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恆大準備講一個「大宗消費品」的資本故事

董小姐|恆大準備講一個「大宗消費品」的資本故事

恆大恆房通的「二月攻勢」會是一場持久戰嗎?

在疫情歸零、行業解鎖之際,恆大的答案來了:一場升級版的持久戰。

恆大於2月28日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名為恆大寶集團。

董小姐獨家瞭解到,該集團董事長是史俊平,史之前擔任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常務副總裁,也管過汽車營銷。

恆大寶集團的總裁是李榮智,來自恆大高科技集團。再之前,他是平安集團旗下平安萬里通的COO。

恆大集團營銷副總裁劉雪飛,並未在恆大寶集團擔任任何職位。工商註冊資料上顯示的總經理一職,只是註冊時的暫時操作,並不作數。

恆大寶這家新公司目前很受集團重視。

它是恆大打造的全新營銷平臺。計劃是,在那裡賣房、賣車,賣一切恆大能賣的東西,並提供信息諮詢和投資諮詢服務——「就像淘寶那樣」。

這波操作相當迅速。

恆房通的線上之戰,一戰成名,始自於2月14日。三天之後,恆大方面稱,恆房通的未來,還可能為其他房企賣房,目的是成為行業性銷售平臺。

僅僅10天之後,恆大就把這一「野心」兌現到一家新成立的公司裡。

恆大體系內很多人正在去往恆大寶的路上。

但不少人表示,自己就快被調過去了,還不知恆大寶為何物,有點懵,看不懂許老闆的真實意圖。

在二月攻勢裡,「恆房通」一波銷售操作,已經讓恆大名利雙收。但是,許家印似乎並不滿足於,僅僅向行業拿出一個賣房工具。

正在籌備的恆大寶,想要去發力房產與汽車銷售,這首先是一次銷售邊界的再拓寬。其次,房子與車子,是中國人最大宗的兩個消費品,許老闆的跨界野心實在不小。

董小姐的看法是,未來「恆房通」大概率會裝進恆大寶,後者是前者的實體公司。而恆大寶會生長出更多業務品類。

之前,恆大在組建新能源車板塊時,號召大家自願報名。但是,這次表現出了兩點不同:

1、除了歡迎自薦,恆大開始要求全集團都抽調人過去,地產、高科技等集團都接到了通知。

董小姐瞭解到,恆大寶集團已經在全恆大發出動員令,理論上,要求地產板塊各部門至少派駐一個人去報到。具體實操過程中,不排除人多的部門派出更多,去平衡人數本就很少的地產部門。

如果照此估算,相當於,恆大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人,都需要換崗。這個規模相當大了。

