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这首古诗怎么赏析?什么意思?

刘瞳瞳0903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江南》这首诗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实为汉代民歌,运用比喻、重复的句式和字眼,表现了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该诗以鱼戏莲叶为框架,描写采莲时莲田风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隐含青年男女渴求自由,追逐甜蜜爱情的涵义。看似无趣,实则有韵,其韵在于三点:一是用简单的语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清新明快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荷叶下,“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用“戏”而不是用“游”,就是通过鱼儿忽东忽西忽南忽北的嬉戏场景,让人们构思出鱼儿在莲下做游戏、抓迷藏的场面,表喻人们在自由的天地间,欢快、活泼的心理状态。二是用水面采莲的场景反映汉代民间的劳动民俗和达官贵人的嬉戏民俗。江南水乡,莲的生长极普遍。一到夏秋间,莲子成熟,年轻姑娘们(采莲一般由年轻妇女承担)划着小船,穿行于碧荷间,一边歌唱,一边采莲,“田田”是形容莲叶圆润鲜碧,表明莲子丰收,采莲人高兴之情。另外,在汉代宫廷,采莲是水嬉方式之一,采莲女在水中采莲,无意中也成为了岸上人观看的风景,突显“水与岸“”看与被看“的相衬画面。三是用比兴、双关的手法,把男女之间渴求爱情的心境写得极其委婉、含蓄,耐人寻味。在汉代,重视男女有别,重视女德,重视女性在整个家庭中所起到的教化作用和稳定作用。虽然婚姻家庭的理论是基于法律的。 “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在当时看来,奉祀祖先、传宗接代则是婚姻的意义所在。在这样的理念下,婚姻并不是男女之间的两情相悦,而是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在于将包办包买的婚姻套上 “合理”的外衣,并成了历代人们都延续的风俗。在这种情况下,青年男女渴求自主、自由的爱情也就不足为怪。

水平有限,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予你一点启示。


秋风学诗


前两天刚写了一篇文章,讲到怎么鉴赏诗词,用代入感的方法。这两天推荐的回答都是关于诗词的了!

题目你说到是一年级的古诗鉴赏,想必这应该是一个小学生要写的。我想一年级的小学生不可能写出应试教育的那种赏析文字吧,就是你懂的那种,你所理解的那种赏析文字。用一大堆莫名其妙的字词堆砌起来的所谓赏析文字。

家长可以用,代入感,引导孩子写出一段小文字,他们自己所理解的小文字,这就是真正的赏析了。

可以让小朋友代入到鱼的角色里,自己化身成了和田里的一条小鱼。把头慢慢伸出水面,看见了荷塘里满满的一池荷叶,在荷叶之间还有粉红的荷花。我一会游到东边看看这朵荷花,一会儿游到西边看看那朵荷花。南边也有一朵好看的荷花,北面那朵荷花🌸也很美,我好高兴啊!


庄瓦寒南閩閒人


《江南》是一首汉代乐府诗。这是一首歌唱江南劳动人民采莲时愉快情景的民歌。前三句点明采莲季节、场合,地点;后四句描述鱼儿嬉戏的场景。全诗使用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江南采莲时的优美意境。

全诗如下: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浮生寄清风


我们首先来阅读一下原文,一同赏析《江南》:

江 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是汉代乐府中的一首采莲歌,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当时便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单位,主要负责大型聚会如:祭祀、朝中开会、聚餐的音乐,并且收集民间歌谣,让领导者足不出户便能观风察俗,了解百姓们的生活指数。

头两句是写采莲的人们看到露出水面的又大又圆的荷叶,内心又高兴又激动,情不自禁发出强烈的赞美。“江南可采莲”是说江南到处都生长着莲,真是采莲的好地方。“田田”是形容莲叶饱满劲秀、挺立水面。“何田田”就是“何其田田”,是极度赞美的语气。这里通过写莲叶开的好的模样,让读者自然能够联想到莲花的美景。莲叶茂密,莲花繁盛,不仅景色无比秀丽,还表明莲子必然丰收,采莲人自然心里非常高兴。

大家在采莲时,必然会看到水中的情景。“鱼戏莲叶间”写鱼在莲叶中间游来游去,宛如在游戏一般。“戏”字写鱼在水中的迅捷欢乐神态,非常形象。这里既在写鱼,也有以鱼比人意,采莲人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互相追逐嬉戏,宛如鱼儿在水中游动,其划船动作之娴熟,船行之轻快,采莲人身姿之轻盈,心情之欢快,自然浮现在我们眼前。

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并且我们还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关注我,我们一同知天下


金色海韵


谢谢提问,试着作答。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首先要说的是《江南》为汉乐府民歌。所谓的汉乐府民歌是什么意思呢,字面理解就是汉代民歌,也可延伸至唐诗以前的民歌。所以,它没有唐诗那么严谨的骈偶对仗,用词也非常简洁明快口语化,好比现在的流行音乐。所以,《江南》最后四句在古诗中独树一帜,显得非常独特而具有韵味。

其次,这虽然是一首简单的采莲歌,但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像极了青年男女之间朦朦胧胧和欲拒还迎的青涩或者火热爱情。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隔空相思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

  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LivePD


《江南》,这诗在乐府分类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歌”原是一人唱多人和的,所以有的学者认为“鱼戏莲叶东”以下四句是和声。从诗的结构来看,这种可能性很大。不管怎么说,前三句是诗的主体,后四句只是敷演第三句“鱼戏莲叶间”,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

