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趙構: 我並非軟弱無能之輩,只是想保住自己的皇位!

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積弊叢生的北宋王朝遭受了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最恥辱的一幕。兩年前剛剛滅掉遼國的金國一路南下,攻破了北宋的首都開封,俘虜了徽欽二帝以及一眾皇室貴族和文武大臣,史稱靖康之變。

宋高宗趙構: 我並非軟弱無能之輩,只是想保住自己的皇位!

宋太宗趙光義一脈的子孫幾乎被金人一網打盡,押解北上,唯獨宋徽宗的第九個兒子康王趙構成為了漏網之魚。金人北上之後,逃到南方的趙構在一眾北宋遺臣的擁護下登基稱帝,是為宋高宗。

作為開國之君的宋高宗趙構在人們傳統的印象當中卻是一個寵幸奸佞小人秦檜,殘害忠良岳飛的昏君形象。而且面對咄咄逼人的金國,宋高宗趙構一味的妥協忍讓,不思迎回父兄,一雪前恥。妥妥的軟弱可欺的形象。

那麼事實上宋高宗趙構真的只是一個軟弱無能的昏君嗎?在時代的大變局之下,趙構是憑藉什麼讓南宋王朝站穩了腳跟,又繼續延續了150多年呢?

宋高宗趙構: 我並非軟弱無能之輩,只是想保住自己的皇位!

一.趙構並非手無縛雞之人

趙構在南方建立南宋政權後,惱羞成怒的金人迅速派兵南下搜山檢海捉趙構,追的趙構那叫一個狼狽逃竄呀!更甚於趙構在驚嚇之餘喪失了生育能力,北宋的皇位是趙構之後又傳到了宋太祖趙匡胤一脈。

然而在未登上皇位之前的趙構卻是一個膽略過人的親王。金國第一次圍攻汴京時,當時身為康王的趙構深入虎穴到金營中談判。談判期間金人有意為難趙構,趙構當著金人將領的面拉開了一張鮮有人能夠拉開的弓。金人大驚失色,不再敢小瞧這個年輕人。

由此可見,年輕時期的趙構就有膽有識,而且身體素質非常好,個人的軍事素養也絕對不會差到哪裡去。

宋高宗趙構: 我並非軟弱無能之輩,只是想保住自己的皇位!

二.穩固南宋半壁江山

由於靖康之變讓北宋王朝遭受了滅頂之災,宋軍在戰爭中的無能表現讓南渡的宋室一度放鬆了對武將的限制。失去了文官掣肘,南宋初期湧現出了岳飛,韓世忠,吳階和張俊等一大批優秀的軍事人才。

這樣的舉措讓宋軍短時間內爆發出了強大的戰鬥能力,一次又一次挫敗金人進攻。更甚於岳飛所率領的岳家軍多次大敗金軍,大有直搗黃龍,迎回徽欽二帝之勢。

在與金人的對戰中,地方的軍事武裝力量迅速的發展壯大無疑會對南宋的中央朝廷造成威脅。在這樣混亂的局勢下,深諳權謀之術的趙構不斷的拿捏金人外部威脅與武將擅權威脅之間的尺寸,對南宋的開國功臣採取各種措施分化瓦解,客觀上集中了中央的權力,穩固了南宋政權的統治。

宋高宗趙構: 我並非軟弱無能之輩,只是想保住自己的皇位!

雖然趙構在對待金人軟弱妥協的態度上讓人不敢恭維,但是趙構的政治頭腦和手段卻讓人不敢恭維,但是趙構的政治頭腦和手段卻讓人瞠目結舌。甚至於後來趙構在56歲主動退位與宋孝宗時,身為太上皇的宋高宗趙構仍然牢固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活到了80歲高齡才去世。

三.對皇權的眷戀改變了初心

趙構在成為皇帝前後為何變化如此之大?當初頗有膽氣的熱血青年為何會變成主動認慫的軟弱之君呢?這答案的背後離不開人性的自私和貪婪!即便是成為皇帝的趙構也不能免俗。

那個在前朝不受待見的王爺有一天突然成為了九五之尊,當初眾人的冷漠變成了現如今的萬千臣民擁護。這種至尊無上的感覺讓趙構決定永遠不會再從這個位置上掉下去。趙構如此,後來的明代宗朱祁鈺也是如此。

宋高宗趙構: 我並非軟弱無能之輩,只是想保住自己的皇位!

當岳飛率領岳家軍連戰連捷,直搗黃龍時,最恐懼的並不是金人,而是自家的皇帝趙構。如果自己的父親宋徽宗和哥哥宋欽宗真的被岳飛迎了回來,現在的皇帝趙構該如此自處?從皇位的合法繼承性上來說,趙構就只能退位讓賢了。

所以這個無論如何趙構不會任由岳飛揮師北伐,在背鍋俠秦檜的配合下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以莫須有的罪行將岳飛冤殺於風波亭下。在軍事上佔據優勢的南宋主動向金朝稱臣納貢,趙構也以軟弱可欺的昏君形象展示在在世人的面前。

宋高宗趙構為了保住自己的至尊之位和榮華富貴,置民族大義與北方百姓死活於不顧,無疑是一種自私自利的行為。這樣的皇帝註定要揹負罵名,而南宋王朝也註定了在偏安一隅中走向滅亡。

宋高宗趙構: 我並非軟弱無能之輩,只是想保住自己的皇位!

小結:

宋高宗趙構能夠在國家即將崩潰之際穩定住局面,絕對不是一個能力平庸之輩。他在位期間雖然不能收復北方失地,卻也讓驕橫的金人望江興嘆。只不過他的所作所為並沒有把百姓民生放在第一位,僅僅只是為了個人的私慾。千百年來,人們只會紀念精忠報國的岳飛,而不會崇敬已經化為一抷黃土的趙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