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导买了分红型保险只能认倒霉吗?

友一颗不变心


关于分红险,常常存在以下误区,导致购买失误。

误区1:分红险回报高,能赚钱

陷入这点误区的人,要么是被保险代理人忽悠了 ,要么就是自己不了解分红险的分红方式。分配给保单人的红利其实很有限,大部分都徘徊在低档收益和中档收益中间,基本达不到高档。

误区2:分红险一定能分红

不少人认为分红险,顾名思义一定能分红,但作为分红险的红利来源可分配盈余,其实是不确定的。一旦保险公司的死差益、利差益和费差益没有产生盈余,也就没有分红。

误区3:拿分红利率和储蓄利率作比较

有些保险代理人在销售分红险时,拿保单的分红回报率与银行储蓄利率比较,让人误以为分红险类似把钱存在银行,而回报率又比银行高。实际上两者根本不可比,银行存款保本保息,但分红险只保本不保息。

误区4:将不同险种片面比较

保险代理人特别喜欢把分红险和其他险种对比,强调其“既能保障又能分红”,但是不同险种保障范围不同,片面比较是不可取的。如重疾险,其重点在于疾病的保障,而且同等保费下保额较高,因此拿分红险与重疾险比理财分红是不正确的。

所以,分红险的作用不能被一概抹杀,只能说它的理财属性更强一些,适用群体很有限,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常常被夸大了作用,导致被误解了。

所以,如果实在是买到了让自己很失望的分红险,或者说是被忽悠把分红险看成了保障型产品,那么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看看投保有没有过犹豫期。

如果没过立马退保,没有损失。

2.如果已经投保一两年才发现。

先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保障型产品,投保之后,等待期结束就对分红险办理退保。虽然可退的现金价值比较少,但是因此长期下来节约的保费是可以覆盖掉损失的。

3.如果投保时间已经比较长了。

那么要具体看产品的保障情况还有保障时限,如果保障期限是5~10年,保费不算太高,缴费期已过半或是快结束了,那就先不用着急退保,等着期满结束,同时关注合适的保障型产品吧。

4.如果分红险保费占据了过高的年保费预算,严重影响其他投保产品。

这种情况下也是要尽早退保的,毕竟对疾病和意外风险的足够保障才是放在首位的。而且可以等红利到账,新保单等待期结束后再申请退保。


八卦的琳琳


这个问题如果出现在、可能性不大,为什么

因为如果是专业的保险人根客户谈保险,是事先给客户做保险计划书的

二:保险公司都是一单一回访。现在不管那个客户买保险都是差不多要谈话N多次

三:现在的业务员如果是想在这个行业长期工作,他也不敢冒着风险来销售保险。

四:在有一个现在的保监会对于业务员管理的相当严格,如果真是业务员误导了,你🈶️证据可以去保险公司客服投诉

五:保险公司回访客户都有录音。存在问题保险公司肯定给你解决。如果是业务员的责任保险公司会让业务员按你的损失给你。


保保通


建议一:不管是不是误导,我建议你再重新研究一下你买的这款保险。调整一下自己对这款保险的心理预期。毕竟,保险是值得买的,但要看你的需求点在什么地方,如果你期望分红可以跟你去做投资相比,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你重新研究,还是不能接受,请看建议二。

建议二:保险合同有10天(银行保险15天)的犹豫期,你是可以在犹豫期内全额退保的。保险公司只收取10元的工本费。犹豫期是从你签收保险合同那天开始算的。

建议三:如果过了犹豫期,就要搜集业务员误导你的证据,再去向保险公司柜面或者客服热线反馈,要求全额退保。这个证据可以是销售时候的书面承诺或录音材料,也可以是后来业务员向你讲解的现场录音或电话录音。因此,你可以现在打电话要业务员跟你再讲一遍,你做好录音。

建议四:拨打监管电话投诉(银保监局12378)。不管你找到证据,还是找不到证据,保险公司都有可能不给你做全额退保,或者只承担一部分损失。这时候,你可以拨打12378进行投诉。毕竟消费者是很难找到证据的,但是保险公司那么多业务员,一般很难做到100%不触碰监管红线.所以,只要你投诉态度坚决,全额退保基本没有问题。



保险小小侠


如果真的是被误导而购买的话,且你有证据证明销售行为不合规的话,当然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维权处理。

例如拨打保险公司的客服热线要求投诉,并在收到客服致电后,通过提供证据的方式要求处理。当然通过投诉的方式维权,只能在合理方位内满足您的诉求。

《保险法》第一百三十一条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及其从业人员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那么哪些会被认定为销售误导的证据呢?

证据必定是有载体的,可能是沟通录音,可能是微信、朋友圈截图等等,空口白牙去说保险公司也有任何证据证明销售人员违规,是不会采纳的。

分红险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1. 夸大分红:以分红演示表中的高档分红进行说明,让消费者以为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除非有销售录音或者微信等截图,否则确实挺难举证的。
  2. 未告知分红的不确定性: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会计年度该类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的比例、以现金红利或增额红利的方式,分配给投保人。可分配盈余和保险公司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并非一成不变的。客观讲这是最难举证的,因为投保时投保人会抄写风险提示语句等警示文字,除非能证明非本人抄写,一般很难说明投保人对此不知情。
  3. 和银行、理财产品类比:虽然这是很老的销售手法,且已被监管明令禁止,但实际上还是有些销售人员会以此进行说明。举证上来说必须提供相关的材料,例如宣传彩页、建议书等等。如果是手写的,需要证明手写内容为销售人员书写。

