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弱宋”作为“出了名的”缺马朝代,为何还能撑过300年?

“弱宋”作为“出了名的”缺马朝代,为何还能撑过300年?

宋朝,一个结束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黑暗和最混乱的时期——五代十国时期的统一中原王朝,被人称赞为这么一句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的经济、文化事业、科学技术水平和海外贸易事业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自从赵匡胤在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开始,到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更替了十八位皇帝,延续了整整319年之久,在中国历史上仅次于汉朝,甚至比公认的盛唐的存在时间都要久。可也正是这样一个宋朝,成了今天人们口中所哂笑的对象,并且将其冠之以“弱宋”之称。但是为什么人们口中的“弱宋”能够存在这么长的时间呢?这个问题不禁引起许多人的思考。那么今天就跟着小编的步伐一起来看看,这样的一个“出了名”缺马的“弱宋”,究竟为何能撑过三百年之久呢?

一、宋朝究竟为什么常常被称为“弱宋”

1、从历史对比度来讲

为什么人们常常谈及“汉唐盛世”,却不把如此发达的一个宋朝并入其中呢?这其实与中国传统的社稷观念是密不可分的。尽管孟子曾经提出过:“民为上,君为轻”,但这其实只不过是古人们对自我的一种“麻痹”罢了。在文人的眼中,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更多地还是在于开疆拓土的程度,以此来满足文人们口中所说的报效家国的“浪漫”。

“弱宋”作为“出了名的”缺马朝代,为何还能撑过300年?

而对于民间的百姓疾苦,又有多少文人雅士对此真正地关心呢?而他们所撰写的各种史书,也不过都是王侯将相的故事罢了。从上述的观念来说,宋朝在经济上的繁荣和科技上的发达都不能满足骚客们对宋朝的高度认可,而更重要的是王朝的疆域。就拿人们所公认的“汉唐盛世”来对比吧。

汉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办法,实施推恩令,加上经济上的种种措施,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到了真正的集中力量来向外开拓。于是有了打通丝绸之路、派张骞出使西域并设立西域都护府、霍去病北击匈奴等等一系列的举措,也成就了汉朝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的局面。

而唐朝则凭借前朝的基础和自身的强大力量,在征服吐蕃、吐谷浑等各地少数民族之后,基于它自身在世界范围内的“威严”,采取建制封官、给与其自治权、和亲同好和修路通邮等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多民族和平共处并乘势开拓唐朝的领土。在这般对比之下,宋王朝的版图实属小得“可怜”了,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称为“弱宋”。

“弱宋”作为“出了名的”缺马朝代,为何还能撑过300年?

2、几乎“屡战屡败”的历史

这还得从五代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国说起。“燕云十六州”在今天的北京、天津全境以及山西河北部分地区,这段地方从地图上来看很明显是内蒙高原地区与华北华中地区的必经之路,在遥远的宋朝也就成为了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地区的必经之路

。并且“燕云十六州”地理位置险要,于是被称为中原地区的屏障。

可一旦失去了这块屏障,中原地区的安危也是自然暴露在了北方民族军队之下。等到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办法也就是跑了,这也就是后来签订“檀渊之盟”的原因了。而在此之后,对于富裕的宋王朝来说,这些损失的钱财并不算一个大数目,但这使得宋王朝产生了一种求和的心理,意味着尝到甜头的宋朝皇帝面对侵犯最先想的的便是委曲求全地求和了。以至于情况从刚开始的两次御驾亲征企图收回“燕云十六州”到后来逐渐丧失收回领土的信心。

还有一点原因是由这“燕云十六州”引申出来的,那就是关于宋朝的骑兵力量。由于“燕云十六州”长期处于北方少数民族手中,而这一部分地方盛产战马,这就导致宋朝骑兵从数量上就寡不敌众,加之宋朝长期出征北地,多数战斗都需要骑兵在高原山地战斗,这也就是宋朝经常吃败仗的原因之一。

“弱宋”作为“出了名的”缺马朝代,为何还能撑过300年?

“燕云十六州”只是宋王朝败多胜少的原因之一,然而更重要的根本性原因就在于从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那一天起,“重文轻武”的局面就已经无法改变了。而这一政策的出现也是导致军事力量在宋朝不受重视的结果。如若不然,到了后面的明朝,朱元璋皇帝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便收回了宋朝三百年都没能收复的“燕云十六州”,实在令人叹气。

3、从宋朝自身各方面对比

由于宋朝其他方面都十分先进,相比较而言在军事力量这一块的缺乏就尤为突出了。根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宋朝在咸平三年之时,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约占世界总比的23%,并且人均达到了450,远远超过当时的西欧的400。不仅如此,在文化领域宋朝也涌现了陆游、杨万里、苏轼、黄庭坚等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大家,而在科学技术领域也出现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等举世闻名的发明。因此,在宋朝自身无比绚烂的光环之下,那最短板的一环便成为了它不能全面发展的绊脚石。

二、那么宋朝究竟为什么能够撑过300年之久呢?

