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花椒樹實現高產量,栽種之前這幾個問題一定要考慮到

這幾年栽種花椒樹的人越來越多了,但許多人都是盲目跟風,自己對於花椒樹種植管理方面的知識並不瞭解,栽後的產量自然也就不高。栽種花椒樹的收益週期較長,有許多問題在栽種之前就應該考慮到,一旦栽種之後,再想改變就很難了。下面我就栽種花椒樹的幾個注意事項做一個分享,希望能對那些想栽種花椒樹的人產生一些幫助。

要想花椒樹實現高產量,栽種之前這幾個問題一定要考慮到

1、品種的選擇

花椒樹的品種繁多,常見的有青花椒、大紅袍、枸椒、秦安1號等等,這些花椒品種各有優點,比如說枸椒的抗凍害能力強、產量高,但它的果實顏色嚴重偏暗,麻香味也小一點,收購價格比之大紅袍的要低的多,在我們這裡,枸椒是屬於正在被逐漸淘汰的品種。

這些品種對環境的適應程度也不同,比如大紅袍喜肥耐旱,秦安1號耐瘠薄、耐寒,因此在選擇品種時我們首先要考慮產量高、抗逆性強、市場認可度高的品種,其次還要考慮這個品種是否適合當地的環境,比如說大紅袍喜肥,那麼在土壤太過於貧瘠的地方就不要考慮這個品種。

2、栽種地塊的選擇

許多的花椒樹都具有耐旱、耐貧瘠的特點,但耐旱、耐貧瘠並不是說花椒樹就不喜歡水肥,很多人對花椒樹存在一個誤區,覺得花椒樹喜歡的就是乾旱、貧瘠的土壤,因此也喜歡將花椒樹栽種在這些地塊上,但實際上,花椒樹和大多數的作物一樣,水肥條件越好,產量自然也就越好一些。

再一個就是,一定不要將花椒樹栽種在山頂的風力較強的地方,這對花椒樹的產量有很大的影響,一來山頂等風力較強的地方,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都會相對差一點,還有就是大風會吹落花椒樹的花、果,我家就有幾十棵花椒樹栽種在山頂上,與栽種在其他地方的產量相差很大。


要想花椒樹實現高產量,栽種之前這幾個問題一定要考慮到

3、栽種時間的選擇

花椒樹的栽種時間一般有兩個,一個春栽,春栽是在土壤解凍後至花椒樹萌芽前進行,優點是工序較少,栽種以後氣溫是越來越高的,不用考慮花椒樹的越冬防寒問題,成活率較高,但春栽對於春季雨水少,較為乾旱的地區並不適合,一旦栽種時間不對,成活率就很難得到有效的保證。

另一個栽種時間是秋栽,秋栽一般都是在9月的中下旬到11月的上旬進行,在西北地區,早春氣溫回升慢,降水少,但秋季的雨水較多,土壤墒情好,所以在這些地區花椒樹一般都是在秋季進行栽種的,秋栽的缺點就是栽種以後要考慮苗木的防寒問題。以上這兩個栽種時間,要如何選擇,就要根據當地的實際環境條件來決定。

4、栽種密度

合理的栽種密度能夠有效利用土地,獲得單位面積的最大產量,但如果栽種密度不合理,比如說密度過小,那就對土地造成了浪費,減少了單位面積內的產量,但如果栽種密度過大,又會相互影響,遮擋陽光,爭搶水分、肥料、生長空間,也不利於高產。

花椒樹的栽種密度一般要根據立地條件以及品種特性來決定,土層深厚,土壤水肥條件、栽種的又是樹冠較大的品種,那麼栽種密度就應該小一些,一般採用3m*4m或者是4m*4m的株行距。土層較淺,土壤貧瘠,栽種的又是矮化後的品種,那栽種密度就應該大一些,一般採用3m*3m或者是2.5m*3m的株行距。

要想花椒樹實現高產量,栽種之前這幾個問題一定要考慮到

以上這四點,就是花椒樹在栽種之前就應該考慮到的幾個問題,如果這幾個問題都考慮到了,並且進行了合理的安排,花椒樹後期才有高產的可能,否則就極容易因為這些問題而導致後期產量不高,還不好補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