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企业运营得很痛苦,大多是这事没解决

如今,市场上不少企业都面临着同质化竞争;作为企业的经营者,该如何取得消费者的青睐?又要怎么走出同质化竞争的泥潭呢?

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在一次大型论坛上,为企业家们传经授道。

江南春:企业运营得很痛苦,大多是这事没解决

说出选择你而不选择别人的理由

中国的商业战争,在过去的30年经历了三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广东企业最成功。因为那时什么都能造,是一个短缺经济的时代,谁能生产出东西谁就是赢家。

第二个过程:

过了15年,以宗庆后为代表的浙江人时代到来。你会发现他并没有造出什么伟大的产品,但却能把一瓶简单的水卖至中国250万个网点。

这是渠道端的成功,因为这个时候生产能力谁都有了,渠道就变得很重要;谁能把渠道打深、打透、传至方方面面,谁就能赢得市场。

第三个过程:

就是今天,大多数的产品都同质化,大多数生产地都生产出类似的产品;这时候生产端的优势已经不明显了。

在有了京东、天猫这些线上后,实体渠道的优势也不惯用了;中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经济短缺的时代进入到经济过剩的时代。

这时候,消费者在面对每一个类别、行业都有了很多的选择;那这些企业、行业甚至是品牌都得回答一个问题:你如何简单的说出自己的差异化,说出选择你而不选择别人的理由?

企业最大的成本是顾客的认知成本

大部分人都认为,企业经营的成果是营收是多少、利润是多少;但在今天的市场中可以发现,很多亏的很惨的公司都是市值大的不得了的公司。

为什么?因为他们在消费者中有品牌认知,就像很多互联网公司一年烧了很多钱,但他们的市值动不动也是百亿美金上下的。

你说那些投资人傻吗?不,这些创新资本的投资人他们并不傻!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公司能培养起消费习惯和用户粘性,这些被培养起来的用户规模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一旦有了品牌认知、消费习惯,就有了选择;而这种巨大的用户规模体下的选择,最后一定转化成市场优势。

所以在这个时代,最大的成本是顾客的认知成本——顾客的认知壁垒、认知成本才是企业在一个经济过剩、同质化的时代中最大的成本。

那么在这时,企业主都必须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在消费者的心中代表一个什么样简单而清晰的词?举个例子:像宝马是驾驶乐趣;沃尔沃是安全;特斯拉是电动;吉普是越野;奔驰是尊贵豪华。

这些品牌在消费者心中都拥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词。如果不能在消费者心中拥有一个清晰的差异化优势时,陷入价格战、促销战、流量战只是时间的问题,所以在消费者心中的清晰度决定你的利润率。

占领用户心智的四种打法

当然,谁都希望能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一个词,那怎么去形成的?这就跟中国的商业战争有关,我认为中国的商业战争通常有四种打法:

第一种打法:如果你是老大,打的是防御战,代言品类。

比如:烤鸭就吃全聚德;果冻就吃喜之郎;要租车,找神州;装修就上土巴兔,这叫代言品类。

再比如说:上天猫就够了,意思是别的地方不用去了。老大通常都是底气十足的,能够跟一个行业的一个品类划上等号,那是无比愉快的。

第二种打法:如果你是老二,打的是进攻战。

这是一个占据特性,要把老大的优点变成缺点。

比如:京东商城说能在同样低价下买到真的、快的,其实就是在暗示对手卖假货、卖烂货,送货还慢;再比如说:滴滴说自己等于专车,当神州在进入专车市场时,就说自己是更安全的专车,有专业司机和专业车辆,直接去戳老大的痛处。

第三种打法:如果你是老三,打的是游击战,做一个领域的垂直聚焦。

比如:一个专门做特卖的网站,唯品会;唯品会垂直聚焦在特卖这个领域中,所以会更专业、更专注。

再比如:互联网人找工作就找拉勾网,因为拉钩更懂互联网;懂得为自己找根据地做深、做透,别人会很难撼动。

但是在做垂直聚焦时,切忌不要贪心,锁定好一个领域做到最精。

第四种打法:如果你是老四,打的是侧翼战,在无人地带降落。

这就好比开创新品类。

比如:瓜子二手车直卖网,个人卖给个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高档装修不用大理石,就用大理石瓷砖。这些都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品类。

一句广告语优劣的三个评价标准

在市场竞争时,很多人都会想怎么去写一句广告语;每个广告语的背后都是一个竞争战略,这就是所谓选择你而不选择别人的理由。

一句广告语用得好不好,实质上有三个评价标准:

第一,顾客认不认。

要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条件反射。

比如:怕上火喝王老吉;困了累了喝红牛;小饿小困喝点香飘飘。这些都能在大家的心中能形成条件反射。

但像青岛纯生的鲜活人生,或是五粮液的畅想美好人生;这种句子本身是不能立刻形成条件反射的。

第二,员工用不用。

要喝酒就喝五粮液吧,它可以帮你畅想美好人生;喝点红牛吧,它可以使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

难道促销人员会这么讲话吗?是不会的!

