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都是大一统王朝,为什么我们总是称乎盛唐弱宋呢?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鼎盛时期,文化、科学都达到顶峰,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

唐、宋都是大一统王朝,为什么我们总是称乎盛唐弱宋呢?

但是大家往往会羡慕盛唐文化,而认为宋朝饱受外族欺凌,被称为弱宋。

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这样说也有它的道理,这样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说起。

在宋朝之前的王朝,古代王朝的改朝换代都是亡于汉族自己人之手,从没有被外族人征服过,而宋朝之后,我汉人江山两次亡于外族之手,一次是蒙古的元朝,一次是满族人的清朝。

在宋朝以前的所有朝代,包括唐朝时期,武将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唐朝人尚武,行伍出身的高级将领往往可以出将入相。如唐朝的李靖,尉迟恭、汉代的卫青,霍去病,霍光,三国时期的司马懿,曹操等等人物,都是出身军旅,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国家。这样就铸就的我们的铁血汉族。

唐、宋都是大一统王朝,为什么我们总是称乎盛唐弱宋呢?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强悍的王朝,另四方畏惧。因为每个王朝都出现了很多的铁血将军,才能够震慑四夷,但也是因为军人的强势干政,最后在王朝末期,被很多将领取而代之。汉朝是被曹操家族取代,曹魏江山被大将军司马昭架空,东晋的司马政权禅位给大将刘裕,南朝的宋,齐,梁,陈都是武将逼宫坐的江山。隋朝杨坚逼北周皇帝禅位,唐高祖李渊本是隋朝的太原留守,而把盛唐拖入战争泥潭的安禄山是范阳节度使,最后大唐被朱温所灭,这些王朝终结者无一例外,都是武将出身,都为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可是他们手中的权力大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威胁到了皇权。


唐、宋都是大一统王朝,为什么我们总是称乎盛唐弱宋呢?

特别是唐朝灭亡的几十年间,天下大乱,军阀混战,中原地区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历经了五个朝代,建立了十个国家。

而这些的亲历者赵匡胤亲眼目睹了军人执政给帝国带来的灾难。

所有,在同样是武将出身的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之后,他推出的第一个国策就是降低武将的地位,限制武将的权力,从根本上扼杀武将的野心。

唐、宋都是大一统王朝,为什么我们总是称乎盛唐弱宋呢?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通过将兵权从武将的手中收回,转而交给文官管理,大大降低了帝国被将领逼宫的可能性,文官的胆子小,在军队中没有威信,这些都有利于皇帝更好的掌控军队。宋朝建立的枢密院,设枢密使掌管全国的军队,而枢密使必须是文官担任。

唐、宋都是大一统王朝,为什么我们总是称乎盛唐弱宋呢?

赵匡胤的这个国策在随后的一千年历史中,都被统治者所采用,国家制定了文官节制武将的方针,大大的限制了武将掌控军队的权力。

也从宋朝开始,中国王朝再也没有发生因为内部人发动政变而被夺取皇位的事情。

但也正是因为文官掌握军权,但又不懂军事,往往瞎指挥,导致了军队在对外作战中屡屡失败的惨痛经历。


唐、宋都是大一统王朝,为什么我们总是称乎盛唐弱宋呢?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科技最发达的朝代,四大发明有三个都是宋朝发明的,其开明的制度和对外贸易为国家赚取了大量的财富,凭借其雄厚的财力和发达的科技,宋军的军事装备绝对不会差,但在对西夏,辽的战争中屡战屡败,究其原因就是文官不懂战,在军事指挥中频频失误,而武将又没有发言权所造成的后果。

最后的靖康之难,更是指挥从西北赶来开封勤王的种家军开赴山西与金军作战,导致种家军行军千里,人困马乏最终被金军全歼。因为种家军的灭亡,直接导致北宋都城开封失陷,北宋灭亡。

而杀害名将岳飞,也是因为岳飞是武将确握有兵权,宋朝统治者宁可不要半壁江山也不能允许武将掌兵。

唐、宋都是大一统王朝,为什么我们总是称乎盛唐弱宋呢?

反观唐朝,文武平等,名将辈出,唐朝的李靖,苏定方,薛仁贵等为大唐开疆拓土,吊打周边各个政权。而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宋朝武力值大减,被周边的各个民族欺凌,给辽岁币,给西夏岁币,最后北宋被金所灭。南宋向金国称臣,最后又被蒙古灭国,开创了汉人江山彻底被外族灭亡的先例。

唐、宋都是大一统王朝,为什么我们总是称乎盛唐弱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