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曼《野草莓》:孤獨的背後,是自我情感的缺失與禁錮

伯格曼被譽為近代電影最偉大且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才華橫溢的他,除了導演之外,還擁有編劇、製作人等多重身份,

他常常藉助電影表達一些哲學理念,影片《野草莓》正是這類“哲學電影”的成功範例。

《野草莓》先後獲得第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第32屆奧斯卡金像獎,以及第17屆金球獎等多項國際大獎,被奉為伯格曼的巔峰之作。

伯格曼《野草莓》:孤獨的背後,是自我情感的缺失與禁錮

影片講述了年邁的醫學教授伊薩克,重返母校接受榮譽授予,故地重遊,追憶過往,數次陷入夢境後,最終實現了心靈上的自我救贖。

礙於當時技術所限,影片只能以單調的黑白二色呈現劇情,不過,它的魅力也沒有因此而有所減弱。接下來,我將從敘事技巧、故事內核、觀影啟示三個方面來解讀《野草莓》的魅力所在。

一、 敘事技巧:以夢幻交織現實,用荒誕折射悲涼,使得影片劇情更為新奇,內涵更有深度

影片由一段旅程、兩次邂逅、四場夢境組成。通過這些劇情的推進,主人公伊薩克逐漸開啟一段自我救贖之路。

整部影片劇情緊湊,電影中的橋段設計也有其特定的象徵意義。

一段旅程:伊薩克重返母校接受榮譽授予,事業上的成功愈加凸顯其生活中的失敗。

兩次邂逅:返回母校途中邂逅了三個年輕人與中年夫婦,伊薩克從他們身上看到了自己過去生活的影子,前者代表逝去的美好愛情,後者代表過往的不幸婚姻。

四場夢境:夢境貫穿影片始終,是伊薩克實現自我救贖的金手指。


伯格曼《野草莓》:孤獨的背後,是自我情感的缺失與禁錮

1、夢幻與現實相互交織,利用心理蒙太奇的手法,層層遞進,不斷揭示男主的內心變化。

影片中男主的四場夢境其實可以歸納為三個部分來討論。第一場夢境在回程之前,第二、三場夢境在途中,第四場夢境在旅途結束之後。

  • 第一個夢境:淒冷空曠的街道上,看到沒有指針的鐘表、面容扭曲的怪人,遠處駛來的無人馬車撞到燈柱後棺材掉落,在棺中躺著的赫然是男主自己。
  • 第二個夢境:野草莓地,男主如同透明人一般,見到初戀情人薩拉與表哥的背叛,又在家庭生日宴會上聽到薩拉說出背叛的緣由。
  • 第三個夢境:再遇薩拉,雖能交流,但兩人一個是光彩照人的花季少女,另一個是行將就木的焦慮老人,近在咫尺卻好似遠隔天涯。接下來是一次特別的考試,三項測驗都被判為不合格,再現妻子出軌經歷。
  • 第四場夢境:薩拉牽著伊薩克的手,穿過充滿陽光的草地,來到波光盈盈的湖邊,見到在湖邊釣魚的父母,父母雙親的親情迴歸令伊薩克老淚縱橫,多年的心結終於被解開。

第一場夢境是一場噩夢,夢中的電影符號全都充斥著死亡的氣息,似乎是在警示伊薩克未來已經時日無多。正是在這樣的心靈衝擊下,伊薩克才會選擇自己駕車前往故地,也為他接下來在旅途中的自我審視埋下伏筆。

第二場夢境是在舊居的野草莓地上,第三場夢境在行車途中,分別追憶過往失敗的愛情和不幸的婚姻,伊薩克終於明白自己情感悲劇的緣由:不敞開心扉,不原諒他人,始終活在自己構建的狹隘世界中。

第四場夢境是在旅途結束後,終於找尋到生命中缺位的親情,與自己的人生達成“和解”。

警示—醒悟—和解,這便是男主內心轉變的三個過程,夢境之後,人物身上的那種壓抑的情感,終於得到最大宣洩。


伯格曼《野草莓》:孤獨的背後,是自我情感的缺失與禁錮

2、用荒誕折射悲涼,電影符號的象徵意義,使得影片內涵更具有深度

影片中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那些看來異常荒誕的夢境,不過夢境中出現的事物結合影片所表達的主題來看,卻具有強烈的象徵意味,引人深思。

首先電影名稱野草莓的象徵意義就十分耐人尋味,在我看來,它應該具有三個層面的深刻含義。

  • 第一層含義:男主的成長環境就如同野生的草莓一般,獨自忍受風吹雨打,生活中感受不到溫暖與愛意;
  • 第二層含義:野草莓地上初戀情人與表哥的背叛,象徵著男主少年時代美好愛情的幻想破滅;
  • 第三層含義:重返故地,男主再次回到這裡,陷入夢境,開啟自我救贖之旅,又代表著希望的開始。

再如,夢境中空曠清冷的街道、沒有指針的鐘表、容扭曲的怪人、棺材中的自己,這些荒誕的劇情,全都暗示著現實中的場景,伊薩克雖然活著,但生活孤寂淒涼,好似一具行走在人間沒有溫度的屍體。