第三,对手恨不恨。

在“国酒茅台”的广告语传下去之后,这无形中就把其他酒都贬成地方酒业了。大家恨不恨?对手恨不恨?

但这种让竞争对手恨之入骨的句子,才是一个好的广告语。

广告的七种信任状

那么,要怎么让顾客相信你说的话?这里有七种信任状:

第一种方法:热销

比如:一年12亿人次都在喝,绕地球多少圈;每年有2593万人搜索百度;54%的人在链家网找到了满意的房子——热销就是在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第二种方法:意见领袖

刚开始,钉钉并没有很多人使用,于是他们请了很多的行业领袖和大咖代言;这就直接告诉大家——钉钉是受意见领袖青睐的,并以此来调动消费者的认知。

第三种方法:领导品牌

比如:创办一年,全国销量已遥遥领先;中国每十罐凉茶七罐是加多宝——消费者普遍都喜欢领导品牌。

第四种方法:专家品牌

比如:舒适达,全球牙医推荐;宜信,亚洲银行家大奖——这些有专家推荐的就叫专家品牌。

第五种方法:历史悠久

比如:席梦思,140周年科研成果让你八小时身心舒畅——直接告诉大家我们的历史很悠久,放心使用。

第六种方法:开创者

比如:奔驰,汽车发明者——明确告诉大家,我就是汽车的开创者。

第七种方法:制造方法

比如:A6净水器,美国原装进口陶氏滤芯;小饿小困喝点香飘飘,精选新西兰奶源加印度红茶——把怎么制造或是什么用料在广告语中就表达出来。

企业获得指数级增长的五种方法

企业要获得指数级增长通常有五种方法:

  • 第一,要找到差异化的定位;
  • 第二,要抓住一个特定的时间窗口;
  • 第三,要采取饱和性的攻击;
  • 第四,在消费者心中必须等于一个词;
  • 第五,一定引爆主流人群。

当你开创了一个行业、一个全新的产品的时候,你首先要问自己——你提供了差异化价值吗?然后你还要问自己——你有没有时间窗口?

差异化价值大家都知道,那时间窗口是什么?这里举个例子:中国第一个升空的宇航员叫杨利伟,大家都知道;那中国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个呢?并不是很多人记得,为什么?

这就是时间窗口——因为杨利伟在升空前,中国升空的宇航员这个窗口是开着的;经过了一系列的重大报道后,杨利伟等于把这个窗口给关掉了。

所以,你可以发现:当你先入为主,在消费者心中抢占了心智的时候,你直接关掉了其他对手的入道之门。

但在中国,没什么技术是绝对领先的,也没什么模式是不可以模仿的;关键是你要抓住时间窗口饱和攻击,你在消费者心智中要等于一个词,只有这样你才能遏制同质化。

为什么一定要饱和攻击?

我认为中国成功的公司通常有两种公司:

  • 第一种,有不可逆的知识产权。

像华为,你很难模仿他;因为他不可逆的知识产权;但在中国,99.99%的企业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 第二种,要拥有心智产权。

那这时候,你必须学会占领用户的心智。

因为这个世界认知大于事实,顾客的心智中一个信息一旦嵌入它会不断放发酵,顾客会不断放大对你的感知;就像:农夫山泉有点甜,你老听着这句话之后你喝着喝着还真的觉得他有点甜了!

所以,如果你打不赢这场认知战,如果你在消费者心智中不具备那种认知优势,价格战流量战就是必然。

正如孙正义先生说过的一个观点:你要做遥遥领先的第一,不然你失去利润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企业家们好,我司联合国内上百家天使和风投机构寻找项目股权投融资合作。

1:农业(种植、养殖、养老)重点关注。 2: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

3:连锁餐饮、商贸、化妆品业。 4:互联网、物联网、APP行业。

5:医疗设备、生物医药、健康行业。 6:文化、教育产业。

7:商业、旅游、矿产、地产 8:创新型传统行业。

9:汽车产业链。 10:高利润、高成长性及国家支持等


江南春:企业运营得很痛苦,大多是这事没解决

  • 2019年营业额500万以上!
  • 合作对象是企业最大股东,非决策人勿扰!

有需要做股权融资,对接投资人请点击左下角链接填写项目信息!会有专业人员联系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