主体部分的三句,描绘江南采莲风光,实际着重于表现采莲人的快乐。开头“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首先把读者引入一个碧叶鲜丽、小舟穿行的画面。“何田田”流露出感叹、赞美的语气,本身是带有情绪的。虽然没有写人,人已在其中。它令我们想到:如此良辰美景,旖旎风光,采莲的人们自然免不了一场嬉闹。何况,采莲的活儿,习惯上总是由年轻的女孩子干的,她们平日拘束得紧,如今似鸟出笼,更兼结伴成群,欣喜活泼,自是如水荡漾。然而诗在这里逗了一逗,却不再写下去,转笔落到“鱼戏莲叶间”。“戏”是嬉戏取乐。开头两句之后,本该有人的“戏”,作者却将它转嫁为鱼的“戏”。这就是移情的表现。但虽是写鱼,“戏”的情绪却是从上二句流贯而来的。所以,你不必想清楚这里暗蕴着什么,凭直感就能体味到采莲人的情趣正在其中。不过,这里也并不是比喻、象征的手法,“鱼戏”也是实景,是一个完整画面中的一部分。采莲人本是快乐的,看到成群的鱼儿倏忽往来,潜沉浮跃,似乎自己也同鱼一样,轻松活泼,自由自在,无挂无碍。

至此,诗意本已完足。后四句只是将“鱼戏莲叶间”逐一铺展为鱼戏莲叶之东、西、南、北。然而缺此四句,全诗即索然无味。因为诗的功效,主要在于给读者以美的感动。而“鱼戏莲叶间”一句,叙述的意味重于描写,又是孤零零一句,实在无法造成足以感动读者的浓郁气氛,必待于后四句的铺排渲染。这四句真是稚拙而又神奇。第一,它就这么简简单单地东、西、南、北一路写下来,却让你好像眼见到一群鱼儿倏忽往来、轻灵活泼的样子。第二,这种简单的重复,造成了明快的节奏感。因此诗的形象、情绪,不仅通过语言的意义作用呈现出来,而且在语言的节奏中流泻出来。如果你想起这本就是一支歌曲,后四句又是合唱的和声,这种感受更是强烈。第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旋律,经过歌唱、诵咏,会在人的感觉中形成自我重复,长久地萦回不息。所以,有了这四句,鱼群,也是采莲人的活泼轻快,才表现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在读者这一面,感受语言所体现的画面形象和音乐节奏。好像在自己的内心里也有一群生气盎然的鱼儿自由自在地嬉戏游玩着,他不免要像庄子在濠上一般,感叹说:“这鱼儿真是快乐啊!”于是他也成了鱼,成了采莲人。感情就这么沟通起来,融为一体。


请问填写什么龙飞凤舞


《江南》出自汉乐府民歌。该诗大量运用了重复和叠字,诵读起来朗朗上口,体现了我国古代民歌的朴实无华和明艳爽朗。王国维曾赞美王维作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样的美誉用在这首诗歌中,也再恰当不过。

全诗六句,句句写景,是一幅初夏时祥和明艳的江南水乡图。读者在诵读时,画由心声,仿佛身临其境,眼前一片美景。翠绿的莲叶一望无际,勤劳的采莲人划着小舟,穿梭于莲叶之间。欢声笑语此起彼伏,采莲曲悠然跌宕,衣袖间满是清甜的荷香,额头上不知是露珠还是汗水,闪着晶莹的光芒。不用问,荷塘边上,免不了有三五成群的孩童在剥莲蓬,静谧处更少不了独坐的钓鱼翁。更远处,几个浣女正在洗着衣裳,粉粉的荷花,掩映着她们勤劳的身影。欢快的鱼儿也在莲叶之间嬉戏,不知道是莲叶让鱼儿更开心,还是鱼儿让莲叶更动人。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人在画中,画在眼前。一幅夏日采莲图如此完美得呈现在眼前,怎么能不让人惊叹!全诗未见人影,只闻人声,处处欢歌笑语,而这些皆来自读者之心。读到此处,不得不让我们佩服古人的诗词智慧:叠字和重复的巧妙使用,无论吟唱还是诵读,都是那么清脆爽朗;动静结合的手法,让人觉得惊艳绝伦!全诗短短三十个字,字字珠玑,诵读犹如珠落玉盘;掩卷而思,画面依然浮现于眼前。

可以说,《江南》这首乐府民歌,是汉代民歌当之无愧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之一。它用超强的画面感,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江南采莲图,让我们游走画中,闻荷香,听笑语,赏美景,继而流连忘返……


竹林听雨815126


谢谢回答了。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有红色,粉红色。也有白色。竞相开放。配上绿色的荷叶。再加上水中的鱼儿游来游去。采莲的姑娘。坐着一叶小舟穿行在莲花荷叶之间。真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啊!无数的文人墨客,用牡丹。莲花。竹子。梅花。这些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吟诗作画。,来赞美大自然的美丽和人性的高尚纯洁。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也为后人留下了千古绝句。每一首赞美自然的好诗篇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农业百晓生


其实诗中的鱼暗指男孩,莲叶暗指女孩!

用现代人的说法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这首乐府诗相当于现代的男女生二重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