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生歷史文化課突破——第三單元:中國古代的思想及科技、文藝

【藝考突破】單元命題規律總結

(1)春秋戰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元典期,各家都做出了貢獻。道家思想提供了自然觀和美學觀,墨家提供了功利觀和俠客思想,法家提供了法治和重農思想,儒家則成為古代中國長期的正統思想。

儒家思想經歷了孔子的創立期,孟子、荀子的分流和發展期,董仲舒的神學化和正統化,宋明的哲學化,到明清之際,經過反思和自我批判,又有新的發展。但明清之際的思想雖然為近代民主運動提供了思想武器,卻不具有近代民主色彩.

(2) 古代中國科技曾走在世界前列。英國著名科技史學家李約瑟稱,中國"在公園3世紀到13世紀之間保持著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中國的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的發明,是被馬克思稱為"預告資產階級社會的到來"、被培根稱為"曾改變了這個歌世界的事物和狀態"的偉大貢獻。然而,16世紀以後,中國科技的發展越來越滯後,有人認為,沒落的專制制度直接導致了中國科技的落後。

高考注重以古代思想的現實意義作為切入點,考察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古代科技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考中常常將本考點與社會生活相關聯,突出史料實證、時空觀念、家國情懷等,培養"立德樹人"的學科責任感。

【藝考速背】單元核心考點簡潔背誦

(1)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繼承了孔子的"仁".並將其發展為系統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貫穿著民本思想。

(2)老子認為世界萬物的本原是"道",強調一切要順應自然,提倡清靜無為、知足寡慾;提出"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老子哲學思想的精華是其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3)韓非子主張改革和實行法治,要求"廢先王之教";繼承和總結了戰國時期法家的思想和實踐,提出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

(4)春秋戰國時期:在社會大動盪大變革的環境下形成的儒家思想由於不適應當時社會的需要,所以一直沒有受到統治者的重視。

(5)西漢時期:兩漢董仲舒糅合百家思想,對儒學進行了改造,適應了中央集權制的需要,從而確立了儒學在傳統文化中的正統地位。

(6)宋明時期:儒家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形成了理學。理學是儒家思想在宋明時期的新發展,更具思辨性、哲學性,受到了統治階級的認可,緩和了危機。

(7)明清之際:儒家思想在明清之際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的社會環境下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進步思想家的反對君主專制、倡導經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對近代民主思想產生了一定影響。

(8)科技: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中國古代發明和發現,對周邊國家乃至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都產生過巨大影響。

(9)古代書畫:古代中國書畫一體,其藝術獨具東方神韻,在世界藝術寶庫中佔有重要一席.並對周邊國家產生重大影響。

(10)古代文學:中國古代的文學也輝煌燦爛。從春秋的《詩經》、戰國的楚辭,直至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不斷得到發展.並呈現平民化的趨勢。

(11)古代戲曲:以京劇為代表的古代中國戲曲獨樹一幟,雅俗共賞。

【藝考試題精選】3年高考2年模擬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題,48分)

(2018湖師大附中二模)1.學者許倬雲認為,孔子在《論語·衛靈公》中有歌頌"三代"的觀念,其懷古之情,美化了西周開國時文、武、周公呈現的普世意識及道德觀念,遂將三代認作一貫的統緒,代表美好的過去。對此合理的理解是孔子

A.推動了文化的交流與文化認同 B.思想植根於久遠的歷史傳統中

C.是為了說明西周代商的合法性 D.影射了春秋時時勢不寧的現實

(2019衡陽二模)2.理學把自然、人生、社會融為一體,在溶鑄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理學家在建立體系時,大多經歷了"氾濫釋老,返諸《六經》而後得"的過程。這反映出,理學

A.植根於佛道的思想 B.是儒學發展的倒退

C.是民族精神的源頭 D.具有包容創新精神

(2018新課標2卷)3. 據《史記》記載,商湯見野外有人捕獵鳥獸,張設的羅網四面密實,認為這樣便將鳥獸殺絕了,"乃去其三面",因此獲得諸侯的擁護,最終推翻夏桀,創立商朝,這一記載意在說明

