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老人言: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二叔,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可短见。”明·沈受先《三元记》

这句俗语是说只要人活着,就还有希望,将来就会得到恢复和发展。

老人言: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俗语现在我们对它的理解是,只要保住了性命,以后就还希望。

传说古时候,有个烧木炭的老汉,他们家是靠着山林生活的,世代以烧炭为生。家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青山,小的叫红山。老汉将要去世前,把家里的山林留给了兄弟两人,并且做了明确的划分,给哥哥分的是树木很小的东坡,给弟弟分的是树木长势很好的西坡。

但是,哥哥从来没有抱怨过。父亲去世之后,在对东坡进行了仔细的探查之后,开始盘算以后该怎么做。哥哥青山砍掉了一部分不能烧木炭的杂树,买了新的树苗种上,还在山上养了羊,在适合耕种的地方种上了庄稼,前两年赚的钱很少,一年下来几乎剩不下几个钱。

老人言: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但三五年后,坡上的树都长起来了,羊也越来越多,岗上树苗长大,岗下庄稼连片,庄稼的收成也好了,下那场暴雨时东岗上因为为树木防护,所以,庄稼一点也没受损害。哥哥青山攒下了一笔钱,还找了媒人给自己说亲。

弟弟红山西岗上的树木茂密,能烧很好的木炭,红山人很勤快,整天辛辛苦苦地烧木炭,日子过得很富裕,但三五年后,树都被他伐光了,他就没有了固定的收入,只能吃老本,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于是,弟弟红山就在山岗上种起了庄稼。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暴雨冲走了红山辛苦种下的庄稼。他没有吃的,只好去东岗投奔哥哥。

老人言: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红山见哥哥这边山青水秀,一片兴旺,非常奇怪,就问哥哥其中的缘故,哥哥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说:“你吃山不养山,终究会山穷水尽;先养山后吃山,才会山青水秀啊!”

原来哥哥青山是一个有长远眼光,又肯勤劳苦干的人,他靠着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后来,人们都称赞青山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俗语也就流传至今。

对于人生来说,只要人活着,就有希望,即便是活的辛苦、委屈,只要心中有希望,一切不好的境遇都会好转。千万不要轻轻易地放弃生命,生命是最可宝贵的。求生是人类的本能,但是有些人在遭逢人生大转折,大打击时,产生求死的念头,认为活着很痛苦,不如死掉算了!面对这个问题,古人一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最实际,也是人性丛林里的最高智慧。

老人言: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司马迁,在生死面前,从没有畏惧过。他毅然选择屈侮的活下来,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历史使命感支撑,著完《史记》,由此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史家之绝唱,这部用生命写成的《史记》,对于后世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对中华民族产生深远的影响。

司马迁在遭受极为不人道的宫刑后,本可以选择一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赢得后人的赞誉。选择死,是一种解脱,但是为了《史记》,为了两代人的心愿,为了崇高的精神信仰,司马迁在自己人生的十字路上来了个急转弯,他选择忍辱负重地活下去。之后的他虽然官至中书令,但这个通常由宦官担任的职务对其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耻辱。

他承受着朋友的误解、各界的嘲笑侮辱,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巨大痛苦。他立志继承父业,顶着极大的压力和痛楚完成《史记》。

老人言: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他懂得,人可以创造价值,只要不死,脚下便有路。凭着伟大的思想和满腹的文才,只要奋斗,就能够创造非凡的人生价值,可以反卑微为伟大,使生命“重于泰山”!在这一思想的支配下,现实中的烦恼、苦闷、凄凉、孤独、痛楚、绝望等,都不能搅乱他内心深处的宁静。

在强大的精神支撑下,司马迁完成了气势恢弘的历史巨著《史记》,他用意志与信仰的力量,谱写了英雄的诗篇。

西楚霸王项羽,和汉中王刘邦最开始相约以鸿沟的东西作为他们各自的地域界限,大家保持和平,不要互相进犯。可是后来的汉中王刘邦在自己的谋士张良以及陈平的万般建议之下,准备趁着项羽在虚弱的时期进行讨伐消灭掉他。

老人言: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然后,汉中王刘邦联系韩信彭越等人,大家一起合兵追击此时正在向彭城开往的项羽部队。他们布置了好几层的士兵,把羽层层包围,一层一层又一层,围在垓下的这个地方。在这个时候的羽,他的士兵已经很少了,而且吃的也都没有了。某天的夜晚,他们听到了来自各个方向的故地楚歌。

羽特别的吃惊,喃喃的道:汉中王刘邦难道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他部队里面的楚人怎么会这么多呢?此时的羽心里面已经丧失了斗志,他一咕噜从卧榻上爬起来,在军营里面开始了喝酒,而且还和他最喜欢的人也就是虞姬还一起唱了起来。

一曲唱完后西楚霸王的眼泪止不住的在流,旁边的人看到此情此景也是非常的难受,都抬不起头了。美丽的虞姬掏出了宝剑然后自杀了在了羽的马前,羽他穷途末路,带了残兵冲到了乌江边上。

老人言: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有楚人撑船来到项羽面前,大王,赶紧上船,咱们回去重整旗鼓,再来战!羽看到自己身边仅存的几人,眼泪就不由自主的掉了下来,心中想到自己当初出来闯天下,江东子弟带了那么多人,如今几乎全军覆没,这让他还有何面目去面对江东的父老,内心充满了对江东子弟的愧疚,现如今江东福来还派人撑船来渡自己,让自己可以逃得一命,内心十分的内疚,而且自己的爱人虞姬也先行一步去了,他回去也是孤家寡人一个,如何再能东山再起呢?

西楚霸王一声叹息,把出了自己的宝剑,最终也和虞姬一样拔剑自刎。

老人言: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四面楚歌的西楚霸王告诉了我们,人在重重困境之下,面临绝境的时候,可能内心会充满了悲观,假如西楚霸王坐船返回江东重整旗鼓,这样的话难道就真的没有机会了吗?

当一剑下去的时候,也只是宣告了大汉王朝的到来,自己的终结也就是自己对手的胜利,希望大家不要学习西楚霸王这种悲情英雄,蝼蚁尚且苟活,勾践卧薪尝胆还不是最终击败了吴国。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留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有健康的身体本钱尚在,就永远有成功翻身的机会。即使有暂时的失利和失意都不要紧,人健康在,东山再起的机会和希望就永存。

老人言: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有身体的本钱在,才能谈得上生活、 爱情还有事业等。如果没有了好的身体,即使拥有万贯家财,也是没用的,因为你根本就没有体力和精力去使用你的钱财。命都没了,其他的一切都会成为虚无和泡影,就这一点来说,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是什么人——王侯将相也好,达官显贵也罢,甚至平头百姓莫不如是。

三国中的司马懿最厉害的是什么?有人说不是他的谋略和坚忍,而是他的身体实在太好太能熬了。司马懿熬到曹操死了,他没死;熬到曹操的儿子死了,他还活着。与蜀国战争,有些仗司马懿打不过诸葛亮,但他却把诸葛亮活活地耗死了。

司马懿审时度势、伺机而动,最后,三国终究归属晋,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伟大梦想。

老人言: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