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乌兰牧骑圆老务林人音乐梦

本网讯(记者 刘洪林)“真正听到歌颂务林人的歌啦,我反复听,就是听不够啊……”3月15日,听着内蒙古大兴安岭乌兰牧骑为自己歌词谱曲的《兴安大地之歌》,李义发老人多年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收到一封饱含深情的信件。这封信出自内蒙古兴安盟大山深处一位老务林人之手。他在信中提到,自己五年前创作了歌颂务林人的歌词,希望找到合适的音乐人谱曲、歌唱,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心愿。

这位老人叫李义发,是一名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五岔沟三岔防火站的普通职工,他扎根林业近45年,为祖国的林草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感慨和骄傲。为了表达一名务林人的自豪之情,2015年,李义发老人创作了一首歌颂全国务林人的歌词《绚烂大地之歌》,老人特别希望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位音乐人,为歌词谱曲传唱,让全社会都来了解祖国的林草事业和务林人的的艰辛。歌词写成后,老人多方联系作曲人都石沉大海,那几年老人身体不好,2016年又得了脑梗塞。 “倘若有一天能亲耳听到有人唱这首歌,那将是我一生最大的荣耀,死而无憾。”李义发老人在信中深情地写道。

谁能帮助完成老人的心愿?宣传中心副主任缪宏想到了与兴安盟相邻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随即拨通了中国绿色时报社驻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记者站站长、林海日报社副总编孙勇的电话。得知此事后,孙勇请来内蒙古大兴安岭乌兰牧骑团长兰向明,请他们文工团的作曲

家为老人的作品谱曲、演唱。孙勇说,这首歌既抒发了务林人献身祖国林草事业的豪迈真情,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本土的作曲家更熟悉歌词里所反映的林区生活,更“接地气”。

从3月6日拿到歌词后,他们反复征求李义发老人的意见,对歌词进行了局部修改,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让歌名、歌词更具象化,更鲜明,流畅、生动,适合传唱。修改过程中,大家也被老人的精神所感动,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歌曲要纯粹从真情出发,展现一线务林人的情怀,归根到底落到一个情字。3月14日,歌曲传到了老人手中。

创作过程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龙,党组成员、副局长彭有冬等领导高度重视。彭有冬在批示中写道:“歌曲合成后要加大传唱力度。”

“一岭同山水。”兰向明说,虽然李义发老人不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但与林区万千务林人一样,有着共同扎根大兴安岭的生命轨迹,有着对大兴安岭的眷恋。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兴安岭、了解务林人,乌兰牧骑义不容辞。

内蒙古大兴安岭乌兰牧骑声乐队的李田华是林业子弟,他对李义发老人创作的歌词感触至深,当时正值疫情防控关键阶段,为尽快帮老人圆梦,他用了整整3个通宵作曲、编曲,演唱。他说:“老一辈务林人为大兴安岭这片绿水青山所留下的足迹,是我们所敬仰的,从谱曲到演唱,我更深刻体会到了务林人对林草事业的那份执着和热爱。”

据了解,目前这首《兴安大地之歌》的歌曲小样已录制完成并上报到相关部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