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問題我不是很明白,為什麼大家要用一輩子的收入去買一個只有70年產權的房子呢?你們怎麼看?

夢話幫主


家是避風港,有難往裡藏;

沒房哪來家,小船四處蕩;

無有立腳地,心裡總髮慌;

買房有了窩,積蓄都花光;

每月還房貸,繼續把錢賺;

雖苦心也甜,產權70年。


想想1652782534


你忽略了很多因素。舉個例子,我同事十幾年前夫妻倆月收入只有一萬二左右,手裡有二十多萬出國打工的儲蓄,懷孕後她老公擔心還貸負擔太重不同意買房而她堅決要求買房,並且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付了首付買了二手房,房子總價六十多萬,每月他老公的工資基本還了貸款,一個月下來所剩無幾,可是十年中,她們的收入翻倍了還有了些額外收入存款也有了幾十萬,她們房價更是大漲到了四百多萬,每月的貸款並沒有增加,相對於收入增長反而減少了,遠遠低於租房的租金。並且孩子的學位也解決了!你覺得房子買錯了麼


南下東北虎


這個問題在好幾年前我也不明白,但等我不得已要買房的時候就想明白了,結婚前老家有房子住著也沒有什麼感覺,反正離縣城近,沒必要去買房子。

後來出來異地工作,住著公司的房子也沒這個想法,總是覺得工作個幾年就要回老家的,在外面買到房子就兩三間房子,來個朋友親戚都沒地方住,還是以後回老家再建,又寬敞,又有院子多好,就一直沒買。

等小孩快要上初中了,一天老師在群裡說了初中報名的事,才知道讀初中就近入學要有本地戶口、房產證、達到5年的社保以上才有機會到公立學校上學,進不了就得去私立學校,自己的社保雖然有5年,但也不一定有機會,上私立肯定不理想,回老家又不現實,就這樣為了孩子上學決定在工作的城市買了房,花光所有積蓄還貸了款,也沒管產權70年的問題,只想讓孩子有個好學校上學,到他長大也不會埋怨,自己的老爹沒給他資源,這就是我買房的目的。


雷霆小颯


不談高大上,假大空的東西,和你聊聊我在上海的真實買房故事吧,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

05年到上海,第一年結束的時候沒賺到錢,所有工資都交房租了,而且是那種分割群租的房子。

後面自己賺多一點錢可以解決房租問題了,但是不敢想買房的事情。

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上海房價有所下降,但是實際下降不多,我記得在大場鎮附近的單價是8000塊,不過當時真的是最佳買房時機,因為好多開發商推出1成購房,我記得有個廣告,浦東某地,首付5萬可買房。可想而知,當時金融危機對經濟造成的傷害有多大。

不過像我一樣的無房者都是觀望,區別是人家持幣觀望,我只是觀望。大家都說資本家貪心不足蛇吞象,其實人類都差不多啦。大家都恨不得房價跌到100塊一平方,恨不得開發商傾家蕩產流落街頭。

然而事實上就是4萬億出手救市了。09年房價翻了一倍。那年我妻子懷孕了,我知道我不能等了,因為我是絕對不能讓我的孩子跟著我居無定所的。

當時我的存款只有8萬,在顧村看中的一套房子首付30萬。我們夫妻父母都是平頭百姓,不可能弄到錢,於是找上海的朋友借了20多萬,把首付款湊齊買了一套。

現在回想還是心裡很感激這些朋友的信任幫助。奇怪的是買房之後賺錢的速度會比之前稍微快一點,一年就把借款還清了。

到16年的時候又把那套小的換了一個126平的大點的。現在我感覺有點後悔換大房子,自己德不配位,賺的不多,還貸款比較吃力。

總結一下,1.如果是剛需,永遠不要等。

2.如果跌了,你不會甘心買的,你還想跌更多.

3如果漲了你更加不願意掏錢買房.

4最終消耗的是你的時間,因為結婚生子讀書都需要房子。

5消耗的是你貶值的貨幣,還有你交的房租也打水漂了。





學法律的驗光師金寶


還不說是不是一輩子收入,我關注的點是70年產權。你買了房,這房就是你的,即使產權到期了,現行的政策就是補交土地出讓金來續使用權就可以了。。。至於值不值得,各人看法吧。。。買了房,房就是你的家,雖然說你可以租,但租難保人家房東不續租給你吧,買了以後還是能讓兒子女兒繼承。反正,有能力想買就買,沒能力不想買就不買。。。


小豬87081473


讓我想起了多年前的“美國老太和中國老太”的故事。

大抵就是一種消費觀,提前消費,就相當於一邊住著貸款買的房子一邊還著貸款。

自我認為,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表現。

人想開了,亦或開始嘗試一些新鮮的東西,雖然有些人是人云亦云,但總的來說,國人對家的概念是比較清晰的。

縱然有貸款,縱然只有70年產權,但人們還是在一路艱辛之後體會住在靠雙手買下的房子裡的喜悅滿足。

人,一邊有對未知的恐懼,一邊有對不確定性的挑戰,一邊又要找到肯定自己的途徑。

所以,無論從哪方面理解,這樣做,人都是進步了。

有些東西,要自己體會,才可以理解所有的“不可思議”。



夜月奇幻


你也可以不買,然後每月付一兩千的租金,一兩年一搬家,單身的時候東西少還好,等結婚有孩子了,一家三口逃難似的大包小包的隔幾年搬一次家,交著房租替房主還著放貸。到老了六七十歲了就去住敬老院,因為沒人願意把房子租給行將就木的老人。人家老了沒錢還有套房子,可能你老了沒錢也沒房子。如果你說你父母家三室兩廳甚至更大的房子和父母住,那就沒問題了,但是婆媳,翁婿,育兒等一系列關係能處理好就行。


賣給自己


不買房,你用一輩子的收入去租房?

不買房,你的子女讀高價書?

不買房,你一輩子住不上新房

不買房,你的丈母孃會答應?

不買房,你在親朋戚友面前無顏

不買房,同學聚會你好意思發言?

不買房,你永遠用高價水電費

不買房,你是邊緣人,你的子女還是邊緣人

不買房,哪個姑娘眼瞎嫁給你兒子?

不買房,你永遠是三無人員

不買房,想辦貸款做生意都沒抵押物

你買不起,就別傻傻如此問,你買得起三套,你絕不會只買兩套,你會買四套,炒,然後繼續買。別問為什麼,總之一句話就是窮,買不起房,沒有其他原因,這就是人性。


成都房產房屋百事通


你的認知存在誤區,房屋產權是永久,土地使用權為70年,而且我國是不存在私人產權的土地的,包括農村的宅基地也不屬於私人所有,私人有的只有使用權而沒有產權。而前幾年曾經大範圍探討過土地使用權的相關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國家態度是可以比較簡單地續期。


守望平安之人


安全感、歸屬感吧!……有些觀念和習俗,是潛移默化深入骨髓的。

就好像房子單價過高的前提下,完全沒租房子划算!即便是有些人發現了,但並不在意,還是飛蛾撲火一樣的還是要更努力的有自己的房子。

也好像結婚一樣,很多人並不適應婚姻生活,婚後也拒絕角色轉變該有的責任(有可能只是因為避免親友群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