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糧當主食,血糖不降反升!專家表示,粗細搭配更合理

60歲的劉叔自成為糖友以來,在飲食上十分注意,聽說大米、麵粉等主食中含糖量較高,而粗糧又利於控糖,於是劉叔改變飲食“策略”,每天幾乎只吃一頓主食,其餘都用粗糧代替。可最近一次測血糖,結果卻讓劉叔大吃一驚,血糖不僅沒有降下來,反而比之前升高了不少。


粗糧當主食,血糖不降反升!專家表示,粗細搭配更合理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陳容平表示,主食的選擇對於糖友來說很重要,主食吃過多或過少都會造成血糖的波動,雖然粗糧可以有助於控糖,但將粗糧當作主食,同樣是不可取的。

定量主食是降糖“必備”

陳容平表示,糖尿病患者飲食中主食不是可有可無,而是一定要有的,而且要作為全天能量的主要來源。“主食中富含的碳水化合物對人體健康是‘有功之臣’。不吃或少吃主食的飲食結構,會導致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脂肪、蛋白質攝入過量,體內物質代謝紊亂,結果不僅血糖控制不好,忽高忽低不穩定,還使血壓、血脂增高,肝、腎負擔加重。”

要做到因人而異,量入而出,多動多吃,少動少吃,一般情況下200~300克/天,特殊情況150~400克/天(指食物的生重)。“糖友”在主食方面最好還要注意一些細節,如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主食宜幹不宜稀,粗細要搭配,宜少吃多餐。

此外,糖友還應定監測血糖、血脂、血壓,以便定製專屬的主食方案。

粗糧當主食,血糖不降反升!專家表示,粗細搭配更合理


粗糧與米、面更配

據瞭解,有不少糖友像劉叔那樣,為了“控糖”,將粗糧作為主食吃。對此,陳容平表示,雖然粗糧裡面含有一些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無機鹽等營養素,有利於降糖降脂,但將粗糧作為主食單一食用,會因缺少必需的氨基酸,使蛋白質比例失調。此外,粗雜糧相對含嘌呤量高,長期過多攝入,既影響胃腸道消化和吸收功能,又會引起體內嘌呤代謝異常,引起高尿酸血癥或痛風的發生,還可能導致微量營養素吸收障礙,造成營養不良。

粗糧當主食,血糖不降反升!專家表示,粗細搭配更合理

陳容平表示,於糖友而言,健康的飲食結構應該是碳水化合物佔大約60%,蛋白質佔大約25%,脂肪佔大約15%。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是米飯、麵條等這樣的主食。因此,將粗糧與米、面搭配,按一定比例配餐食用,做到有機的結合,優勢互補,才是科學的膳食結構。


粗糧當主食,血糖不降反升!專家表示,粗細搭配更合理


粗細搭配,控糖更佳

粗糧吃得妙才有利於控糖,那麼糖友該怎麼吃粗糧呢?對此,陳容平稱,糖尿病飲食中主食要儘量做到粗細糧合理搭配,把粗糧和細糧摻和起來吃。比如,可以食用由“玉米+大麥面”組成的二合面或“玉米+大麥面+蕎麥麵”組成的麵條或饅頭;也可以吃“大米+綠豆”組成的二米飯或“大米+綠豆+燕麥”組成的三米飯。

其次,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在一天三餐中分開安排,1~2餐粗糧,1~2餐細糧。這樣既能攝入較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無機鹽等微量營養素,又可以改善餐後血糖,同時還不會造成過粗或嘌呤過多的情況。

此外,可經常用的烹調方法:拌、蒸、燉、汆、熘、扒、滷;可偶爾用的烹調方法:滑溜、爆炒、紅燒(無糖);儘量不用的烹調方法或偶爾品嚐少量的:煎、炸、乾燒。



通訊員/胡瓊珍

圖/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