A. 商湯成功緣於他的仁德之心 B. 捕獵是夏商時主要經濟活動

C. 商朝已經注重生態環境保護 D. 資源爭奪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019新課標2卷)4.西漢初期,道家學說兼採陰陽、儒、墨、名、法各家學說的精髓;後來董仲舒的儒家學說也吸收陰陽五行、法、道等各種思想。促成當時學術思想上呈現這種特徵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國勢力強大 B.百家爭鳴局面的延續

C.現實統治需要 D.兼收幷蓄的文化政策

(2019新課標2卷)5.程顥詩云:"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其體現的主旨是(  )

A.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 B.人與萬事萬物皆同理

C.張揚自我的人生態度 D.無為而治的思想理念

(2019唐山二模)6.稷下學宮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舉辦、私人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學府。其全盛時期容納了當時幾乎各個學派賢士近千人,如孟子、申不害、淳于髡、荀子等。稷下學宮

A.為百家爭鳴提供了重要平臺 B.繁榮了春秋時期的文化教育

C.成為當時戰亂動盪的一個縮影 D.成為荀子法家思想的發源地

(2018蚌埠三模)7."罪己詔"是古代帝王在面對災異發生或政治失誤等情況下,所下的自責悔過反省文書。正式的"罪己詔"最早出現在漢代,且數量較多。這主要是因為,漢代

A. 皇帝善於檢討反省 B.統治思想發生變化

C.君相矛盾趨於尖銳 D.封建迷信思想氾濫

(2018合肥二模)8. 魏晉之際,玄學成為封建文人的一種思潮。玄學家用老莊思想解釋儒家易經,主張虛無的"道",宣揚"無"是產生萬物的根本。他們認為政治上應當"無為",生活作風上要任其"自然",社會風氣中崇尚"清談"。這種思潮的出現

A. 動搖了儒學正統地位 B. 是江南經濟開發的結果

C. 導致了國家走向分裂 D. 是特殊社會環境的產物

(2018黃山三模)9.漢初法律在秦律基礎上制定,隨著政治經濟的發展,漢律特別強調皇權至上,法自君出;堅持德主刑輔,先教後刑;在無法律明文規定時,則以儒家經文作為定罪量刑的依據。這主要說明漢代法律

A.繼承了秦代法律的刑事法規 B.逐漸儒家化的發展特點

C.適應了外法內儒的治國理念 D.宣揚了君權神授的理念

(2018黃山三模)10.有學者對"忠觀念"在官修史書中出現的頻次情況進行統計後發現,在漢代纂修的史書中,"忠觀念"所佔的比例為7.97%,宋代為15.89%,清代所修的《明史》中是22.71%,越往後世"忠"的頻次越高。這從本質上反映出

A.專制主義日益強化 B.倫理教化逐步加強

C.思想控制日趨嚴密 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

(2019鄭州二模)11.《韓非子》一方面認為民眾的本性是"惡勞而好逸",要以嚴刑峻法來約束民眾;另一方面又主張君主應當減輕人民的徭役和賦稅。這反映出,《韓非子》

A.深受荀子人性論的影響 B.主張統治階級實施"仁政"

C.推動了小農經濟的發展 D.意在加強和維護君主權力

(2018蚌埠二模)12.在中國古代考核地方官員的述評材料中,往往可見"禱雨輒應"、"禱雨即沛"、"竭誠禱雨"等內容。這說明

A.旱澇等自然災害頻發 B.君權神授思想根深蒂固

C."禱雨"是地方官主責 D.重農思想影響官員升遷

(2018馬鞍山二模)13.王陽明在《傳習錄》中提到:"夫學貴得之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之出於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該思想意在