2、抽調過去的人,必須有相當長時間的工作經驗,屬於恆大的「骨幹」型選手。千挑百選,恆大寶集團不歡迎職場「小白」。

董小姐打聽到,目前內部崗位需求有許多集中在綜合管理、地區IT、銷售等。

比如,恆大寶集團現在對內招聘會員管理部負責人綜合管理部負責人,都必須是部門中層及骨幹員工,6年以上工作經驗,3年及以上恆大經驗。

對內招聘的精英銷售主管,也基本上必須是3年以上工作經驗。

以上種種,可以看出,許家印對恆大寶這家新公司的重視程度不同以往。

在這種號召下,恆大地產有很多工程與開發口的人,正在組團向恆大寶集團轉移。

這基本符合恆大傳統的管理風格——每次新成立一個業務板塊,恆大都習慣通過其他業務的人才轉移,迅速把人裝進來,把架子搭起來。

從3月18日開始,恆大寶集團各地區分公司也開始陸續成立,目前已有山東、貴州、深圳、雲南、廣西、遼寧、重慶、安徽、內蒙古、河北

等分公司。

野心和陣仗這麼大,接下來就看落地的問題了。

董小姐聽說,恆大寶未來也有一些崗位打算對外招人。但一個關鍵的問題是,許老闆對恆大寶的未來模樣,還有一些猶豫。高層也沒有完全想好具體打法。

董小姐做了一些觀察,在這裡,談幾點看法與建議。

一、動機

恆大寶看起來是恆房通的升級版,但不止於恆房通。

有理由懷疑,許老闆被恆房通的名利雙收打動,看到「賣賣賣」的更大價值。於是心潮澎湃,升級夢想,做獨立營銷平臺。

互聯網線上故事最容易吸引資本市場,有利於估值。恆大做平臺,也能滿足一部分資本需要。

縱觀行業,平臺戰略與平臺思維早已深受開發商追捧。

董小姐聽說,萬科也有過一樣的想法。想做一個大的萬科在線銷售平臺,願景是,除了賣萬科,還能賣別家的房子。

和許老闆的想法如出一轍。

需要提醒的是,恆房通的這波操作,是疫情這一特殊時期的一個特殊產物。

不可否認,恆房通甩開了不少地產同行,從紙面數據看,這一戰打得相當漂亮。

但是,如果要將其升級,且落地成一個戰略性集團,對於恆房通的終極評價與觸角延伸,還需要冷靜下來,仔細審視。

這是一條全新的路,值得肯定,但要忌自嗨,忌不可持續。

二、賣是一項技術活

恆大寶要做的是營銷平臺。這就涉及到兩個關鍵詞,一個是營銷,一個是平臺。

先看營銷。

伴隨著恆大寶的誕生,恆大的營銷能力開始升級為一種戰略儲備,恆大要把身體裡的營銷基因繼續強化。

一方面,恆大寶做好了,能將恆大體系內所有需要銷售的產品,不管是房子還是汽車,還是別的什麼,都送上一條不斷變現的流水線,並且持續給油。

營銷團隊未來在恆大的話語權之重,不言而喻了。

另一方面,恆大寶還要將觸手伸到更多元的銷售目標。

董小姐關心的問題是,未來,恆大寶會變成一家主攻「大宗消費商品」的泛營銷平臺嗎?

資本的想象空間相當大。

對這樣的營銷型平臺公司來說,「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東西」的這種能力,可能比「能做出什麼東西」更重要。

單從恆大寶「賣賣賣」的目標看,市面上所有長於房產銷售的公司,未來可能都將迎來一個「恆大牌」重量級競爭對手。

但是,董小姐提兩個疑問。

1、恆大集團的營銷業務未來和恆大寶是什麼關係?

二者業務重合,前者是後者的子集,但目前二者分別獨立存在。

為什麼恆大寶不是由恆大現有的營銷團隊獨立出去做大,內部創業?

這成為恆大強化營銷的信號。

可能的原因是,恆大需要一個獨當一面的人,去開展新局面。而加強營銷的最直接舉措,就是多成立幾個營銷隊伍。

完全換一個隊伍與領頭人之後,管恆大營銷的劉雪飛與管恆大寶的史俊平將會是什麼關係?

兩種結果。要麼同化,歸為一體;要麼獨立並行,內部競爭。

2、獨立闢出營銷力,和開發商做自銷的本質雷同。

恆大寶,可以理解成恆大把自銷做到極致,做到線上實體,線下打通,做到能對外接活。

有恆大的朋友說,恆大寶不僅僅是線上平臺,線下銷售隊伍也要跟上,要能帶看,能轉化。營銷邏輯沒有變。

開發商打造自銷隊伍,管理成本相當高,這個領域說來話長,故事都有一籮筐。

而營銷力這件事本身是見仁見智的。

房地產營銷背後有太多牽制因素與前置條件,包括產品、地段、成本等等,營銷能力往往依託平臺,並非獨立生存。

這就提出了一個硬性要求:能夠超越前置條件,超越同行,賣出別人賣不出去的東西,才無往而不利。

三、流量也有邊界

再看平臺。

恆大寶要做的是營銷平臺。

線上平臺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流量、頻次、用戶、算法、物流、供應鏈金融,也是一碗水端平,沒有偏好,不會優先賣自己製造的東西。

大多數製造商做平臺都幹不過純營銷平臺。比如小米發佈一款新手機,小米自己也做小米商城賣貨,但肯定賣不過京東或淘寶。

包括萬科在內的開發商,之前試水線上平臺戰略,大部分不了了之。

這就跟頻次與流量有關。賣房也好,賣車也罷,都不是高頻,用戶黏性不穩。買了房,還會登陸平臺的可能性有多少?但平臺維護成本卻很高。

要比流量,開發商的平臺流量也比不過貝殼——那需要線上與線下打配合戰。

這裡面,還要避免一線人員把線下的銷售流量暫時轉移到線上,走一個形式。

流量很貴,流量也是有邊界的。

一天24小時,清醒時間16小時,所有線上平臺都在爭奪這些寶貴的清醒時間。

打開了你,就不會打開別人,此消彼長。那麼,我為什麼要打開一個開發商做的以賣房為主的線上平臺呢?

除非,第一,我最近有強烈購房訴求,而你剛好能打動我。第二,你的平臺持續燒錢,於我有利益誘惑,能把我蟄伏的購買慾喚醒。

這終究還是一個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故事。線上平臺想做入口,不能被線下繞開的才叫入口,要做的是必經之路。

前方有坑,注意規避。以上或許是恆大寶需要注意的問題。

無論如何,恆房通幫恆大開了一個好頭,也給一個新營銷平臺的故事插上了翅膀。

當然,內部也有聲音說,這就是一次恆大再造與換血。畢竟,轉移到恆大寶的人,有大半部分是老員工。

這意味著,恆大地產要麼需要注入新鮮血液,要麼就精煉人員繼續發展。

現在,許家印這場聲勢浩大的營銷夢會驚醒哪些同行?

此刻,董小姐最想知道的是,對許老闆這個想法,有著營銷鐵軍的馬明哲會怎麼看呢?

董小姐|恒大准备讲一个「大宗消费品」的资本故事
董小姐|恒大准备讲一个「大宗消费品」的资本故事

董小姐的新公號:

董小姐|恒大准备讲一个「大宗消费品」的资本故事

董小姐|把你心裡的老虎放出來

董小姐|萬科新CFO韓慧華的上位故事沒那麼簡單

一勺言|鏈家新人的底薪漲了

一勺言|低調的地產技術公司正在浮出水面

一勺言|貝殼要掀桌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