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一线和二线城市房价,差距会越来越大吗?

赵杰


结论: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并不会出现这种结果,大的基调仍然是房住不炒。

影响房价的因素有“政策,土地供应,人口数量”,现阶段对房价影响最大的要数政策了,2019年过半,房产市场调控超过250多次,这在整个房产市场中都是没有过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短时间内,依然会保持这种高压调控。

在这种调控下,首先受影响的就是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的房价太高了,是被重点盯着的对象,虽然有涨的潜力,但“爷爷”不允许呀下图是最新的数据,可以看到均价已经在出现下滑了,均价虽然不代表所有情况,但至少没有大幅上涨了。


再说说二线城市,大部分二线城市都在快速发展阶段,无论是产业结构,就业环境,还是对周边人口吸纳能力都是比较强的,而且今年很多二线城市的土地供应也出现了井喷现象,几乎每个月都有大量地块入市, 在这种情况下,房价想不涨都难,但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因素—政策调控,虽然有上涨空间,但也被压住了,不过二线城市没有一线那么严,只要不太过分,就可以持续保持增长势头。

我随便找了几个二线城市的房价走势数据,看看就知道了。

1.合肥


2.无锡

3.温州
虽然从趋势上来看,二线和一线的差距在缩小,但二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房价差距是非常大的,短时间赶上的可能性太小了


买房百事通


未来5年,一二线房价差距不会越来越大,相反的,新一线城市和部分强二线因城市经济快速扩张和人口持续性的流入,房价还会有补涨,进而缩短与北上广深的距离。



受政策限制,北上广深是调控的重点覆盖区域,房价很难再有大增长。

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特别在一线城市房住不炒是其政策的基本定位,在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指导思想下,头部城市是政策的主要监控区域。一线城市房价几近高位,虽然压制了庞大的购房需求,但在行政力量的干预下,调控政策在短时间之内很难出现大的缺口。

楼市受调控,想买房的人买不了,就会导致一线城市购房人群的后续力不足,进而失去房价再增长的动力。从政府调控的力度和决心来看,政策还会有很长时间的长效性与连贯性,长久下来,一线城市的购房需求无法被释放,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地选择新一线或者强二线城市进行置业。



受户籍制度改革的影响,发达城市将对人口流向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

随着城市户口限制的放开,城市的户籍高墙终于被推翻。户籍制度改革让各大城市直接进入了抢人大战,而一二线城市基于雄厚的城市基础和优良的社会资源吸引着下级城市人口向城区流入。从乡村到城市,精英阶层的人群在高端城市汇集。能在头部城市立足往往是各阶层的顶级名流,而剩下的“潜力股”则向新一线跟强二线城市流入,次发达的城市将成为人口大战的最后赢家。

持续的人口注入将会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有经济作为支撑,房价增长的也是顺势而为。另一方面,人口的大量流入也会导致城市的住房需求激增,刺激楼市热情,从而进一步促进房价进行再次补涨。新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在吸收人群后,依托于快速增长的经济条件,产生巨大的动能,对现有的一线城市进行追赶,因此逐渐缩短与发达城市之间的距离。



房价背后是城市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体现,在核心城市高速扩张的时代,二线城市将成为主场新秀。

随着国家城市群的不断推进,二线城市将成为发展中心的新势力。根据2018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报告《机遇之城2018》指出:北上广深带动城市群的建立和繁荣,杭州、武汉、南京、成都、厦门等二线城市已崛起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新势力。以一线城市和各大中心城市为首的城市群,将为人们提供改变命运际遇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机遇之城。

2019年,在国务院规划的19个国家级城市群中有26个二线城市位列其中。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将促进资源的集约和高效利用,带动经济繁荣,为城市资源提供更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从而为城市的发展和扩张提供向心力和支撑力,也将推动房价水涨船高。



综上所述,未来5年,一二线城市依托于发展趋势的不同,北上广深在政策和人口的双向挤压下,房价已经高位,而新一线和强二线在城市建设的推动下,未来房价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差距会被逐渐的缩小。在房住不炒的根本定位下,房价将回归于理性增长。

感谢您的阅读,我是大师侃房,一个专注于地产营销、置业答疑的迷糊大叔,偶尔智商掉线,但专业从不疲软。很荣幸让我于千万人之间,在千万年时间的无垠荒野里,遇见了你,恰逢其时。希望我的文字能够给予您借鉴,带给您温暖。

大师侃房


房价的背后其实就是背后资源和产业的体现,这种差距目前巨大未来会越来越小

第一、从国家统计局的历次数据来看,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比例都要弱于二线城市。以5月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为例,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而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8%,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0.5%;可以看出二线城市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的价格上涨都要高于一线城市。不仅仅是5月份,包括之前的很多数据都能够证明这一点。

