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說的"東道主",有何歷史典故嗎?其實高中課本都有寫

每逢過年過節,到別人家做客時,款待我們的主人便稱之為"東道主"。然而不少朋友覺得:為何款待賓客的主人叫做東道主,而不是西道主或者北道主?其實這個答案的問題,早在高中時期的課本就有所解答。或許不清楚東道主含義的朋友,可能對於語文這門學科並不是太感興趣。那麼東道主這個詞彙背後,有怎樣的歷史典故呢?

大家常說的

相信大家在高一,都學過這樣篇課文,名字叫做《燭之武退秦師》。這是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一,而東道主詞彙的由來,與這篇課文有非常密切的聯繫。相傳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與晉文公,二人商議聯合向東攻打鄭國。因為鄭國早些年,曾經對晉文公所提出的聯合不感興趣。作為老牌大國的晉國,丟了面子必然要出馬收拾鄭國。

大家常說的

可是晉文公害怕,秦國在他們攻打鄭國期間背後捅刀。所以晉文公多次力勸,讓秦穆公與他一起攻打,土地肥沃,家財萬貫的鄭國。當時鄭國如臨大敵,畢竟春秋五霸其中的兩個超級大國,聯合要來攻打自己,稍有不慎鄭國或許會立刻滅亡。此時鄭國大夫燭之武來到秦國大營,希望通過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勸說秦穆公就此罷兵。燭之武所給出的理由特別簡單,鄭國大夫對秦穆公說:即使秦國和晉國將鄭國吞併,然而秦國距離鄭國太過遙遠。秦穆公遠道而來,至多分點金銀財寶,但是對於國家最重要的領土,這些秦穆公很難得到便宜的。換言之,這次秦晉兩國攻打鄭國,得利最大的應該是晉文公。

大家常說的

燭之武最後曉以利弊勸說秦穆公:如果大秦這次不退兵,假設秦國攻打鄭國。即使戰爭勝利,晉國萬一來個回馬槍,那麼秦穆公好不容易攢下的家底,將會蕩然無存。如果秦國停止攻打鄭國,那麼鄭國並作為東方的主人,每次大秦的使者來到東方,鄭國必將提供食宿鞍馬及支持。這樣的話,豈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秦穆公殺伐果斷,他被燭之武這番話說動了,很快便退兵。

大家常說的

作為東方各國之一的鄭國,便以東道主的身份,多次設宴款待秦國派來的使者;所以《燭之武退秦師》,便是東道主這個詞彙的由來。上古時期,尤其是周朝還未完全崩塌之際,各個國家之間雖然也虛以委蛇,企圖相互吞併。然而彼此之間,還稍稍保有信任,或者說遵循上古時期的周朝禮制。鄭國答應秦國,此後會款待他們遠道而來的使者。秦穆公遵守諾言很快便退兵,不與晉國攻打鄭國。憑藉燭之武這副三寸不爛之舌,鄭國便得以轉危為安,甚至他們還拉攏了秦穆公這樣一位強大的盟友。

大家常說的

所以東道主的身份,其實是代表身處東方的鄭國。東道主這個詞彙,已經在高中語文課本中有過明確的出現。這篇文章出自《左傳》,其真實性應該能得到保障。有的時候再大的問題,只需要冷靜通過合理的應對,便可迎刃而解。鄭國遭遇秦國和晉國,兩個超級大國的夾擊,依舊能夠得以自保。這不僅是燭之武臨危不亂,同時還與鄭國國王鄭伯知人善用有關。秦國和晉國,本就不是鐵板一塊。

大家常說的

風雲詭譎的春秋時期,這些超級大國各自心懷鬼胎。作為東道主鄭國,用些蠅頭小利,便可輕鬆讓秦國退兵。秦國也並非是大傻子,受了欺騙。畢竟正如燭之武所說那般,萬一鄭國被徹底攻陷,秦國確實得不到太多的便宜。反而有可能會被晉文公調轉馬頭,反戈一擊,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參考文獻:左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