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前裸辭,在家待了2個月,覺得自己一事無成,焦慮,怎麼辦

文:冠群職說 本文共2443字 閱讀約2分鐘

表妹,28歲,公司行政主管,疫情之前因為受不了直屬領導的“頤指氣使”,果斷裸辭了。本想著2月份回北京找個好工作,沒想到一場疫情,在家待了2個月,現在因為回北京要隔離14天,所以表妹還在老家。

表妹和我說,在家待了2個月,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什麼也不會,很害怕找工作,覺得不會有公司會用自己,特別焦慮。

我和表妹說,這是正常現象,不必過於焦慮。沒有目標和想法的根本原因,是你不知道自己能夠幹什麼,本質是對自己能力的不自信,你找不到自己的職業優勢,進而產生對未來的恐懼和擔憂,所以才會不想上班,什麼都不想做。要想擺脫這個現狀的困擾,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你的職業優勢,讓自己的目標明確。有了目標,就會產生動力。

下面,咱們就從3個方面來聊聊,怎麼擺脫現狀困擾,找到職業優勢,確定未來目標:

1、什麼是職業優勢?

2、怎麼找到職業優勢?

3、怎麼根據職業優勢,確定自己的目標?

疫情之前裸辭,在家待了2個月,覺得自己一事無成,焦慮,怎麼辦

什麼是職業優勢?

不知道你聽沒聽說過“護城河”“壁壘”這樣的概念,說的是一個公司獨一無二的核心競爭力。其實職場人也一樣,你的“護城河”就是你獨一無二的“壁壘”,這個護城河,就是你的“職業優勢”。

你說自己啥都不會,能都理解你這種職場焦慮的原因。但是,首先要和你說,沒有一個人是什麼都不會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

一提到職業優勢,你首先想到的是不是:有什麼技能?有什麼資源?有什麼人脈?一旦你發現自己技能沒優勢、資源沒積累、沒有人脈圈,你就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職場中,你肯定遇到過這樣的現象:

有的人單獨做一件事情做得非常好,但是一旦給他一個團隊,就會管理的亂七八糟,烏煙瘴氣;

有的領導,專業技能不如手底下的人,但是他的下屬,就是很服從他的指揮。

同樣做運營崗位,有的喜歡用文案引流量;有的人喜歡做數據分析,用SEO引流量。

其實,這就是思維方式、處事風格的不同,而這種不同,通常是由“天賦”決定的,沒有人是沒有“天賦的”。有的人,天生就是喜歡鑽研,有的人,天生就喜歡指導別人。

“職業優勢”並不單指能看得見的優勢,諸如:技能、資源、人脈,更重要的是“你的思維方式和處事風格”,因為你的思維方式和處事風格,會形成你的技能、資源和人脈。所以,職業優勢的形成,一個簡單的公式就可以解決:職業優勢=天賦×付出程度,

如果你覺得自己現在“一無是處”,那就從“尋找天賦”入手。

疫情之前裸辭,在家待了2個月,覺得自己一事無成,焦慮,怎麼辦

如何找到自己的“職業優勢”?

為什麼很多職場人,找不到目標?答案就是在自我定位上遇到困難,找到自己的優勢所在。

一部分職場人,是真的迷茫。上學時不喜歡自己的專業、工作時不喜歡自己的職業,如果工作一成不變還好,如果遇到點變故,就開始迷茫,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另一部分職場人,是一半清醒,一半迷茫。這部分人,知道自己大概有哪些優勢,但又不是特別的清晰,因為,也一直找不著答案,進而否定自己。

藉助“1內1外1工具”,找到自己的職業優勢。

1、“1內”就是自我洞察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自己才能真正瞭解自己。不妨跳開職場問自己幾個問題?

  • 有哪些事情讓你覺得有成就感?

不一定是職場上的某件事,可以是日常的。比如我:寫完一篇文章會有成就感;學會了一個新知識,會有成就感;團隊成員都擁護我,我就特有成就感。

  • 做哪些事情之前,你會充滿期待,特別有激情?

工作中也好,生活中也好,一提到讓你做哪些事,你會充滿期待,而且在做的過程中,發現時間不知不覺的就過去了。比如我:一提到處理仲裁我就特別興奮;一提到解決什麼溝通的問題,我就特別興奮,充滿期待。

  • 有哪些事情,你看到別人做,你覺得自己會做的比他更好

你可以列一個清單,寫一寫你認識的人,做過哪些事情,你覺得自己努力會比他做的更好;或者,找到一個你的目標標杆,你希望成為那樣的人。但這個人一定是你周邊的人,人人都希望成為“馬雲”,這不切實際。

通過這三點,你可以對自己認識的清楚一些,如:你喜歡做什麼樣的事,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2、“1外”就是藉助外力評價

這個外力可以是你的同事、也可以是你的好朋友。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身邊的同事和朋友,有時會比你更瞭解你。可以問他們下面這些問題:

  • 你覺得我的優勢是什麼?要追問細節,從軟技能到硬實力。軟技能如:溝通、表達、人際關係等等。硬實力比如:文案寫作、策劃等等
  • 如果你開公司,你願意把什麼工作交給我來做?
  • 和同齡人相比,你覺得我哪些方面比較突出?

當然問題,不限於這幾個,一定要找到和你關係比較密切的同事和朋友,讓他們幫助你,認識自己。

3、“1工具”就是測評工具

現在的職業測評工具有很多,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麼優勢,可以藉助測評工具來幫忙,這些人才測評工具都是經過反覆試驗的,具有一定的科學可信任性。分享幾個測評工具:

  • 職業興趣測評工具: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
  • 職業價值觀測評工具:職業錨測試
  • 個人特質測試:DISC測試、MBTI行為測試、4D領導力、九型人格測試

每種測評工具的結果和側重點都不一樣,你可以找到所有測評結果的交集,這個交集,有可能就是你的優勢所在。

疫情之前裸辭,在家待了2個月,覺得自己一事無成,焦慮,怎麼辦

怎麼樣根據“職業優勢”,確定自己的目標

每個職業對人才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如:管理崗,需要人具備優秀的溝通和人際關係處理能力;如果你通過職業優勢分析,發現自己不喜歡,也不善於處理溝通和人際關係關係,那麼未來你的目標就可以向“專業人才”發展。

找到了你的天賦和目標所在,如果你現在的能力達不到要求,那就根據目標,不斷提升個人能力,形成行動的動力。

沒有目標的人,就像沒有根的樹木。你之所以提不起幹勁,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是因為對自己不瞭解。沒有人是啥都不會的,只是你沒發現自己的天賦所在,只有找到你的天賦,併為之付出努力,就能夠最終形成職業優勢,當你有了職業優勢的時候,就不會迷茫和焦慮了。尋找的過程是很痛苦的,但一旦找到,未來將是光明的康莊大道。希望我們都能早日找到自己的方向。

我是@冠群職說 ,國家二級人力資源管理師,11年企業管理經驗、聚集職場、趕走焦慮、攜手防坑。願你我共同成長!歡迎評論區留言,期待你獨特的觀點和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