A.宣揚"知行合一" B.否定孔子思想

C.反對"格物致知" D.強調主體意識

(2018懷化三模)14. 秦漢以後,皇帝以"天子"自居,天下百姓是他的"子民",皇帝被稱為"君父"。而中國古代的地方官也被稱作"父母官"。這反映

A. 皇帝神化君權以強化統治 B. 宗族關係成為皇帝執政基礎

C. "家天下"觀念的政治影響 D. 仁政愛民成為官員從政準則

(2019黃山二模)15.如今國家在大力倡導全民閱讀,建設學習型社會。有學者在對中國傳統社會思想進行總結時提出"要想了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讀小說比讀古書更直截了當……讀小說,不僅當文學讀,還當思想讀。"這是因為明清小說

A.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需求 B.反映市民階層的精神需求

C.故事情節跌宕起伏、通俗易懂 D.符合統治者的政治文化需求

(2018新課標1卷)16. 《墨子》中有關於"圓""直線""正方形""倍"的定義,對槓桿原理、聲音傳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論述,還有機械製造方面的記載。這反映出,《墨子》

A. 彙集了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 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學體系

C. 包含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D. 體現了貴族階層的旨趣

(2018新課標2卷)17. 崑曲在明朝萬曆年間被視為"官腔",到清代被譽為"雅樂""盛世元音",宮廷重要活動常有崑曲演出,江南地區"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戲必請昆班,以示府城中廟會之高雅"。這些史實表明,崑曲在明清時期的流行是因為

A. 陸王心學廣泛傳播 B. 吸收了京劇的戲曲元素

C. 社會等級觀念弱化 D.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2018新課標3卷)18. 我國第一部藥學專書《神農本草經》大約成書於漢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制定的藥典,宋代頒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時珍撰成藥物學集大成之作《本草綱目》,由朝廷頒行。這些史實說明,我國古代藥學的發展

A. 源於大一統的政治體制 B. 得益於國家力量的支持

C. 是商品經濟繁榮的結果 D. 受到了宋明理學的推動

(2018新課標3卷)19. 明朝中期以後,京城及江南地區,雕印出版個人著作之風盛行,有人謔稱:"老童(生)、低秀(才),胸無墨、眼無丁者,無不刻一文稿以為交遊酒食之資。"士大夫間也流行將書籍作為禮物。這種現象可以說明當時

A. 學術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士人的地位顯著提高

C. 經世致用思想影響廣泛 D. 崇尚文化的氛圍濃厚

(2019合肥三模)20.唐朝把《孝經》作為學校的必修課。《唐律疏議》中涉及孝的有58條,約佔全部條款的11%,從不孝罪的論定、定刑、懲罰措施以及為官的丁親原則、家族中的尊卑等級等,皆有細緻的規定。這充分表明唐朝時期

A.四書五經逐漸被冷落 B.傳統孝道受到重視

C.儒家思想開始法制化 D.統治政策開明

(2019合肥三模)21.商業類書籍是明清時期書市中的大端。徽商刊刻了如《天下水陸路程》、《寶貨辨疑》、《商賈便覽》等著作,舉凡算帳、交稅、用銀、用秤、出行氣候、商業通信、求神保佑發財等一切知識和經驗都包括在內。這反映了

A.文化進步推動政府政策調整 B.賈而好儒成為商人共同追求

C.印刷技術變革促進商業繁榮 D.商業發展助推知識結構更新

(2018馬鞍山三模)22.魏晉時期,出現了一批旅行記、地方誌和異物志,如吳人康泰的《扶南傳》、佚名的《交阯外域記》、晉人釋道安的《西域記》、竺法維的《佛國記》等。這反映了當時

