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0《漫長的告別》:一場長達七年的告別,一部溫情日式電影

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主題呈現解讀《漫長的告別》的獨特魅力

《漫長的告別》這部影片由中島京子同名小說改編。這部電影溫情感人,彷彿就是我們身邊的每一個普通的家庭。影片全長127分鐘,橫跨七個年度。

認知障礙症還有有一個浪漫的名字,叫做”漫長的告別“,意思是病人和家人,有一個相當長的時間,用來告別。這部電影充滿了溫馨的橋段。就好像,我們回憶一個去世的親人,當初離別的撕心裂肺已經記不得,腦子裡的回憶,都是各種溫馨的小細節。

影片中的父親退休前是中學的校長,非常嚴厲。那麼,在這樣一個不擅長表達自己情感的家庭中,如何體現家庭的溫馨和羈絆呢?這就要歸功於導演的精心安排和細節的鋪墊。


豆瓣8.0《漫長的告別》:一場長達七年的告別,一部溫情日式電影

這篇文章將會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主題呈現三個方面展開解讀,分析一下,溫情故事的背後,隱藏了多少導演的小心思:

  • 敘事結構:以單線順敘展開劇情,同時穿插了一個“包袱”來增加故事性;
  • 鏡頭語言:運用豐富的鏡頭語言去助推人物情緒的抒發,讓感情的流露自然而然;
  • 主題呈現:長達7年的告別的背後,是一個家庭的愛和羈絆。

一、敘事結構:以單線順敘展開劇情,同時穿插了父親的失蹤來增加故事性,推動劇情發展

這部電影從一個遊樂場切入,然後以單條線性敘事結構展開劇情,從發現父親得了認知障礙症,到最後去世,時間上整整持續了7年。為了使劇情起伏波動,導演穿插了一個“包袱”:父親總是無緣無故失蹤,說自己“要回去”。用這種方式調動觀眾的情緒,不經意間為觀眾帶來感動。

影片時間的跨度長達7年,於是,被切割成4個小塊,每隔一兩年,導演給觀眾呈現這個家庭中的幾個片段。一直存在的一個元素是,得了認知障礙症的父親總是無緣無故消失,而且一直唸叨著“要回去”。大家都不知道,他想要去哪裡。

(1)是要回以前的家嗎?

因為已經有過失蹤的經歷,所以,家人開始猜測,父親到底要去哪兒。是要回原來的家嗎?

於是,全家人一起,回到了以前曾經居住的老房子裡。然而,外孫和父親一樣,兩人都嚷嚷著要回去——不是要回”老房子“。

在回去的火車上。父親對媽媽說,我要帶你回去,去見見我的父母。


豆瓣8.0《漫長的告別》:一場長達七年的告別,一部溫情日式電影


在我看來,這是影片的一個伏筆。父親在意的東西,並不是原來的房子,不是一個物體。父親雖然失去了記憶,但是,過去的生活,念念不忘的經歷,其實都還在。

這裡也把劇情往前推動,讓我們知道,父親,其實一直都是在尋找過去的經歷。他自己的時間線,停留在了過去,而不是現在。父親也在告別,向自己的過去告別。

(2)父親要去給家人送傘!

