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刘邦发小和起兵时元老!能力不算顶级,但忠厚使其大放光彩


周勃:刘邦发小和起兵时元老!能力不算顶级,但忠厚使其大放光彩

  公元前180年七月份,吕稚崩。吕稚这个人不简单,她二十来岁时嫁给了四十多岁的老刘,为了让他起事用了不少手段,汉朝立国后,她又替老刘背了不少黑锅和杀了一些功臣。老刘死后,他和吕稚的儿子刘盈继位,但刘盈没有继承老两口的优良基因,加上年龄也太小,母亲又强势,所以很快朝政就落到了吕稚手里。

  吕稚借此机会大力扶持她们吕家,光是王就封了三个,一众刘氏宗亲是敢怒不敢言,吕稚活着一天,他们都不敢异动。吕稚死后,她封的曾经三个吕家王心里也害怕,害怕得到刘家的清算,思来想去,不如反了吧,把刘家彻底推翻,由他们吕家来当这个皇帝。

  这边刘家的人也预感到不妙,也在积极的筹办诛杀老吕家的人。这个时候,就显出了兵权的重要性,而这个兵权名义上是掌握在周勃手里,因为他是太尉,很多人在电视剧或者小说中会看到这个叫法,具体是个什么职位呢?相当于现在的三军总司令,也就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按道理说,在这个职位上,周勃是有兵权的。但他这个太尉是被架空的,别说调兵了,连军营都进不去。当时的真正军权掌握在上将军吕禄手里。

周勃:刘邦发小和起兵时元老!能力不算顶级,但忠厚使其大放光彩

  周勃跟陈平商量,俩人用计骗了吕禄,使他交出了兵权,并且火速控制京城外的北军,捕杀控制南军的吕产,转回头又把吕禄给杀了,平定诸吕,他是直接行动者,陈平是幕后谋划者,一场动乱结束,吕家彻底败北。吕稚数十年经营,盘根错节的巨大吕家网络被整个拨起。

  吕稚一定想不到,在她死后仅仅几个月,她那看似强大的家族就如摧枯拉朽般轰然崩塌。但其实,这一切早有预兆,周勃就是早已经死去的老刘安排在后世的一把剑,需要的时候,这把剑就会拔出斩向反刘之人。当年老刘将死之时,吕稚和他有过一段交谈,两人的谈话主要是问萧何死后,谁可以做相国,老刘对自己的老部下当时有一段评价,涉及到曹参、陈平,另外还有周勃,当时他是这么说的:

  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老刘对自己的老部下的认知可谓是入木三分,他也是个知人会用人的人,厚重少文,可以说是周勃一生的写照,也是老刘对他的盖棺定论。咱们今天就说一下这个人。

周勃:刘邦发小和起兵时元老!能力不算顶级,但忠厚使其大放光彩

  一、沛县发小

  周勃跟老刘是发小,还有樊哙和卢绾等人,他们一起在沛县长大,平时吃肉喝酒,好事没多干,坏事不少干,属于狐朋狗友。但其实周勃不是沛县本地人,他是外面搬来的,但这不影响他的老刘的感情。

  关于他早期并没有过多的记载,长大后靠织席为生,当时的樊哙是杀狗卖肉的,老刘混得比较大,是亭长,属于秦朝的一个小官吏。一众铁哥们儿在沛县有钱了就吃喝,没钱了就赊人家的酒。

  周勃单靠织席也维持不了生计,幸好他还有别的特长,就是吹笛子。平时谁家死人了,娶媳妇了,他就过去给人奏乐,挣点吃喝和零钱。如果不出意外,他们几个人的命运将永远都是这样,在沛县安静的过完自己的一生。

  公元前210年不是个简单的年份,对于刘邦和他那帮铁哥们儿来说都不简单。因为这一年始皇帝崩于沙丘,而在前一年,老刘押送刑徒去咸阳,走到了前210年时这些人跑了不少,老刘一怒之下把这些人都放了,自己则藏进了深山中。

  一听说他藏进了深山,那帮人赶紧来找他,铁哥们儿嘛,大不了一直在深山里生活。恰在这个时候,陈胜武广发出了呐喊,老刘心一横,反了算了!

