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抑鬱症,請不要接受要控制情緒的建議

控制情緒的作用通常被我們過分的誇大了,特別是對於有抑鬱症的朋友,心理醫生會建議要控制情緒,而這點在我看來完全是錯誤的。

情緒一般會和非理性糾纏在一起,而理性又是我們大多數認可的作為人的特殊標誌。

人是有理性的動物,這就是屬加種差的方法對“人”的定義,所以我們傾向於擁有理性而排斥非理性。

如果你有抑鬱症,請不要接受要控制情緒的建議

控制情緒就是一項理性和非理性結合起來的活動,而且活動的一開始,情緒佔據主導地位,位居第二的理性卻並不滿意,處心積慮的想要上位,於是控制情緒這件活動大多數是指壓抑情緒,而不是合理有效的發洩情緒。

另外,相比於積極情緒,消極情緒更容易對人產生消極的影響,所以控制情緒往往也是針對消極情緒。

還有一個要控制情緒的重要原因是我們並沒有意識的那些引起情緒的原因,通常我們說自己莫名其妙的生氣和情緒低落,也只不過是前期引起情緒的事情太過常見而被忽略,但這種莫名其妙的感覺卻讓理性感到不安:我有情緒了,卻找不到原因?

如果你有抑鬱症,請不要接受要控制情緒的建議

對於那些明確知道原因的情緒,理性有了自己的藉口,即使情緒表達出來造成了不好的結果,情緒主體也不會過於自責愧疚或恐懼,比如女性通常以自己無法避免的生理期來為自己的暴脾氣尋求合理的解釋和庇護。

我們說要控制情緒,是因為我們想到這些情緒發洩出來會造成不好的後果,即使這些後果是可能的,還未發生的,但我們依舊以理性為準繩,對沒有發生的做出預測和預防,而非理性總是瞄準對已經發生的做出反應。

就有抑鬱症的人而言,引起情緒的原因是痛苦的,控制情緒意味著否定主體意志,也是痛苦的。人類對未知事物有著本能的恐懼,使得大多數原因不明顯或者原因明顯而沒能意識到而引起的情緒變得合理。

所以控制情緒對抑鬱症的人來說,並不是一件重要的非做不可的事,相反合理引導發洩消極情緒,積極發現樂觀情緒,順藤摸瓜的找到產生情緒的原因,倒是一件順其自然的事情。

如果你有抑鬱症,請不要接受要控制情緒的建議

分開來說,合理引導發洩消極情緒和積極發現樂觀情緒,是相輔相成的。

一個人在獨處的環境中,想起一件開心事會心一笑,和想起一件傷心事默默流淚,後者影響的時間遠遠超過前者的兩倍,原因在於我們的意識對痛苦的事情記憶深刻,持續的時間也長,而快樂的事很快就會在意識中消失。

所以抑鬱的人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卻選擇性的忽視積極的情緒。

不過這對發現產生情緒的原因是有好處的,因為他們總是專注於引起情緒低落的事件中,所以越是抑鬱,就越要發洩消極情緒和發現積極情緒。

對於消極情緒的發洩,需要合理引導,而不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你要控制情緒!!!”。“控制”這個詞總是在迷惑性的讓我們做出適得其反的行為,但我們始終熱衷它,因為“控制”代表的是理性,“情緒”代表的是非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