時間又過去了兩年,父親又一次失蹤了。吸取以前的教訓,父親的手機被裝了GPS定位。母女三人發現,父親一個人去了一個遊樂場。

父親在遊樂場騎木馬。看到父親帶著三把傘,媽媽突然想明白,原來,父親這是要去給她們母女三個人送傘。

姐妹倆小的時候,父親曾經來遊樂場給她們三個人送傘。姐姐說,不太可能,按照父親的性格怎麼會來?媽媽就說,因為當時妹妹感冒了,父親惦記著。


豆瓣8.0《漫長的告別》:一場長達七年的告別,一部溫情日式電影


母女三人打著傘,對著騎木馬的父親揮手。此時此刻,過去和現在交織,他們一家人,終於活在了同一個時間點裡。一家人終於恢復了之前的溫馨,以一種特殊的形式。

(3)活在過去的爸爸

影片以單線敘事結構推進,劇中的人物都活在當下,爸爸卻活在過去。

在這場漫長的告別當中,有兩種形式的告別:家人和父親的告別,以及,父親和自己的告別。

外孫曾經說,爺爺因為不記得以前的事情了,所以不會傷感,活得很快樂。但是,父親也是在用這種奇特的方式,和自己進行告別。


豆瓣8.0《漫長的告別》:一場長達七年的告別,一部溫情日式電影


雖然不記得現在的事情,但是,記憶帶著他,回到了過去,沉浸在以前的世界中,把以前的經歷再次走一遍,這,就是父親一直唸叨的”過去“。

在這樣的敘事結構中,跟隨著得了認知障礙症的父親,觀眾也窺探到,這個家庭原來是什麼樣子,家庭中的每個人的以往和現在。

用這樣的方式進行銜接,毫無生硬的感覺,一切行雲流水,自然而然發生。

二、鏡頭語言:運用豐富的鏡頭語言去助推人物情緒的抒發,讓感情的流露自然而然

劇情看起來平鋪直敘,然而,導演花費了大量的心思和技巧,運用了豐富的鏡頭語言去助推人物情緒的抒發,表達人物之間的關係和羈絆,讓感情的流露自然而然。比如,父女之間的交談,大量運用側拍和45度側拍,用來展現父女之間有一定距離,但是父親值得信賴的感情;用俯角來表達母親的軟弱和無助。

(1)用中景和側拍表達可信賴的父女情

影片中運用了大量的中景鏡頭,展現兩個人之間深厚的感情。比如,有一場小女兒和父親的談心的場景,我最喜歡。

小女兒剛剛在感情中受到了傷害,然後接到媽媽的電話,讓女兒和父親談心。這場談心的地點,在自己家的後院。

從一塊餅乾切入,用一箇中景,把父女兩人放入同一個畫面。兩人開始寒暄,父親嫌棄餅乾太乾,小女兒說,嫌棄不好就別吃,父親一下子把餅乾給吃了。


豆瓣8.0《漫長的告別》:一場長達七年的告別,一部溫情日式電影


鏡頭切換為遠景,然後,轉為小女兒特寫,從45度側拍的視角,她開始向父親訴苦,說自己搞砸了,越說越難過,開始哭泣。

這個時候,父親的手伸了過來,看女兒是不是感冒了。順勢鏡頭就給了父親,父親則是側臉。他說,不可以失望。

女兒接過話,說自己一直以來都特別努力,但是,還是比不過,男友對於前妻生的女兒的牽掛。

父親從側臉變成了正面面對鏡頭,對女兒說,不可以失望。很多事情,”yo“一聲,就過去了。這樣的事情,在學校,或者其他地方,很常見。

從側臉變成正面鏡頭,表現出父親作為校長的權威,以及對於女兒的關心。用一句話,就結束了這場談話。話一說完,站起來就回屋子裡去了,同時,媽媽走了過來。這個時候,中景變成了女兒和媽媽,寒暄了兩句,媽媽也走了。女兒的情緒得到了釋放。

這場戲中,鏡頭切換很少,但是女兒和父親的感情,鋪墊得很好。女兒和父親,很少正面面對。女兒是45度側顏,父親是整個側顏。說話的時候,會偶爾正面面對鏡頭。

在我看來,首先,父女之間的交流,沒有同齡人那麼親密,兩人的交流是有一定的距離感的。其次,父親曾經是一個校長,即使已經得病,失去了記憶,但是,在小女兒面前,他還是權威,是長輩。

不知不覺之間,女兒壓抑的感情,終於得到了釋放和療愈。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場景之一。雖然情緒的爆發很激烈,但是,一切鋪墊得合情合理。

(2)用正面和側面鏡頭的對比,來表現父女情

小女兒不隱藏自己情緒,傷心了哭,開心了笑。大女兒是另一種性格。為了推進大女兒情緒的爆發,導演也是做了一系列的鋪墊。

大女兒在美國,深夜,鏡頭是45度側面。而日本,是陽光燦爛的早上,視頻的畫面中,父親在中間,母親和小女兒在兩側,笑著說一些好消息。

豆瓣8.0《漫長的告別》:一場長達七年的告別,一部溫情日式電影

突然,大女兒說,想和父親單獨聊聊。鏡頭切換為遠景,再切回來,女兒從45度側面,變成了正面,再次鋪墊,女兒喝了口水,然後,問父親:我該怎麼做?兒子總是逃學,可能沒學校上了。大女兒開始哭。


豆瓣8.0《漫長的告別》:一場長達七年的告別,一部溫情日式電影

鏡頭給了父親,用的是45度側臉,父親一臉擔憂看著大女兒,一個字兒也沒說,也沒有走開。

鏡頭一轉,大女兒的兒子回來了,他看到,媽媽在攝像頭面前睡著了,而自己的外公,一直看著媽媽。


豆瓣8.0《漫長的告別》:一場長達七年的告別,一部溫情日式電影


於是,外孫向外公致禮,外公回了外孫一個致禮。爺孫倆的交流,兩人都是正面鏡頭。

這樣一場戲通過精心安排,從父女倆的交流,變成了三代人的羈絆。三個人之間,也是通過兩兩交流完成的。

這場戲中,雙方的交流,是通過用電腦視頻的方式完成的。為了區分,劇中的人物,拍了側臉,而視頻中的人物,拍了正面的特寫。用這種方式,隔開了一定的視覺上和心理上的距離。