  这个时候,老刘的称谓也改了,从前的刘季变成了沛公,周勃摇身一变也成了他的侍从官,同时丢了织席和吹笛子的手艺,开始学习打仗。要说这古人也是奇怪,比如说周勃,他先前跟指挥根本不沾边,但到了要打仗的时候,他就会打仗了,并且打得还不错。《史记》记载:

  祖之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下方与。方与反,与战,卻適。攻丰。击秦军砀东。还军留及萧。复攻砀,破之。下下邑,先登。

周勃:刘邦发小和起兵时元老!能力不算顶级,但忠厚使其大放光彩

  我们可以看到这几次都打胜了,但我们决不能认为周勃就是个军事天才,因为要结合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些说是打仗,但都是打的一些县城,战斗力不强,而且天下都已经开始反秦,这些守城的秦兵内心惊慌,这是他的胜的主要原因

,这种时候如果遭遇到秦军主力,那就没有以后的汉朝了。

  但几次仗打下来,周勃成长得很快,他在军事上还是有一些天赋的,当然不能跟韩信比,可比一般人还是要强太多。他们也不是没有跟秦军主力遭遇过,比如他跟章邯打过,虽然是偷袭,可他也立了功。而且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胆子有多大,章邯他们都敢偷袭了。后来打李由,杀项梁,从起兵就打仗,小仗、大仗不计其数,一共打了一年零两个月,打出了沛公的威名,楚怀王封老刘做了安武候,而老刘给周勃的是虎贲令,并且跟随自己一起平定魏地。

  南下攻打南阳郡、打武关、破兰田,一口气打进了咸阳。从老刘起兵,周勃就一直在身边跟随,这些大大小小的战争中,周勃是每一场都在,勇猛过人,常常是第一个登城的人。是他们断定以后会富贵吗?是他觉得打仗杀人过瘾吗?都不是,而是他就想追随老刘。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来老刘这个人有多大的个人魅力!

  他们小时候就在一起玩,当时几个人就听他的,他私放刑徒躲进深山,这些人别说抛弃了,反而赶紧找到他要跟着他同生共死,说起兵就跟着你起兵,说打仗冲在前面。周勃的战功和情份是别人无法比的,虽然后来全局战争靠韩信,但前期的艰难每场都有周勃。所以,当老刘封王进入汉中后,周勃就被封为了将军,汉立国后,周勃被封侯,并且老刘许诺永远不会剥夺他的爵位,要让他世代传下去,封地在绛县,所以称绛候。

  老刘对他是有情份的,而周勃做得也不错!

周勃:刘邦发小和起兵时元老!能力不算顶级,但忠厚使其大放光彩

  二、立国之后

  其实,老刘建立汉朝以后,他这个皇帝过得并不舒服,几乎有一半的时候都在打仗。为啥呢?不是都已经立国了吗?是因为他曾经封出去的王和地他想收回来,那些王也不安生,不想受他管制。

  所以,立国后的周勃也没有闲着,打韩王信时,他几经兜转,在胡人军队和韩王信的军队之间来回穿插作战,立功最多,这场仗结束后,他被封了太尉。

  后面杀陈豨、平卢绾,可以说周勃也一直都没有闲着。这里的这个卢绾就是他们曾经的发小,后来反了老刘,老刘派周勃去打,他都打赢了,但他打赢回去,老刘已经死了,惠帝刘盈继位,朝政实际上在吕稚手里。

  其实如果看资料的话,吕稚对周勃还是不错的。周勃打卢绾时已经不是太尉了,而是将军。原因是老刘派他去时,是用相国的身份去的。但惠帝六年的时候又设立了太尉官职,还是他来做。

  燕王卢绾反,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得绾大将抵、丞相偃、守陉、太尉弱、御史大夫施,屠浑都。

  周勃的前半生,除了在沛县没起兵前过了几天舒服日子,剩下的时候一直都在打仗,而且这人非常忠心,对老刘对刘家忠心耿耿,真正的做到了老刘指东不打西。纵使打仗时有多么艰难,对手多么强大,他就没有害怕过。而且这个人身上还有一个隐形的大功劳,那就是小时候跟老刘在一起玩,起事后跟老刘一起打仗,立国后被封,他一直都在老刘身边,老刘去平定什么地方也喜欢带着他。可以说老刘是真喜欢他,喜欢他超过喜欢樊哙和卢绾。

