不等于不得布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包括书面和口头两种,可以布置阅读、背诵的作业。

首先,一二年级是写字习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只靠在学校老师的训练,是达不到要求的。在家里,家长可自行购买练习册帮助孩子练习书写,家、校共同训练学生的良好习惯。

其次,小学一年级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

1、阅读习惯。阅读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层次,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读写不分家,在中国传统教育模式里,写的怎样最能代表一个学生学习好坏。

2、朗读习惯。语文与英语都大声的朗读出来。阅读是视觉强化,朗读是视觉和听觉都强化。

3、准备习惯。让孩子每天自己准备第二天的学习用品及书籍,并收拾好自己的书桌。这是养成孩子独立和条理性的好机会。

4、预习、复习、检查习惯。预习,就是让学生在老师未教新知识前提前自学。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或经验来自学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动用已有的知识储备或经验来理解新知识。复习是让学生在一天的学习结束后先将当天的知识进行梳理、消化、巩固,理清识脉络清晰明了后再下笔做家庭作业。

5、练习提高专注力,听讲习惯。美国心理学家把注意力作为一种力进行量化测定,发现小学生只有15个单位的注意力,这点注意力仅够支撑孩子聚精会神听20分钟课、抄写15分钟生字、背8分钟单词。所以,我们家长需要有计划的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逐步提高,孩子专注力时间,这样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能够更长时间的集中。

6、独立思考习惯。让孩子摆脱依赖思想,孩子遇到困难家长不要急于帮忙解决,要多鼓励孩子通过自己地思考去完成,孩子也能感受到自己通过努力解决难题后的成就感,从而对自己更加有信心。

7、表达习惯。让学生养成正确、有序、说完整话的好习惯。无论哪种情况都要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然后强调语句完整,条理清晰,连贯流畅。

8、书写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包括坐姿、执笔姿势正确,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作业本整洁。

9、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固定每天写作业的时间,不完成作业不能玩。让孩子生成时间概念,能逐渐合理分配时间,管理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