可以看出,雖然都是父女感情,但是,大女兒和小女兒,因為性格不同,和父親的交流方式也不一樣。父親對待兩人的方式也不一樣。但是,不變的,是關心。

(3)俯角鏡頭表現媽媽的脆弱

要照顧生病的父親並不容易,媽媽不但順利完成任務,而且總是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齊齊,把家裡收拾得一塵不染。

後來,媽媽的眼睛出了問題,需要做手術,但是她最惦記的,還是父親。母親手術之後,必須低著頭,有利於恢復。這個時候,小女兒對媽媽說,自己沒照顧好父親,父親住院了,就在樓下。

這個時候,媽媽說了一句話,請自行想象我的表情。然後,導演給了一個俯角的鏡頭。


豆瓣8.0《漫長的告別》:一場長達七年的告別,一部溫情日式電影


俯角能夠凸顯環境的作用,而吞噬角色,表現人物的卑微。導演用一種俯角的鏡頭表達方式,展現人物的無助和卑微。

影片沒有刻意煽情。母親在劇中一直很冷靜和堅強,沒有哭過,這唯一的一場母親情緒的表達,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表達出來的。

用這樣的鏡頭,表現一個偉大母親,剛強背後的弱小和無助。這個鏡頭當中,也許媽媽在哭,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她還是一個勇敢頑強,堅韌的人。

三、主題呈現:長達7年的告別的背後,是一個家庭的愛和羈絆

長達7年的溫情告別的背後,導演想呈現給觀眾的,是一個家庭的愛和羈絆,是家庭成員坦然面對失敗,永不放棄的精神。

1.家庭的愛和羈絆


豆瓣8.0《漫長的告別》:一場長達七年的告別,一部溫情日式電影

認知障礙症,又被稱為最漫長的告別。父親這場和家人的告別,長達七年。

然而,很奇怪的是,電影裡竟然沒有父親去世的畫面,沒有眾人和父親一一告別、痛哭流涕的畫面,也沒有追悼會。反而,觀眾從逃學的外孫和校長的談話瞭解到,父親去世了。

導演儘量減少病痛的折磨,家人的辛苦付出,以及愛恨別離的痛苦,呈現給觀眾的,是一家人的溫馨和牽絆。當往事都已成風,我們記不得當初撕心裂肺的痛苦,回憶起的,反而是每一個溫馨而平凡的小事兒。

比如,父親即使誰也不認得,失去了記憶,還會拉著媽媽的手,說要帶她回家裡見父母。

比如,父親還會帶著三把傘,去遊樂場接家人。

亞洲的家庭關係中,父親總是處於權威的地位,說一不二,很少會表達情感。沒有刻意的煽情,也略去了父親去世的悲痛,很剋制地表達,家人之間的羈絆和關心。

一場漫長的告別,親人之間的羈絆。

2.失敗,然後再努力


豆瓣8.0《漫長的告別》:一場長達七年的告別,一部溫情日式電影

小女兒一直遭遇各種挫折,母親為了鼓勵學習,會偷偷給錢。父親對她寄予厚望,希望能夠成為一名老師。然而,小女兒功課不好,是一個打工小妹。

現實中的她,一次又一次,搞砸了。

夢想開一家自己的餐館,於是足了麵包車,找了僱員,一起賣盒飯。結果入不敷出,最後還是失敗了。

因為父親走失,意外碰到了以前的同學,兩人交往了一年多,卻還是敗給了親情。男人一直牽掛著前妻生的女兒。

她難過的時候哭,開心了笑,日子繼續過。影片並沒有給小女兒一個完美的結局,也許,這就是生活。

大女兒在美國,自己也是一堆煩心事兒。丈夫沉迷於科研,對家庭不聞不問。兒子會逃學,升學成為難題。大女兒語言不通,擔心兒子卻沒用。

最後,她開始學英語,緩和和丈夫之間的關係,事情總是會向好的方向而去。

影片最後,並沒有直接給出一個圓滿的結局,也沒有神秘的力量幫助劇中的人物實現事業和生活的飛越。比如,大女兒的兒子,依然在逃學。每一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努力,這才是真實的人生。失望之後,還是接著努力。

最後

總之,《漫長的告白》以單線順敘展開劇情,同時穿插了一個父親的失蹤來增加故事性,運用豐富的鏡頭語言去助推人物情緒的抒發,讓感情的流露自然而然,同時,長達7年的告別的背後,是一個家庭的愛和羈絆。

《漫長的告別》電影中沒有最後死亡的告別,然而,每一個鏡頭,都在訴說著和父親的告別。導演用單線敘事的方式,用一系列的鏡頭語言,給我們呈現了一個溫馨,暖心的日式家庭。原來,告別也可以變得這麼溫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