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孔子說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指什麼?

《論語》中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78、孔子說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指什麼?

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指的是一切都能夠隨心所欲,卻又完全合乎法度,實現了道德精神的完全自由,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

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被後世的程朱理學家們賦予了形而上的意義。

朱熹在《四書章句集註》中援引程子的話說:“孔子生而知之也,言亦由學而至,所以勉進後人也。立,能自立於斯道也。不惑,則無所疑矣。知天命,窮理盡性也。耳順,所聞皆通也。從心所欲,不逾矩,則不勉而中矣。”

178、孔子說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指什麼?

在程朱理學經典作家看來, “從心所欲不逾矩”,意味著“不勉而中”,也就是能夠隨心所欲,他的行動用不著有意的指導,他的行動用不著有意的努力,而所做的一切自然而然的正確,這代表著人生道德修養發展的最高階段。

這裡,“不勉而中”的“中”,也就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中”。正如儒家經典《中庸》中所寫的那樣:“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喜怒哀樂等情緒尚未發生時,無所偏倚,大中至正,所以叫做“中”;喜怒哀樂等情緒發生時,都能合情合理,適中而有節度,這就叫做“和”。“中”是天下最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達到了“中和”,天地就會各安其位,萬物便可生長髮育。

在朱熹看來,必須正心誠意,通過“格物致知”的功夫,對宇宙萬物,窮究不已,持續用力,滅人慾之私、存天理之公,便可達到“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的至善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178、孔子說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指什麼?

而在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看來,“格物”就是“正物”,即是去其惡、以歸於善,這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致良知”,即是去除私慾障蔽,彰顯吾心本有的粹然至善的內在光明,達到天地萬物“一體之仁”的至善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因此,雖然王陽明與朱熹“格物致知”的路徑不同,但他們所追求的最高目標卻是一致的:都是要達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而這一境界也就是“內聖外王”的成聖境界。這一“內聖外王”的“中和”境界,其特點是大中至正,其本質也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代表了天人合一的最高道德修養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