第二、一线城市资源和产业、人口向周边转移已经是一种趋势,二线城市正处于奋起直追的态势。尤其是以15座新一线城市为代表的城市,这几年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产业引进,还是人才和人口的流入情况表现都是亮眼的。而一线城市的超高房价、高消费已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杭州、苏州、南京等周边城市开始转移。而且类似于杭州这样的城市,本身的收入情况并不比一线城市少,这才是根本。未来随着二线城市产业的不断发展,当越来越多的城市产业完成转型升级后,工资收入水平得到提升是大概率事件,这个时候很多人才留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吃苦受罪”注定是不明智的。

二线城市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的主动力,这点越来越明显

第一、四座一线城市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这点毋庸置疑。北上广深在过去那么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聚集了政策、产业、资源、人才等各种要素于一身,至今可以说已经是我国的“发达城市”。虽然说他们的经济和产业至今还保持着增长,但是相比于二线城市来说潜力已经越来越小,尤其是高房价带来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很多的产业被迫迁出就是这样的原因。而二线城市相对较好的产业、交通、资源等基础,加上政策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很多产业新的“承接地”可以预见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无疑就是这31座二线城市。

第二、经济发展伴随着房价上涨,尤其是对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二线城市。以15座新一线城市为例,至今房价均价在15000元以下的还有40%的城市,比如:成都、长沙、郑州、西安、昆明等这几座,要知道如今一线城市房价中最低的广州房价均价也在30000元以上。可以说未来这些城市的房价还是有巨大的上涨空间的,而一线城市本身房价就处于高位,继续保持大幅增长的概率不大。一线城市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一线城市对于人口落户等政策愈发严格的主要原因。

第三、二线城市的人口优势会进一步被放大,举全省之力发展省会的态势很明显。大家要知道如今的二线城市基本都是属于省会及以上城市,这些城市基本都是举全省之力来倾心打造,也就是说背后动辄几千万人口和几万亿产业作为支撑,其发展态势是很快的。要知道人口最多的北京和上海花费来几十年才达到2000多万的常住人口,新一线城市中如今大多数常住人口都已经破1000万,以西安为例,过去两年常住人口增量超过100万,可以说只要这些城市愿意人口优势会成为一种助力。

综上,四座一线城市,房价目前已经到顶,二线城市的房价未来还有很大的增值空间,尤其是对于这些新一线城市来说。未来一线二线城市之间的房价差距会越来越小,这是一种趋势也是二线城市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的引擎的一种必然结果。各位觉得呢?欢迎关心房产和经济的朋友积极留言、点赞、关注、转评哦。


勇谈房产壹贰叁


中国的未来最强的经济圈就3个,京津、长三角和大亚湾3个区。目前的4个一线城市都在这3区。未来几年若出现个别一线城市也大概率在这个范围内。

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会越来越集中,人口也会越来越集中,一线城市人口会持续增加。这种人口迁移趋势会造成一线城市与大多数二线城市的房价差距会扩大或保持某个差距进入相对平衡状态,但有一点差距不会缩小。

假设一线和二线城市房价差距越来越小,甚至接近,那二线的很多都会迁入一线了。


长江随行


会的,因为人往高处走,二线城市的高净资产人士,未来就是会往一线城市布局,相反,一线城市也会淘汰一批进入到二三四五线。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我们参考日本,阪神区域,大东京区域,汇集了百分之八十以上人口和财富。

韩国也是一样,首尔对于周围的虹吸效应越来越明显。

钱不傻,它会自己跑,跑到能赚钱的地方去。一线城市有着天然的优秀资源,本身就更容易赚钱。打个比方,你在一线城市就是当个保姆工资都高很多。

同样的干活啊,收入不一样,就是因为大城市有钱人多,他消费的起。钱要流动才是财富。

中国这么多人口的一个国家,四个一线城市是不够的。所以国家现在推新一线是正确的,就是想不要那么集中,不要拉开那么大的差距。

但很多时候事情确实没那么容易,现在已经差距很大了,未来只会更大。因为二八定律不管在如何地方都是适用的。


前端开发阿段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tos-cn-i-0000/bd59b17ea15e11e99bb67cd30a55bb64\

道哥道金融


不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首先一线大城市发展已经受到制约,看看雄安就明白了,城市已经无法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给不断进入的移民,而且过高的房价已经成为威胁经济金融的悬湖,国家正在贬值货币,抑制一线城市供地,相对的城市成本也是居高不下,让一些考虑成本的企业撤离一线,例如华为。新的城市圈政策就是在平衡城市均衡发展,二三线房价较低的城市房价逐渐上涨率超过一线城市,例如西安。最终房价会在各城市圈实际的价值基础上稳定在各自合理水平。中国的城市化正向着多强的多极化发展。


郁忧无


绝对会,差距越来越大。后续二三线城市的机会越来越少,中国会出现几个超级城市带。


waltham


国家每年提供8%左右的流动资金,这8%可以说就是预期房价增值的希望!但同时银行通过借贷等收益又把这约8%的钱赚去了!所以预期房价十来年间将不会增值涨价!能维持原价就不错了,同时里边还有个折旧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