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結束觀望,是時候回調了。

對於房價的討論近十年來沒有停歇,樓市的走向也是撲朔迷離。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近期表示:如果調控政策目的明確,在力度上不做“俯臥撐”和傳遞錯誤信號,全國一線城市房價下跌30%,價格回到2016年年底水平基本已成定局。

樓市結束觀望,是時候回調了。


從2019年起,政府調控房價的決心已經相當明確,要死“房住不炒”的原則絲毫不放鬆,致使樓市進入相對於2016年暴漲之後的冷靜期,但各地政府經濟任務仍在,樓市作為各地的絕對支柱產業,對於完成全年經濟目標作用關鍵,在調控政策的原則下出臺的救市政策均“不幸流產”。另外開發商及炒房客也仍對樓市抱有幻想,在現金流已經明顯萎縮的情況下硬抗政策。可惜屋漏偏逢連夜雨,2020年初黑天鵝新冠的橫衝直撞將樓市小陽春直接撞飛,個別城市的救市新政被國家緊急叫停。開發商倒閉練練,頭部企業也不得不打折出售房產,種種跡象表明:樓市的觀望期已經結束,降價已是大勢所趨。

疫情的突如其來,所產生的影響恐怕不會只在經濟層面。人們開始思考更多的問題。對於房產的購買熱情已不如之前高漲。另外樓市供需關係已經改變,未來,想靠房產變現獲得財富鉅額增值的時代已經過去。

樓市結束觀望,是時候回調了。


為什麼中國的房價已經到了不能再漲的地步,主要有以下3點原因:

1,高房價正在嚴重透支年輕人的熱情

普通家庭想購買一套房產基本上都會掏空6個錢包,特別是男生,沒有婚房結婚時不太可能的,湊錢付完首付之後面對每個月的還款壓力,不會輕易改變目前的狀態,不敢還工作,更別提創業了。泱泱中華被房地產束縛在按部就班的工位上,理想只能變成樓市地基上的一塊磚頭。

2,開發商的倒閉潮

2020年開始已經有超過200家小型開發商扛不住資金壓力選擇破產,說明房地產市場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房子並不是所謂的硬通貨,開發商的門檻越來越高,房地產作為中國經濟支柱產業的地位將慢慢改變。

3,大家時真的沒錢了

高房價直接導致大量現金流入房產,現金全都變為不動產,你不能拿房產證去買日用品,去消費吧。人們的可支配收入大大降低,消費水平不斷降級也會導致實體產業的萎縮,大量店鋪開始轉讓,工廠訂單減少,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綜上所述:中國的房價時真不能在漲了。房產作為商品,不可能脫離基本的市場規律。雖說中國樓市時典型的政策市,但中國政府第一位考慮的永遠是穩定的國泰民安,房產經濟只能一種振興國民經濟的手段,手段可以適時選擇,但國家的發展大計不能。

樓市結束觀望,是時候回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