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數來襲!氯化鉀“東方不敗”!


  所謂“彼一時,此一時也”,從前咱們一直宣傳氯化鉀大合同該簽了、快簽了,一是出於保春耕的需要,二也是有意適當壓制價格漲勢,但變數來襲,可以說在這次氯化鉀大合同談判中我方已立於不敗之地,早籤、晚籤更加“自由”了。

  什麼是變數?

  據中肥網統計,時至3月中旬我國氯化鉀常規港存量已經降至約150萬噸。這個數字遠遠少於前四年同期約243萬噸的平均值,恰巧與國儲總量相當。所以正常來講的話,港口上已經沒有多少可售的氯化鉀了。

  當然上面所說的肯定不是所謂的“東方不敗的變數”。我們再來看鉀肥市場的另一個表現:中肥網數據顯示近日國內氯化鉀價格小幅回落,除東北市場外其餘市場的價格基本已落回漲之前水平,東北市場的價格,包括60%大紅顆粒,也在逐漸回落中。

  常規港存量降到了如此低的地步,氯化鉀的價格不但沒有再漲,反而逐漸迴歸,這意味著什麼呢?固然有著大合同將簽訂、成本要大落方面的擔憂,但是大家都知道供需決定價格,其根本應該是春季需求在大體上已經得到了滿足。所以兩者結合才是筆者真正要說的:雖然“彈藥”所剩不多,但我們也成功度過了用肥安全的“危險期”。

  我們的底氣有多大?

  春季還未徹底結束,春夏或又相連,“危險期”過去了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雖然說未必,但也差不多。

  首先,如果到了關鍵時刻,150萬噸的國儲畢竟也是現貨,按照近幾年第二季度港口進口鉀月均不到60萬噸的消耗速度來看,還可以堅持兩個多月;其次,目前保稅倉庫裡還有著超過200萬噸的氯化鉀,對於外商而言這些貨物再轉口的成本不容忽視,況且周邊市場的價格也並不高,所以一旦新大合同簽訂這些貨物可迅速轉化為可供應量;第三,青海氯化鉀大廠的產運情況良好,目前沒有減產跡象;第四,前期由於中方大合同遲遲不能簽訂,加重了現貨市場的觀望氣氛,價格持續走低,眼下嚴重的疫情席捲全球,需求再受打擊,國際供應商的壓力再度增加,亟需與中國簽訂大合同來穩固市場。

  之前如果大合同早籤,也許中方出於需求安全的考慮而適當做出讓步,籤大單或適當接受一個“高價”;現在由於形勢的變化,如果大合同再早籤,那麼只能是外商同意我們給出的低價了。按照國際現貨市場價格以及行情趨勢,這個價格應該不會高於220美元到岸。

  還會有變數嗎?

  變數還是會有的,那就是大合同晚籤,晚到我們真正要“彈盡糧絕”的時候。或許外商破罐子破摔,咬牙和我們死磕到底,或許疫情嚴重到影響生產、影響海運,總之我們畢竟還是有著50%依賴進口的,這個底氣還上升不到霸氣,大概到了下半年如果大合同還不簽訂,價格走勢是不是還是大幅向下就很難說了。而在這之前,國內價格就會有大幅拉高的可能。

  如果不夠晚,那麼大合同的價格只能更低,這個對於一直以來的降價預期就不算是變數了。不過國內的現貨量其實還是比較緊張的,所以一旦確定大合同會適當延後,那麼當國內需求再度釋放的時候價格走勢或許會出現波動,只不過類似近期的表現,這種波動由於仍被大合同的低價預期所壓制,就不太可能是大幅度的、長期的。況且邊貿進口一直還在繼續,或許屆時還會成為市場焦點。

  總而言之在價格、數量、利益、安全之間找到最合適的那個點實屬不易,我們只需堅持用肥安全第一、利益安全第二,合理價格第一、窪地價格第二的原則。盼望著新的大合同還是在不久後簽訂!

(中國化肥網 阿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