1、靠着宋朝各种发明的硬核武器

尽管宋朝的骑兵力量是确实不如北方少数民族,可宋朝毕竟还是科学技术水平比较高,因此依靠这一点,有着许多用于战争方面的硬核武器,能够拉近些许实力差距。

面对高大凶猛强悍的北方骑兵,尽管宋朝没有属于自己的强大骑兵部队,可他们发明出了能与之对抗的一种武器——神臂弩,并且以此来武装出一支特别的反骑兵的队伍,他们称之为弩箭手。这种武器的射程能够达到370米之远,加上它力可穿甲的威力并且能一次性装上十几只弩箭。

“弱宋”作为“出了名的”缺马朝代,为何还能撑过300年?

曾被评价道:“吾昔南征,目见宋用军器,大妙者不过神臂弓,次者重斧,外无所畏”。

面对来势汹汹的北方大军,什么是守城的利器呢?宋朝的床子弩给你答案。这种巨型弩箭每次运转都需要数十人一起发力才能将弩箭发射出去。而且这种弩箭也不同于普通的箭头,它的前方是一个圆形的铁球,凭借着强大的冲击力和500米的恐怖射程将敌人置于死地。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宋朝出现了在当时冷兵器时代所少见的“现代武器”,当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武器,而是可以说是现代手榴弹的前身的火药武器。这类“蒺藜火球”和“剧毒火球”等一系列火药武器,经过了大量助燃和防潮的处理后成形,并且利用其爆炸之后迸出的生铁碎片将敌人铠甲刺穿,威力不可小觑。也正是依靠着这一些领先于当时世界的超硬核武器,宋朝能得以维持三百多年之久的历史。

2、依靠着强大的重装步兵

尽管宋代实施重文轻武的措施,并且骑兵部队的确不堪一击,但其实在步兵方面,

宋王朝有着可以说是古代最好的重装步兵部队。让我们通过数据来看看吧,在宋代的时期,欧洲的锁子甲的重量不超过15千克,而15世纪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千克。就这重量方面而言,宋代的步兵铠甲达到了29千克,不仅如此,其类型也属于典型的札甲,防护范围遍及全身

后来,皇帝亲自下令将步兵铠甲的重量上限规定为29.8千克,弓箭手的铠甲由于会常被卷入近战而规定为28到33千克,同时期的欧洲骑兵也不过是重达15千克的锁子甲罢了。到了绍兴十年,这时的宋朝军备战斗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在岳飞和韩世忠等大将的带领下以铁甲、强弩为主要装备组织重装步兵多次击败金国骑兵。所以说,宋王朝之所以能持续三百多年之久,与它精湛的步兵队伍也是密不可分的。

“弱宋”作为“出了名的”缺马朝代,为何还能撑过300年?

3、地理因素

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兵固然厉害,可他们若是想要完全推翻宋王朝,必须得深入中原地区与宋军一站,这也成了蒙古花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才得以消灭宋朝的原因之一。

大部分北方士兵长期居住在北方地区,马术精湛,当他们向西进军欧洲之时,他们面前的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这十分符合他们的作战和生活习惯,自然容易征服西伯利亚地区。可当他们越过“燕云十六州”后,来到地形复杂,气候潮湿的中原地区,跋山涉水本就使他们劳累不堪,加上水土不服,容易引起疾病缠身,于是战斗力大幅度下滑。于是攻下宋朝也成了一项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任务。

4、广大人民的支持

众所周知,宋王朝一直奉行重文轻武的策略,这使得在这个朝代,士大夫受到了史无前例的重用,这也使得老百姓对王朝的支持也是前所未有的一致。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老百姓都不愿意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国消亡,于是他们选择了宁愿跳海也不向蒙古屈服。这也使得在宋朝战败的标志性战争——崖山之战中,出现了令人惊叹的十万人跳海殉国一幕。尽管最终宋朝还是走向了消亡,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老话依旧没错,正是有了民心的支持,才使得宋王朝走得更远。

“弱宋”作为“出了名的”缺马朝代,为何还能撑过300年?

三、总结

所谓的“弱宋”其实更多地是在诸多对比和传统观念之下的一种看法,无论宋朝到底是弱是强,它的成就就算在今天看来依旧不可否认,它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依然是那般灿烂辉煌。我们今天所应该看到的应该是“弱宋”存活三百年的历史经验和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诸多启示。

参考文献:

1、《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2、《孟子·尽心章句下》

3、《遗行府四帅书》

4、《史记·豫让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