购买分红险之前,您可能需要知道:

  1. 买了分红保险就可以年年坐等收红利了吗?这个说法不太对,分红本身是不确定的,每家公司都有不同,根据每家公司的投资规模,投资平台,投资渠道的不同,每年产品的分红也会不同,同时,分红的多少也取决于客户每年投入保费的多少和产品选择的不同,所以分红可能高或低,也可能没有分红,不要被人误导了。
  2. 保险作为一种广义理财方式,其本质功能是防范风险损失。分红是保险公司拿该产品经营的可分配盈余的70%分配给客户,并给客户承诺的保障,至少可以让客户的保障有效抵御通货膨胀,并没有承诺完全抵御通货膨胀。

喵宁葭郢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4457cd3681dab6083b9c50750255e2ec\

王晓波频道


被误导买了分红型保险,关键看谁误导你的?

陌生的保险营销员能误导你吗?保险名声不太好,还没开口你就会大呼我没钱、我不需要、等我需要联系你。

所以能误导你买保险的,一定会是你的亲朋好友,而你又没有把自己的投资行为当回事,只听业务员侃侃而谈,没看合同。

过去20年保险都是靠缘故销售,目前缘故销售仍然非常多,所以存在很多人买完保险大呼上当受骗,又碍于情面,只好到处散播怨言了。

其实被误导购买的保险产品怎么样呢?

原本想靠着发点小财的产品,本金还得好多年才能领回来,这么长时间我等不及啦,上当上当喽。退保还有损失,一狠心损失几个点还是退了,从此全家与保险无缘啦。

做过保险业务员的人千千万,行业名声比较糟,但出现明显的两拨态度迥异的投资人,目前在职保险营销员仍有几百万,这个行业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呢?

一波人把保险当做家庭资产规划的基石,用来对抗风险和长期储蓄,另一波人一开始看到保险就拒绝,后来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持有保险资产也开始动摇了。

保险行业也在发展,原型的营销模式正在被淘汰了,开始回归保险本质,做好产品和培养专业的销售队伍。

金融行业不管哪个分支,马太效应都会越来越显现,不合规又拒绝改变的保险公司终究会被淘汰。


财来不会晚


关于分红险,常常存在以下误区,导致购买失误。


误区1:分红险回报高,能赚钱

陷入这点误区的人,要么是被保险代理人忽悠了 ,要么就是自己不了解分红险的分红方式。分配给保单人的红利其实很有限,大部分都徘徊在低档收益和中档收益中间,基本达不到高档。


误区2:分红险一定能分红

不少人认为分红险,顾名思义一定能分红,但作为分红险的红利来源可分配盈余,其实是不确定的。一旦保险公司的死差益、利差益和费差益没有产生盈余,也就没有分红。


误区3:拿分红利率和储蓄利率作比较

有些保险代理人在销售分红险时,拿保单的分红回报率与银行储蓄利率比较,让人误以为分红险类似把钱存在银行,而回报率又比银行高。实际上两者根本不可比,银行存款保本保息,但分红险只保本不保息。


误区4:将不同险种片面比较

保险代理人特别喜欢把分红险和其他险种对比,强调其“既能保障又能分红”,但是不同险种保障范围不同,片面比较是不可取的。如重疾险,其重点在于疾病的保障,而且同等保费下保额较高,因此拿分红险与重疾险比理财分红是不正确的。


所以,分红险的作用不能被一概抹杀,只能说它的理财属性更强一些,适用群体很有限,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常常被夸大了作用,导致被误解了。


所以,如果实在是买到了让自己很失望的分红险,或者说是被忽悠把分红险看成了保障型产品,那么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看看投保有没有过犹豫期。

如果没过立马退保,没有损失。


2.如果已经投保一两年才发现。

先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保障型产品,投保之后,等待期结束就对分红险办理退保。虽然可退的现金价值比较少,但是因此长期下来节约的保费是可以覆盖掉损失的。


3.如果投保时间已经比较长了。

那么要具体看产品的保障情况还有保障时限,如果保障期限是5~10年,保费不算太高,缴费期已过半或是快结束了,那就先不用着急退保,等着期满结束,同时关注合适的保障型产品吧。


4.如果分红险保费占据了过高的年保费预算,严重影响其他投保产品。

这种情况下也是要尽早退保的,毕竟对疾病和意外风险的足够保障才是放在首位的。而且可以等红利到账,新保单等待期结束后再申请退保。


湘财精算


您好,

1销售误导是存在的,如果有证据证明自己是被误导销售的话,是可以要求退回保费的。

2但不是所有的分红险都是误导消费者的,要根据情况分析。

3保险的分红险是合法合规的,虽然无保证收益但可以购买。


保险经纪王亚娟


不会啊,你有证据证明被误导就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三十一条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及其从业人员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误导销售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有证据证明业务员有夸大收益,用保险类比理财等行为可以投诉至保监会,全额退保。

以上

关注松鼠,和松鼠一起避险!


松鼠大叔一枚


如果是在犹豫期内发现被误导了,那么是可以全额退保的,那么超过了犹豫期,又该怎么为自己维权呢?这个时候发现被误导了,咱们就得找证据了,可以让业务员再给你介绍一遍这款保险,然后通过录音的形式将证据保留下来,而如果是实在是没有办法找证据的话,那么可以直接找保监会投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