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你我皆有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着它笑,它也对着你笑;你对着它哭,它也对着你哭,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一个人,只有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才会体味到生活的幸福与乐趣,学会感恩也就是学会了生活。然而,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身边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感恩的,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学生,感恩意识严重错位,只知索取不懂回报的现状令人担忧,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值得思考的问题。今年是自己做班主任的第二年,其实在班级管理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感触最深的就是我们班李同学。其实和他接触也半年了,真心说这个孩子身上确实问题挺多的,上课说话、吸烟、和父母吵架等等,确实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孩子。记得那次是因为檫黑板的问题,我和他起了矛盾,他妈妈来到学校以后,学生态度很强硬,而且说话没分寸,直言骂家长、要自杀、自己打自己、跪地上求家长让自己走,其实当时看到以后我真的挺震惊的,没有想过会出现这种结果,也没有想到现在的孩子这么自私和过分。后来我和家长也聊了孩子的情况,这孩子在家基本不和他们沟通,回家只知道玩手机,动不动就发脾气。其实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不懂得感恩,根源于不良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我们要找回孩子们内心的感恩意识,不仅要通过情感心理的发展和培养逐步潜移默化,更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气氛。课堂教学是实施感恩教育的主渠道,可以通过政治、语文等各学科,挖掘教材里蕴含的感恩思想,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其实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感恩教育渗透方面,也可以有很多做法,比如班会、还有就是晨会时间的故事分享、定期的家长会等等,利用这些活动去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另外作为班主任,可以去激发学生爱护班级,与班级荣辱与共的意识,让他们学会自愿为班级服务,比如:卫生整理、老师办公桌整理等等活动,去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另外在班里边发现一些好的现象及时表扬(比如我们班小叶子同学主动打扫卫生),我相信在学校都可以表现很好的学生,在家肯定做得更好。而我作为一名生物老师,生物与生活相联系,在课堂教学中也会渗透一些感恩教育,比如回家尝试制作酸奶、米酒和家长分享,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家长平常生活的不易。另外在生物教学中,也常常提及到乌鸦反哺等等事例,让学生去理解。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渗透,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行和人格魅力,使学生从中理解感恩的真正含义。其实从学校角度出发,也可以通过升国旗、手抄报、黑板报、感恩教育演讲等方面出发,从而去渗透感恩教育。及时发现学校及其身边的好人好事,进行表扬、报道,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另外可以开展一些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进行打卡,比如:帮父母分担家务的视频、每天给父母说一句话及其与父母拥抱的视频、进行感恩教育知识竞赛等等。通过与父母交流,他们就会自然地关注父母的喜好,了解他们的心愿,记住他们的生日。孩子们会在不经意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行为模式。实现“感恩”教育的知行合一。记得七年级时,我们班小葛同学参加的美德少年评比活动,就真实看到了孩子在家的生活状态,也看了这是一个很贴心的孩子。感恩教育需要家庭与学校紧密结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首先,老师和家长的观点要保持一致,并能做到率先垂范。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家长对孩子都是尽可能满足其物质需求,这导致了现在学生的自私,不会体谅他人,不懂得感恩,所以作为老师,要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明确责任;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体味真情;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感受幸福,享受生活。感恩教育既是一种情感教育,也是一种德育教育。作为老师和父母,我们时刻要注意从点滴入手,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拥有一颗温暖的爱心,温暖自己,也温暖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