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有生,全賴此氣”,4個補氣方別錯過!

和煦的風,帶走殘冬陰鬱,帶來春的燦爛,正如歲月生生不息,又是一年萬物生長的好時節。對於氣虛的人而言,一定要抓住春天養護好陽氣,為這一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

那麼究竟什麼是“氣”?氣對於女性有什麼重要作用?我們如何補氣呢?今天就來說說這個話題。

“人之有生,全賴此氣”,4個補氣方別錯過!

01

“氣”究竟是什麼?

中醫對“氣”的認識主要源於古人對一些自然現象的觀察,比如人呼吸的時候有氣流出入,活動後隨汗液而出的蒸蒸熱氣,這些源源不斷地流動著的物質被稱之為“氣”。後來人們隨著不斷的觀察,又擴展了氣的概念。

《類經·攝生類》中說:“人之有生,全賴此氣”,說明人的生命活動都仰賴著“氣”。

氣是一個“協調者”,使我們不斷生長髮育,又不至於過早成熟,使我們有精神活力,又不至於過度亢奮;氣是人體的“空調器”,使我們體溫恆定,溫暖而不躁熱;氣是一道“防線”,幫助我們抵禦病邪侵入,病邪侵入後,也能使我們儘快痊癒;

氣是一個“大容器”,將我們的血液、汗液、津液都控制在身體裡,不至於過度出血、流汗、流涎、多尿等;氣也是一個“中介”,在各個臟腑之間傳遞著信息,這也是臟腑之間會互相關聯和影響的原因。

總而言之,氣就是推動人體所有生命活動的源泉。

“人之有生,全賴此氣”,4個補氣方別錯過!

02

“氣”對女性的重要性

女性有著月經來潮、孕產、哺乳等特殊使命,這也決定了女性對“氣”有著更強的依賴。

(1)氣與月經

經前期,在氣的鼓動下,體內的經血能量集中到胞宮,為月經來潮做好充足的準備,同時又在氣的束縛下,不會提早排出體外。月經期,在氣的推動和控制下,在胞宮聚集的經血有條不紊、順暢地排出,不會滯留而形成瘀血,也不會過度釋放,造成月經過多;

經後期,在氣的調控下,經血不再溢出體外,又因為經期釋放了經血,體內空虛,便需要氣來固攝蓄積新血。月經間期,經過後期的蓄積,胞宮內的氣血充沛,氤氳出“生殖之精”。月經的整個過程,都與氣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2)氣與孕產

在氣的作用下,胞宮內能量蓄積,從而產生了“生殖之精”,而後與男子之精結合,才形成胎兒。同樣也是在氣的協調作用下,胎兒按規律生長髮育,一步一個腳印,不會過快也不會過慢。

到了懷胎十月,胎兒積蓄的氣血能量充足,可以獨自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又需要母親足夠的氣推動著胎兒,以及成熟胎兒自身元氣的鼓動與努力,分娩才能順利完成。

胎兒初生,也是因為天生自帶了母親提供的氣,從而擁有了抵抗病邪的最初的免疫力。孕育生產的整個過程,氣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3)氣與哺乳

中醫認為“乳血同源”,在哺乳期,通過氣的協調,將體內的精血集中分配到乳房局部,因此母親有源源不斷的乳汁來餵養幼兒。同樣也是氣的推動作用,使得乳汁順暢排出,不致瘀堵,出現脹奶疼痛等現像。因此哺乳期,能夠有足量的、順暢的乳汁,氣是其中的關鍵。

“人之有生,全賴此氣”,4個補氣方別錯過!

“氣虛”自查表:

  • 精神萎靡,倦怠乏力
  • 經常頭暈目眩
  • 安靜狀態或小活動量時大汗淋漓
  • 氣短或喘,動則尤甚
  • 說話聲音小,稍微說多會覺得累
  • 面色淡白或萎黃
  • 心悸、胸悶
  • 胃口差,容易腹脹
  • 月經提前或月經量多或經期延長
  • 腰膝痠軟、耳鳴健忘
  • 尿頻急或尿不盡,夜尿多或小便失禁

03

女性如何補氣?

氣虛通常有4種表現,分別是肺氣虛、脾氣虛、心氣虛、腎氣虛,我們需先根據症狀辨清自己是哪方面的氣虛,再針對性的進行調理。

(1)肺氣虛

表現:氣短或氣喘,活動後更明顯,聲音低微,不欲言語,自汗、畏風,容易感冒,神疲體倦,面色淡白。

推薦艾灸方:可選取肺俞、風門、身柱等穴位進行艾灸,這幾個穴位均具有補益肺氣的作用。每次選取1-2個穴位,艾灸10-15分鐘,以局部微微發熱潮紅為度。

“人之有生,全賴此氣”,4個補氣方別錯過!

(2)脾氣虛

表現:不欲飲食,脘腹脹滿,食後明顯,大便稀,肢體倦怠乏力,無精打采,少氣懶言,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面色淡黃或萎黃

推薦艾灸方:可選取中脘、足三里、脾俞等穴位進行艾灸,這幾個穴位均具有補益脾氣的作用。

每次選取1-2個穴位,艾灸10-15分鐘,以局部微微發熱潮紅為度。

“人之有生,全賴此氣”,4個補氣方別錯過!

(3)心氣虛

表現:心悸氣短,胸悶,精神疲倦或伴隨自汗,活動後症狀加重,面色淡白等

推薦艾灸方:可選取膻中、心俞、神堂等穴進行艾灸,這幾個穴位均具有補益心氣的作用。

每次選取1-2個穴位,艾灸10-15分鐘,以局部微微發熱潮紅為度。

“人之有生,全賴此氣”,4個補氣方別錯過!

(4)腎氣虛

表現:腰膝痠軟,神疲乏力,耳鳴健忘,發育遲緩,女子閉經不孕,性慾減退等

推薦艾灸方:可選取關元、氣海、腎俞、湧泉等穴進行艾灸,能起到補益腎氣的作用。每次選取1-2個穴位,艾灸10-15分鐘,以局部微微發熱潮紅為度。

“人之有生,全賴此氣”,4個補氣方別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