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1629年大字行书燕然山铭手卷水墨纸本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华亭人,万历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天才俊逸,善谈名理,少好书、画,临摹真迹,至忘寝食。行楷之妙,跨绝一代,精鉴赏,富收藏,书、画成就为明后期大家,为“华亭派”首领,实为清代正统绘画之鼻祖。生平书画理论著述颇丰,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画眼》等行世。 《燕然山铭》为东汉著名文学家班固的文学作品。东汉和帝永元元年(89),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班固为中护军随军前往。汉军大破匈奴,登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刻石勒功,由班固作《燕然山铭》(又称《封燕然山铭》),镌于石上,以纪其事,史称燕然勒石。 董其昌似乎对班固的《燕然山铭》一文情有独钟,曾多次书写。传世或见于著录的有1602年48岁时所作的《楷书〈燕然山铭〉》卷(绢本,现藏首都博物馆),1611年57岁时所作的《楷书〈燕然山铭〉》卷(绢本,《石渠宝笈初编》卷三一著录),《平生壮观》亦著录一卷“真书如钱,后跋如指”,《好古堂家藏书画记》著录有“仿李泰和大照禅师碑笔锋颖锐清劲异常第一合作”等,以上所题均为楷书。

明代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1629年大字行书燕然山铭手卷水墨纸本

此董其昌《燕然山铭卷》,为水墨纸本,纵49厘米,横1322厘米,款署:“董其昌书于青溪舟次己巳”,应为其1629年七十四岁时所作,是较为少见的大字行书。用笔沉着痛快,字势欹侧跌宕,虽仍能窥见其对米芾书风的取法,但用笔较为圆润,少了米书中的霸悍之气,多了一份平淡、率真之韵味,卓然自家风骨。无独有偶,上海博物馆亦藏有一卷《行书〈燕然山铭〉》卷,为绫本,纵58.7厘米,横736,惜文字不全,卷后有“临米元章燕然山铭”,未署年款,书风较此幅则更为恣肆狂放,风樯阵马,于米芾书风更为接近。两卷虽内容相同,但书法各有特色,值得识者珍视。


明代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1629年大字行书燕然山铭手卷水墨纸本

题识:窦宪,寅亮天工,登翼帝室,纳于大麓,惟清缉熙。乃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士,螭虎之校,爰该六师,羌侯之长,骁骑百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日,朱旗绛天。度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禹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图验传,究览山川。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世上之龙庭。光祖宗之玄灵,振大汉之天声。乃封山刊石,昭上威灵,其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董其昌书于青溪舟次己巳。 钤印:知制诰曰讲官、董其昌印 鉴藏印:潜山余氏山堂珍藏

明代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1629年大字行书燕然山铭手卷水墨纸本


明代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1629年大字行书燕然山铭手卷水墨纸本


明代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1629年大字行书燕然山铭手卷水墨纸本


明代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1629年大字行书燕然山铭手卷水墨纸本


明代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1629年大字行书燕然山铭手卷水墨纸本


明代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1629年大字行书燕然山铭手卷水墨纸本


明代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1629年大字行书燕然山铭手卷水墨纸本


明代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1629年大字行书燕然山铭手卷水墨纸本


明代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1629年大字行书燕然山铭手卷水墨纸本


明代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1629年大字行书燕然山铭手卷水墨纸本


明代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1629年大字行书燕然山铭手卷水墨纸本


明代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1629年大字行书燕然山铭手卷水墨纸本


明代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1629年大字行书燕然山铭手卷水墨纸本


明代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1629年大字行书燕然山铭手卷水墨纸本


明代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1629年大字行书燕然山铭手卷水墨纸本


明代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1629年大字行书燕然山铭手卷水墨纸本


明代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1629年大字行书燕然山铭手卷水墨纸本


明代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1629年大字行书燕然山铭手卷水墨纸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