周勃:刘邦发小和起兵时元老!能力不算顶级,但忠厚使其大放光彩

  这其中当然有小时候的情份以及他的勇猛,但主要还是忠。卢绾同样也是发小,但却最后反叛被诛,樊哙也是发小,而且还是老刘是挑担,樊哙的老婆是吕稚的妹妹,但就是这样,当有人说樊哙坏话后,老刘一怒之下就要让陈平去军中把他的脑袋给斩下来。

  所以,周勃还是用忠心打动了老刘,使老刘对他投入了全部的信任。老刘将死之时,吕稚为他问题,他说可以任命周勃为太尉,掌管全部军队,这就是信任,这也是老刘的心机,他知道自己死后,自己那个政治和能力同样不下于自己的老婆一定会把持朝政,他盼着有一天,当刘家出现危难时,周勃能像保护自己、对待自己那样站出来。

  周勃没有辜负他的信任,当吕稚死后,朝廷陷入危机时,他站了出来,劝说陈平,自己亲力亲为的把吕家给杀了个干净,使汉朝权力又回到了刘家手中。这也许就是老刘的高明之处,他个人军事能力和谋划能力都不是拔尖的,但他看人和用人之术却是一等一的。但感动和陪伴都是同代人,周勃也不例外。

周勃:刘邦发小和起兵时元老!能力不算顶级,但忠厚使其大放光彩

  三、绛候善终

  文帝刘恒被立,其实完全就是周勃的功劳,他当时掌握全部军权,手里的权力可以轻易废立一个人,他选择了代王刘恒。而刘恒万万没想到这样的好事会落到自己头上,一度害怕得不敢进京,他怕自己去了就会死在京城。

  但是,害怕决不代表胆小。事实上,刘恒胆子可一点也不小,毕竟是老刘家的子孙,他的胆小是小心,一旦掌握了权力后,他的獠牙就会露出来。

  假如我们看史料就会发现,经过这么多次战争,当亲手立了刘恒后,周勃也是有些骄傲的,这时候老功臣都差不多已经沉寂了,而他却大权在握,选刘恒,估计周勃也是有私心的。

  他觉得这个人年轻,容易被自己掌握。但让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刘恒上来先给了他个甜枣尝尝,然后就是夺官。

  文帝既立,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食邑万户。居月馀,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

  先封他当了右丞相,然后再说一番让你害怕的话,周勃也算聪明,赶紧自己保护自己,而刘恒也准了,让他回到自己的封国去。这个时候,如果他不辞官会怎么样呢?那么他将非常危险,刘恒让他回封国也决不是什么恩情,而是怕诛杀他带来更多祸患,如果有把握的话,相信刘恒一定会在当时杀了周勃。

  周勃也感觉到了这种危险,所以他一直都提心吊胆,在自己家里都不敢卸甲,可见恐惧到什么程度。

  岁馀,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

  就是这么小心,后来还有人告他谋反,后来靠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公主才化解灾难,战战兢的活到了文帝11年时去世,算得上是善终了,毕竟儿子还继承了他的爵位,他也不是被诛的,这就已经算得上是善终了。他死后57年,景帝为了给儿子汉武帝刘彻清除障碍,周勃的儿子周亚夫被告谋反,被抓后的周亚夫拒不进食,活活把自己给饿死了。他死之后,封地被废。

  周家富贵,两代而终!

周勃:刘邦发小和起兵时元老!能力不算顶级,但忠厚使其大放光彩

  司马迁写《史记》,周勃位列汉朝开国异姓王第五位,司马迁之所以给他这么高的评价,是因为他在老刘死后的表现,司马迁后面是这样说的:

  绛侯周勃始为布衣时,鄙朴人也,才能不过凡庸。及从高祖定天下,在将相位,诸吕欲作乱,勃匡国家难,复之乎正。虽伊尹、周公,何以加哉!

  忠厚少文是老刘对老部下的盖棺定论,才能平庸,但平定诸吕,救汉危难,纵然周公也过如此。悲哉周勃,一生打仗,在谁的评价里都是才能平庸之辈。幸哉周勃,因为这样的平庸和忠厚性格,才使他得了善终。

  同样是异姓功臣的韩信评价高,但却被诛三族。所以,这人间之事,什么是福,什么祸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