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夢是一種被壓抑的慾望的象徵性滿足,從每一個夢中,都可以找到夢者所愛的自我,都表現著自我的願望。”

伊薩克的夢境,看似荒誕,但卻是他潛意識中對自己的深刻批判,同時也折射出其人生的悲涼之處。

伯格曼《野草莓》:孤獨的背後,是自我情感的缺失與禁錮


二、故事內核:孤獨呈現家族式延續,人物情感的缺失與禁錮是悲劇產生的根源

伊薩克的人生充滿了遺憾與不幸,這些遺憾與不幸,不僅真切發生在其自己身上,而且還體現在他母親和兒子的身上。幼年時期親情的缺位,對其一生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而成年後個人情感的自我禁錮,又進一步加重了人物的悲劇色彩。

1、“孤獨”具有普遍性,且呈現家族式延續。

關於孤獨的話題,在許多文學作品中都有著深刻體現,如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的文學鉅作《百年孤獨》,作品中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都被孤獨的魔咒所束縛,他們無論是身體還是靈魂,都時時刻刻處於痛苦的煎熬之中,孤獨成為他們生活中的常態。

影片中,我們從母親、伊薩克、兒子三代人的身上,也感受到了這種近乎無情的冷漠、孤獨之感。

母親獨居在清冷的老房子裡;伊薩克的周圍感受不到任何親情溫暖;兒子與伊薩克關係疏遠,不想要孩子,甚至認為生孩子是一件十分荒謬的事情。

三代人的孤獨都浸透到了骨髓之中,呈現家族式的延續,這樣的境遇,令人噓唏不已。


伯格曼《野草莓》:孤獨的背後,是自我情感的缺失與禁錮

2、選擇構建心靈孤島,將情感完全禁錮

伊薩克的無情、冷漠源於幼年時期缺乏親情的關懷,成年後,他更是將自己的情感世界完全封閉起來,既不接納來自外部的關愛,也不主動釋放自己的情感,他將自己完全隔離成了一座孤島。

初戀情人薩拉對伊薩克的評價:

“伊薩克是好人,敏感、有道德,他的思想高度太可怕了,我感覺毫無價值,我不否認,我毫無價值,但我有時覺得自己比伊薩克更老,你明白我的意思嗎,雖然我們年齡一樣,但我仍然認為他是個孩子。……”

妻子對伊薩克的評價:

“他就像冰塊一樣冷酷……他的偽善令我噁心……但他不在乎任何事,因為他太冷酷。”

愛情上的幼稚令他錯失愛情,情感上的自我禁錮讓他嚐到婚姻背叛的苦果。

伯格曼《野草莓》:孤獨的背後,是自我情感的缺失與禁錮


三、觀影啟示:於人請求原諒,於己敞開心扉,拯救孤獨,重獲新生。

影片中,孤獨一直都是伊薩克的最大夢魘,藉助夢境反思現實,這樣的救贖方式雖然獨特,但卻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進而引發對影片主題內涵的深入思考。

1、冷漠、自私是孤獨的催化劑。

縱觀伊薩克的一生,孩童時期親情的缺位雖然對其產生產生了極大的消極影響,但還遠沒有達到悲劇的程度。他的孤獨,本質上來說正是伊薩克自己一手所造成的。

對於圍繞在身邊的愛,他總是採取冷漠的態度。

初戀情人的離去,他漠不關心;妻子背叛,他無動於衷;兒子揹負鉅額債務,他還是能做到置身事外,不給於任何幫助,如同陌生人一般。

這種冷漠、自私的“行為準則”,令他在生活中感受不到絲毫溫暖,孤獨也就成為他的人生主旋律。

冷漠對待世界,世界便會還以孤獨。

2、溝通和諒解才是拯救孤獨的良藥。

如何拯救孤獨,影片中伊薩克已經用行動告訴了我們答案。

選擇敞開心扉,與老管家、兒子進行溝通;選擇對過往諒解,任其隨風而散。那一刻,父母親情的冷漠,初戀情人的背叛,妻子的出軌這些長久以來積壓的心結,一下子全部解開,陽光照進他的心中,他終於不再孤獨。

“孤獨”如同一隻兇猛的野獸,它能給我們防護,但同時也會給我們帶來最大的恐懼。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這隻兇猛野獸也會掉過頭來將我們也給吞沒。是將它關進籠子,還是任其在籠子外面肆意遊蕩?決定權在我們自己手中!

伯格曼《野草莓》:孤獨的背後,是自我情感的缺失與禁錮


結尾:

關於《野草莓》的主人公伊薩克,導演伯格曼曾這樣說過:

“我創造的這個角色,外觀上像我父親,但其實徹徹底底是我。我在三十七歲時,斷絕人際關係,阻隔於人際關係之外,自以為是,自我封閉,徹底的失敗;雖然我在社會上成功了,人聰明,井然有序,又有紀律。”

不僅是伯格曼,很多時候我們也會不自覺地成為現實版的伊薩克,冷漠而又自私,孤獨地活在自我構建的世界中,《野草莓》這類蘊含豐富人生哲理的電影,便是引領我們走出黑暗夢魘的啟明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