A.造紙術促進了書籍的流傳 B.對外交流促進知識結構更新

C.探知外部世界成為社會共識 D.經濟發展推動對外交流興盛

(2018馬鞍山二模)23.據《春秋左傳》記載:"王后無適,則擇立長。年鈞以德,德鈞以卜。王不立愛,公卿無私,古之制也。"材料表明

A.禮樂制度規範貴族行為 B.傳統政治中的理性考量

C.嫡長子繼承製受到衝擊 D.儒家倫理決定王位繼承

(2018陝西三模)24.三國時,孫權開始興建城隍廟;南北朝時,城隍是城市居民守禦城池、保障治安的守護神;隋唐時期,城隍職掌又增加了雨旱豐歉、功名利祿、吉凶禍福、冥籍諸事等;宋代,傳統的城隍信仰已列入國家祀典。這說明

A.官方正統思想壓制民間文化發展 B.儒教開始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

C.城市發展拓展了城隍的信仰空間 D.城隍廟是宣傳迷信的封建堡壘

二、非選擇題(共3大題,滿分52分)

(2018蚌埠三模)25.(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書院是我國古代一種特殊的教育組織形式,唐代始有其名。北宋年間,湧現出以四大書院(廬山白鹿洞書院、嶽麓山嶽麓書院、太室山嵩陽書院、回雁峰石鼓書院)為首的大批書院,南宋更是書院發展的黃金時期。許多著名學者都在書院任教。書院以培養"希賢希聖"之士為己任,提倡"為己之學",主張"進德"與"修業"並重。課程內容完全是由執教的山長、主講教師確定,除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儒家經典外,還有儒學大師各自的研究心得。同時,歷史典籍也是宋代書院的課程內容之一,部分書院還教授關於農田、治民、水利、算術以及軍事等一些實用技能型知識。

——摘編自楊果《也談宋代書院與同時代的歐洲大學》等

材料二 雖然歐洲中世紀大學的產生沒有一個確定的日期,但一般認為,最早的大學建於12世紀。隨著貿易和工商業的不斷髮展,城市需要更多的管理和服務機構,並需要大量具備專業知識和業務素養的從業人員,原有的教育機構不論在數量、規模還是所設專業都無法滿足時代需要。在1100至1200年間,大量的新知識湧入西歐,這些新知識衝破了大教堂學校和修道院學校的束縛,產生了有學問的職業。它吸引了來自歐洲各地的求知慾旺盛的青年……來到巴黎和博洛尼亞,組成那些學術行會,並給予我們對於大學的最初和最好的定義:一個由教師和學生組成的社團。

——摘編自賀國慶《歐洲中世紀大學起源探微》等

(1)根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書院課程內容的特點,並分析宋代書院興盛的原因。(12分)

(2)根據材料一、二並結合所學知識,比較宋代書院與中世紀歐洲大學的不同,並簡要分析中世歐洲大學的勃興帶來的積極影響。(13分)

(2018新課標2卷)26.(12分)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4 東漢史學家班固所撰《漢書·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應等級

藝考生歷史文化課突破——第三單元:中國古代的思想及科技、文藝

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中國古代史知識,對錶4的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並予以說明。(要求:看法具體明確,說明須史論結合。)


(2017新課標1卷)27.(15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公元前544年,吳國公子季札出使魯、鄭、衛、晉等中原諸國。季札對於各國貴族視為"文明"象徵的樂舞與詩歌,皆能一一點評,得其精髓;對於各國政治現狀,他也能做出準確的研判。各國原本視江南為蠻荒之地,為"文身斷髮"的"夷人"聚居之處,季札的到來讓他們眼界一開。

季札出使途經徐國,知道徐國國君對他的佩劍十分喜愛,只因要出訪他國,未能相贈。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劍掛在徐君墓前的樹上。隨從認為這樣做沒有意義,季札說,我當初知道徐君喜愛我這把劍,"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吳王壽夢認為諸子中季札年齡最小卻有賢能,指定他繼承王位。壽夢死後,吳國人堅決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堅拒,"棄其室而耕",最終王位由其長兄繼承。季札被歷代儒者尊崇為"賢人"。

——據《史記》等

(1)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歷代儒者尊季札為"賢人"的原因。(6分)

(2)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義。(9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